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母爱的诗很多,最佳诗句为什么却是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母爱无疆,可谓是天下第一情。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写母愛的诗有许多,其中不乏名篇,令后人赞叹不己。例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可谓家喻户晓,甚至连几岁的儿童都会背诵。

写母爱的诗很多,最佳诗句为什么却是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最令人称道的当属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名句。这句诗不仅流于书面语言,被不断引用,在口头语言中更是屡见不鲜。

慈禧姓叶赫那拉,名叫杏贞,她虽身为太后,却是清未中国政坛上的实际掌权人。《祝母寿诗》是慈禧在母亲富察氏60岁大寿时写给母亲的一首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严格来说,这首诗格律并不工整,形象与意象的选择更无独到之处,整首诗都是平铺直叙,称这首诗为打油诗似乎更恰当些。

但是,末句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却是神来之笔,读后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心头会产生一颤的感觉。不懂诗,也不会写诗的慈禧,偶然命笔,却能写出惊人的妙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句诗好在哪儿?值得仔细研究和分析一下。

写母爱的诗很多,最佳诗句为什么却是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诗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理的发现与揭示,能够写出情与理来,是判断一首诗高下的两大基本要素。但诗又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传神。慈禧的这句诗,之所以成为名句,有两个关键词用得极好,因此才使全句生辉。这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可怜,另一个是天下。正是由于用了这两个词,才成就了这一金句。

下面,对这两个关键词分别作以赏析。

关键词之一:可怜

从词性上说,可怜是动词,也可作形容词,它含而可喜、可叹、可羡、可爱等多个语义。

写母爱的诗很多,最佳诗句为什么却是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古诗词里,用可怜一词的例句很多,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出不同的语义,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各有不同。

例如李贺的《贾生》一诗中便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句子。这里的可怜便是可叹、可惜的意思。

在白居易的名诗《长恨歌》中,“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的句中,可怜一词所表达的是可羡和可喜之意。杨玉环由于一人得宠,兄弟姐妹们都沾光,真是令人羡煞不已。

还有许多例句,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观这些例句,可怜一词的应用,表达的语义都是单一的,里边所包含的情感成分并不复杂,所以,其艺术色彩也表现为单纯的呈现。

写母爱的诗很多,最佳诗句为什么却是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慈禧的这句诗中,可怜一词所蕴含的意旨显然是复杂的。它兼具怜悯、可叹等语义为一体,表达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读罢这句诗,我们仿佛听到慈禧在发出一声“唉”的长长叹息。

母亲的寿诞之日,慈禧原本想亲往祝寿,但因事没有去成,这对她来讲,算得上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写这首寿诗的时候,她的心情一定是难以平静下来的。因此,她所写下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定是十分复杂的,即怀有感恩之心,又怀有对母爱的赞叹,还应有一丝遗憾在里面。

正因为“可怜”一词的语义成分复杂,才使自已复杂的情感得到恰当的表达。如果换成其它任何一词,都不能表达的这般充分。

关键词二:天下

如果说,慈禧在诗中仅仅表达对自已母亲寿诞的美好祝愿,也末尝不可。但是,所表达的仅仅是一已之情而巳。而“天下”一词的选用,便使整首诗的意境开阔起来。

写母爱的诗很多,最佳诗句为什么却是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饥饿的年代,饭桌上,母亲会说:我不饿或胃不舒服。这么说的目的是把有限的食物让给孩子,让孩子吃饱。母爱是无私的

地震发生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年轻的母亲己死,而活着的婴儿却含着母亲的乳头。母爱是伟大的

母爱是本能,是天性,天下的母愛都是这样的。这个道理可能人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人能把它总结和表达出来。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一般,慈禧用“天下”一词,揭示出的是母爱的普遍的规律性,“天下”一词便是高度的概括。

“可怜天下父母心”,语言虽然直白,却是对人间第一情的高度概括;“可怜”和“天下”词语的应用,让情感有了精确的表达。“可怜天下父母心”,好诗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