方腊起义,只有8位将领,为什么能杀过半的梁山好汉呢?

《水浒传》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好汉,各个身怀绝技,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多次和官军作战大获全胜。在梁山首领宋江的坚持下,归顺朝廷,听封听调,南征北战,先后受昭占辽国,平河北田虎,和淮西王庆,这个不同版本有不同说法,就不详细叙述,总之这几场战役损失都不大,一路凯歌高奏。此时的梁山好汉们就好比是滑铁卢之前的拿破仑,未有败绩,殊不知梁山好汉的“滑铁卢”就是下一场战役——征讨方腊。

方腊何许人?

《水浒传》里只是讲述了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没有交代被征讨的方腊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腊,浙江人氏,贫苦人家出生,这个和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的身份一致,起义的原因也和他们的原因一样,反对统治者的苛政。

历史上的北宋中后期是比较软弱的,先后面对北方辽国和金国的巨大压力是交贡保平安,皇帝们都是只顾自己而不顾国家的国防建设,整日歌舞升平,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劳民伤财,搜刮各种器物。方腊所在时期的皇帝是宋徽宗,北宋被金国灭掉的时候被俘虏的皇帝就是他和他的儿子。这位皇帝就是喜欢各种奇花异石,所以就在全国各地搜找奇花异石,各地官吏也就此搜刮民脂民膏,搜刮的奇花异石需要运抵京城,于是运送奇花异石的交通运输就叫做“花石纲”,《水浒传》里的“生辰纲”就和这个类似。

“花石纲”让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是民不聊生,有压迫就有反抗,反对“花石纲”的第一人就是方腊,民众纷纷响应,“方腊起义”由此爆发。朝廷调宋江征讨只有8员大将的方腊,结果损失惨重,59名好汉战死,之后梁山好汉分崩离析,走上了灭亡之路。宋江是打的108:8的富裕仗,为何被打得这么惨?无外乎就是以下原因:

方腊起义顺民心民意

中国的农民是最容易的满足的,具有朴实的优秀品质,方腊也是如此。只有在没有活路的时才会起义造反,参与起义的所有人都是贫苦大众,所以方腊的起义在浙江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远征千里的宋江到了浙江就是两眼一摸瞎,成了瞎子和聋子。

作战方式不同

宋江被招安前所处的水泊梁山,水网密布,各个人员对该地地形都是烂熟于心,作战机动就游刃有余。朝廷的多次征讨都大败而归的原因就是不熟地形,梁山好汉以偷袭和水下破袭的方式出击作战,官军大败而归。

征讨方腊的宋江的处境就是征讨梁山官军的处境。除此之外,作战态势也对宋江不利。方腊是据城而守,宋江则是在低处攻城,这就不是梁山好汉的强项。这就好比是让拥有强大装甲集群的德军打丛林战一样,完全就是不对路。

朝廷借刀杀人

宋江在被招安之前和朝廷多次交战,官军都是狼狈而逃,这把一些朝廷大员的脸打得啪啪的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高俅。宋江被招安后自是要好好的“招待招待”。同时宋江在梁上占山为王本就是朝廷的一心腹大患,屡攻不下,招安后正好可以轻松的削弱宋江实力,甚至是直接干掉梁山一众人等,蒋介石用地方军阀“围剿”红军也是如此。打仗上下不同心,后院失火,自然是输。

宋江一腔赤诚的报效朝廷却落得被赐毒酒而亡的下场,还连累的众家兄弟,可悲可叹!

方腊起义,只有8位将领,为什么能杀过半的梁山好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