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有個大荔縣,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這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大荔縣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出過4位皇帝(隋文帝、北周武帝,北周孝帝,北周宣帝),15位宰相以及42位將軍。要理解大荔為何如此輝煌就得從它的名字開始說起。
大荔縣
大荔最初不是一個地名也不是縣名,而是一個民族的名字,這個民族是西部一個少數民族,名叫大荔戎。他們活動在岐山、梁山、涇水、洛川一帶,以遊牧為生。
那麼為何叫“大荔”呢,這裡還有一則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生活在這裡的遊牧部族,並沒有名字。他們在這片廣袤的區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天跑來跑去,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裡安家。不少人厭倦了這種生活,特別是老人和小孩,他們歷經了長久的奔波,更是疲憊不堪。
他們很想找一塊地方定居下來,可是這塊地方在哪裡呢?
一天,他們遊牧到了一座黃土山下,看到這裡有參天的大樹,有碧綠的草地,有溫暖的陽光,還有清澈的河水。大家經過商量,最終選擇在這裡安定下來。
他們依然以放牧為生,久而久之,對這塊地方便非常熟悉了。他們發現這裡有一種灰白色的低矮野草,生命力極其旺盛,百花爭豔的春天,它不被人注意;狂風暴雨的夏天,許多花草都被吹打得不像樣子了,它卻依然直挺挺地站立著,絲毫不受影響;蕭瑟的秋天到了,百花凋零,它長出了一串串小紅果,這種果子酸中帶甜,很合這個民族的口味。
西戎畫像
每當這時,族長便不出去放牧了,帶領族人,漫山遍野採集這種野果。他們給這種野果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黃土櫻桃”。
這個民族敬佩這種野草堅韌不拔的氣質,給他取了個名字“荔挺”。《禮記》中就有“荔挺出”的記載。
後來人們發現了這個民族的這一特點,因此便稱之為荔戎。
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西邊的荔戎開始強盛起來,築城設點,建立了國家,這便是大荔戎國。後來隨著秦國的強大,不斷向西擴張,荔戎最終為秦國所滅。秦國在此設立一個縣,名叫臨晉縣。西晉時期,由於這裡曾經是大荔戎國的故地,因此將之改名為大荔縣。
此後,大荔縣的名字多有變化,直到清朝康熙年間,重設大荔縣,這時大荔這個名字才穩定下來,一直沿用至今。
美麗的大荔
歷史上的大荔是各民族交匯之地,也許正因為他們之間頻繁的交流與融合,才造就了大荔燦爛的歷史文化,出了這麼多影響中國歷史的名人。
閱讀更多 奮鬥的xiaoqiang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