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原始森林,懸崖峭壁,清脆的馬蹄聲,孤獨而又堅韌的趕馬漢子,淳樸而又善良的各族人民……眾多描寫“茶馬古道”的文章和影視劇讓這些場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年,“茶馬古道”已經成了文化旅遊中的香饃饃,到處都發掘出了各種“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那麼,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呢?茶馬古道是運送茶葉的古道還是各種商品都要運送的古道?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其實,在30年前是沒有“茶馬古道”這個詞的,茶馬古道應該是源於唐朝的“茶馬互市”。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在古代,漢族人無論是民間役使還是部隊打仗,都需要大量的馬匹。而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十分依賴茶,但西藏又不產茶葉。於是,漢藏之間就用馬和茶葉就行交換。古代把這種貿易活動稱為“茶馬互市”。後來到了宋朝,朝廷發現只要控制了茶葉的供給,就等於控制了藏族人的生活,所以,茶葉不但成為中原王朝與西北和西南地區的藏族之間的大宗經貿產品,而且也成為與藏族之間保持友好關係的物質手段。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雲南大學木霽弘教授,在和同學一起研究金沙江邊一條通往西藏的古道時,估計是借鑑了古代“茶馬互市”,提出了“茶馬古道”這個詞。後來,著名導演田壯壯、四川作家阿城和木霽弘教授一起考察了古道,田壯壯拍攝了紀錄片《茶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在全球公映。從此,茶馬古道成為了國內文化旅遊的一大熱點,各地紛紛發現了茶馬古道,並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按照現在通行的說法,最初的茶馬古道是運鹽的短途運輸形成的小短道。後來茶的出現打通了這些短道,連接起來形成了長距離的商貿通道。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代的“茶馬互市”和現在的“茶馬古道”其實是不一樣的:“茶馬互市”是用茶換馬,或以馬換茶;而“茶馬古道”中的“馬”只是一個交通工具。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到處都能見到申報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例如,我在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就見過一條“茶馬古道”。其實,這只是一條古鹽道,根本就不運茶,而且也不是以貿易為主,只是用來轉運食鹽的,把當地出產的井鹽通過陸路或水路搬運到其他地方去。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還有榮縣牛角山也有一條“茶馬古道”。那條道雖然除了運送食鹽,還要運送榮縣的茶葉等,但它並不是運到西藏,而是運到成都。所以,嚴格地說,這條道也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茶馬古道”。其實,四川自貢、貴州遵義等地的“茶馬古道”,大多是以運鹽為主,所以,稱之為“古鹽道”更貼切些。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當然,作為旅遊而言,只要當地的風景漂亮、民俗有特色就行,大家一般也不去多計較是運茶還是運鹽。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總體來看,目前的“茶馬古道”,除雲南的幾條茶馬古道開發得要好一些外,其他地方的基本上沒有開發,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因為那些還處於原生態的“茶馬古道”大多在深山老林裡,而且古道荒蕪時間太長,除了能看到一些破碎的石頭,也沒有什麼可看的之處。

茶馬古道到底在哪裡?有些茶馬古道根本就與茶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