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国精神

疫情下的中国精神

2020年庚子鼠年一如既往的到来,人们也是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喜悦之中。对于新闻媒体上的“新冠肺炎武汉封城”,人们总觉得那是别人的城市,离自己还很遥远。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地出现了确诊病例,尤其是以武汉更为严重。一时间,新冠肺炎上新闻热搜,湖北告急,武汉告急!医疗物资告急!医院床位告急!医护人员告急!生活物资告急!一连串的告急,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就在此时,武汉的观音湖和强军路打破了昔日的宁静,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建筑工人齐聚这里,他们不计报酬,加班加点不谈钱,积极参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任务。近万名建筑工人轮流三班倒,上千台机械设备人歇车不歇。建筑工地上人声鼎沸、机器轰鸣,“送灰宗”、“送高宗”穿梭不停,一个个“基建狂魔”们争先恐后、挥汗如雨。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把医院建设好,早点收治病人,早点结束疫情。2003年小汤山医院7天建成的奇迹再次上演,“中国速度”再次震惊了世人。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和各类方舱医院的投入使用,大量的新冠患者及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就在此时,全国217支医疗队3万多名医护人员,从祖国各地陆续飞赴武汉。他们主动请缨,不避险不畏难,在申请书上写下了他们滚烫的誓言:“不计待遇、不惧生死、随叫随到”。他们是父母,他们是儿女,他们告别年迈的父母,告别新婚的妻子(丈夫),告别出生百天的宝宝,他们忍着亲人离世的悲痛,他们拖着病痛的身躯。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不敢喝水,穿着尿不湿。为了救治病人,他们呕心沥血,累得席地而睡。为了减少交叉感染,他们剪去了乌黑的秀发,成了清一色的光头。为了救护病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里抢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这个战场上,他们忘记了一切,他们的心里只有疫情,他们的心里只有病人。这217支医疗队,就是217面胜利的旗帜,这3万多医护人员,就是3万多盏指路的明灯,他们让病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他们让病人看到了人间大爱。他们是最平凡的人,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是伟大的英雄。

就在此时,中国空军的大型运输机运20如鲲鹏展翅,满载着军队医疗队员和救护物资,划破武汉上空的阴云,呼啸着降落在天河机场。一队队穿着迷彩服,戴着红十字袖章的军人们,踏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抗“疫”的战场。他们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他们从98抗洪走来,他们从03非典走来,他们从汶川地震走来。他们的身上涌动着赤诚热血,他们身上映射着鱼水情深。他们甘愿为了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他们甘愿为人民的幸福流血流汗。

一场疫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干劲,万人齐心协力建医院。一场疫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场疫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一场疫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一张张请战书,一个个血手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