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湘不成軍”中國人盡知,湘軍主要來自湖南哪裡?


乾隆末年,湖南湘西發生了一起叛亂,根據地方官員的說法,當地的苗人不服官府管教,立杆造反。消息傳到京城後,朝廷急調貴州,湖北,四川,雲南,廣東,廣西七省兵馬,分三路圍剿,花費數年才將事件平息。該次叛亂給清政府留下很大陰影,在此以後後者為湘西頒佈軍事制度,十萬湘西鳳凰人中必須有一萬服兵役,這部分士兵戰時聽從調遣,平時則要耕地,由朝廷出資扶持。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湘西人養成了靠參軍養家的傳統。

“無湘不成軍”中國人盡知,湘軍主要來自湖南哪裡?

在中國人的日常認知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考取功名當上大官才能光宗耀祖,然而在湘西,當地人不以為然。十之八九不願識字,參軍當兵奮勇報名。自清朝中期開始,來自湘西的“竿軍”便一直為人稱道,他們類似明代的蒙古僱傭兵,因為高超的軍事素養受到清廷歡迎,打起仗來十分厲害。

“無湘不成軍”中國人盡知,湘軍主要來自湖南哪裡?

抗日戰爭爆發後,湘軍立馬就表現出了超凡的一面,以竿軍為主力的128師於浙江嘉善遭遇日方兩個軍團。後者裝備精良,又受到過專門的訓練,於情於理是應該佔據上分,128師既沒有飛機支援,也沒有火炮突圍,很快就處於劣勢。戰役爆發不久,128師損失慘重,話雖如此,前者作戰意志絲毫沒有磨滅,白天被日軍用坦克大炮打下的陣地到了晚上就會被128師拼死奪回,他們帶著馬刀,不懼日方槍林彈雨,於一次次的貼身肉搏中搶回高地。此戰128師活下來的不到四分之一,給日方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無湘不成軍”中國人盡知,湘軍主要來自湖南哪裡?

凡湘軍所過之處,當地人都說他們性子野:南昌保衛戰,宜昌反擊戰,長沙會戰中,老百姓們很容易見到湘軍的身影。湘西竿軍每次出征誓師,父老鄉親們也會替他們掛上“竿軍出征,中國不亡”的旗幟,如奮不顧身的川軍般,湘軍殺敵同樣從不後退。

“無湘不成軍”中國人盡知,湘軍主要來自湖南哪裡?

抗美援朝時,面對哥倫比亞和美七師的敵人,來自湘西的金珍彪臨危不亂,僅憑一人之力,打死了165個聯合國軍,可謂震懾敵膽。戰後,金珍彪也被公認為營中殺敵最多,最為勇猛的志願軍戰士。同樣地,還有來自湘西的姜長祿。上甘嶺一戰姜長祿名聲大噪,此人身後僅一個連,面對聯合國軍的輪番轟炸打壓,姜長祿下令死守陣地,不得後退,保衛高地15日,消滅敵人2000。看來,“無湘不成軍”,這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的,確實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