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和熊”可兼得!林亨雲一生中最拿手的兩張壽山石雕“王牌”


“魚和熊”可兼得!林亨雲一生中最拿手的兩張壽山石雕“王牌”

林亨雲《海底世界》

林亨雲大師是從木雕到壽山石雕的跨界高手,因其精湛的雕刻作品,在最初木雕的從藝生涯中就獲得了“省工藝美術名藝人”的稱號;特別是在人生跨界抉擇的十字路口,不惑之年頂住了所有世俗的輿論,因為熱愛,毅然選了壽山石雕,之後成績彪炳,獲得了壽山石雕最高榮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跨界帶給林亨雲的痛苦一一嚐遍,從最初的沒有師傅,沒有石雕技術,沒有人支持的境地,到最後的自學成才,箇中滋味,唯有自知。為了快速突破困難,林亨雲大師沒有從常規題材中盲目雕刻,而是細緻觀察壽山石的斑斕多彩的特性,並結合金魚的靈性色彩,創造性的打造出《海底世界》作品,一經問世,便於1988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盃獎”,一舉成名。

“魚和熊”可兼得!林亨雲一生中最拿手的兩張壽山石雕“王牌”

林亨雲《寒冬一霸》

在此後,隨著石雕技術的不斷成熟,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林亨雲再試嘗試不同題材的壽山石雕。因自幼對於“熊”的喜好,讓他開始從生存到興趣的轉變,嘗試著對於“熊”題材作品的雕刻,但是苦於石材的限制,一直無法雕刻出滿意的作品。1973年一次偶然機會,接觸到一批低廉價格的壽山焓紅石,被焓紅石獨特的材質所吸引,特別是該石材的顏色和質感非常適合雕刻北極熊潔白、粗短而濃密的熊毛,因此被他相中。由於壽山焓紅石不受當時收藏家和雕刻家的肯定,因此他被譏笑拉回一車車“垃圾”石材。但是林亨雲大師一直堅定自己的判斷,於是變“廢”為寶,以北極熊為主題,用圓雕手法雕刻出雄壯有力、憨態可掬的北極熊,1999年、2001年,其作品《寒冬一霸》和《變熊》分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頒發的金獎。1993年12月,獲得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7年,林亨雲被授予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父親就是為焓紅石而生的,焓紅石也是為我父親而生的。”林亨雲兒子林飛回憶到。

“魚和熊”可兼得!林亨雲一生中最拿手的兩張壽山石雕“王牌”

林亨雲

林亨雲(1930- 2018),福建福州人,自幼跟隨舅父陳發坦學習木雕,由塑造佛像開始,進而從事木雕、牙雕、壽山石雕的創作研究,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傾心於壽山石雕的創作。他創作了眾多雕塑作品,題材以動物為主;多次應邀赴美國、新加坡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其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省級獎勵。代表作品有木雕《熊》、壽山石雕《海底世界》《金魚》《北極熊》等。《海底世界》《寒冬一霸》等作品獲得全國金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