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文物常常由考古学家发掘出土,但也常有民间无意发现。奈何普通民众保护意识不够,常常损坏了文物应有的价值。专家对此是痛心疾首。

五千年悠悠历史,珍贵文物数不胜数

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渊源流传,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在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遗留着许许多多的先民的痕迹,帝王陵墓成百上千,王侯将相数不胜数。悠悠五千年,精美的建筑,飘逸的字画,绝妙的手工艺品在我国历史上都是常见的。

各个朝代,各种风格,我国历史文物的存世的数量质量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有殷商时期的松石甲骨;有大气磅礴的司母戊鼎;有迷人神秘的三星堆青铜人面具;有锋利无比,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剑

;还有一符在手,天下兵马尽有的秦始皇兵符等等。五千年的历史,多民族的国家,高超的古代手工技艺使得我国出土的珍贵历史文物特别的多

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当前文物保护的尴尬现状

但是在我国,有这样的一个矛盾现状,那就是历史文物的众多文物保护人员数量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还有与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高低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给我国历史文物的研究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历史文物少的有上百年,多的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们长期被掩埋在相对稳定,密闭的环境当中发掘带来的温度,水分,氧气等多方面的变化都会给文物形成一定的破坏。记得唐三彩发掘出土的那一刻是光彩夺目,绚丽无比的可就在那魅力无比的一刻过后,因为光线的照射,氧气的氧化反应,原本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在一时间就变得

暗淡无光,尤如土灰。这是现阶段技术不够精湛对历史文物的破坏。

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所以我国一直是施行以保护为主,发掘为辅的方针对待历史文物。还有就是民间百姓爱护意识的相对偏低,对其破坏。我们知道历史文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主要两个途径:一个是考古专家的保护性发掘,一个是民间的无意发现。

这两种方式以二十一世纪为分界点,在二十一世纪以前主要是以民间无意发现为主,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就主要以科学考古发掘为主。民间的保护意识不够高给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利,特别是在上个世纪。

张某无意间发现河底的黄金文物

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辽阔的内蒙古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故事的主人公张某就住在这个小村庄。这个村庄因为有丰美的水草并没有发展传统的畜牧业,而是进行了一些种植业。张某每天勤于农活,这天张某一如既往,早早的就忙完了田地里的农活,他决定到附近的河流中摸鱼。一来放松下心情,二来也能换换口味,增加营养。张某家里并不富裕,一年到头少有肉食,平时就主要靠到山里河间给自己加餐了。

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这天他也就抓到两三条小鱼,收获不太理想,正当他气馁的时候,突然摸到了一块类似于金属一样的。他想着这又是谁丢的废铁,一把将此金属从河床的底部掏了出来。这是何物?与我们平时的认知有所不同,张某心里头暗自想到。在其好奇心驱使下张某将摸出来的金属用水洗净,谁知这块金属闪闪发光!上面还刻着几个文字,不过这些文字对于张某来说是一窍不通,从小不识文字,更何况还是古代的文字。张某想着这可能是一块黄铜,所以还是把它当作收获带回家了。

验证金牌是不是黄金

回到家中,张某找来刷子将其洗净,此物越发闪耀,而张某是越发不对劲。回神思考不会是一块金子吧?这个想法一想张某自己也就当是一个玩笑,几日过后,张某实在是觉得不对劲,从小就听老人说:玉出于昆仑,金出于流沙

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于是,张某想到了几种实验黄金的方法,这第一种是以牙实金坚,从硬度印验证的结果来看是有待考证,可是张某还半信半疑。用了第二种方法以火炼金真,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在大火的考验下 这块金属

毫不褪色。看来是真金不怕火炼了,张某兴奋不已。他先是将喜讯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不以为然,毫不在乎,在几种验证黄金方法的证实下妻子也认同这其真的是黄金

张某开始向乡里乡亲炫耀自己捡到了黄金,村民一个个都认为张某在语无伦次,胡言乱语。在乡亲们的眼中这块金属至多是黄铜,怎可能是价值连城的黄金,邻居们毫不理会。张某那是一个生气,他决定找一个有说话分量的专家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张某来到文物局验证黄金真假

为了找一个有分量的人,张某来到了当地文物局。经过文物局的专家们考究认为这不仅是真金白银,还是一件文物。这件文物上的文字还可能是来自宋朝时期的竞争对手辽国的文字距今一千多年

。专家们都知道,辽国虽作战勇猛,对宋朝的军事活动是屡战屡胜,可在在冶金,手工艺方面实在是无法相提并论,所以这件文物是不可多得

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对于辽国的生活,冶金技术,手工艺术水平都是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物局的专家是爱惜宝物

愿张某可以将其文物捐献给文物局研究,发挥它的历史意义。张某只是来验证它是否是真的黄金,至于它的历史意义,对他是可有可无。张某对文物局的专家推辞说道:"此事情事关重大,我要和我的家人商量。"专家可以教育劝导民众捐献文物,但绝不可以强行要求民众捐献除国家级文物以外的文物。这金牌珍贵,可是还没到国家级别,只得任其行事。

专家来到家中劝导,文物却已被破坏

岁月如梭,时间就大概过去了一个月,专家走基层,特想这个辽国的金牌特意前去劝说。当专家来到了张某的家里,问他文物的事情他无知的指着夫妻两手上的金手镯,对着专家说:"在这呢,还好看吧?"专家十分气愤的说道:"此等珍贵文物,尔等如此对待,怎叫先祖瞑目,悠悠千年历史如此毁于一旦,痛心疾首。"

农民捡到珍宝,拒绝上交文物,私自熔成手镯,专家来访痛心疾首

在此事件中,专家爱惜文物,痛心疾首,奈何民众对文物得价值认识不够到位最后还是将文明得载体毁于一旦,在此呼吁民众加强文物保护意识让华夏文明再传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