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八路軍名將,搭檔都是開國上將,可惜他在抗戰中壯烈殉國

長征時,紅一軍團是中央紅軍的前衛軍,而紅二師是紅一軍團的前衛軍,強渡烏江、飛奪瀘定橋、攻克臘子口等幾次攸關紅軍征途的戰役,都是紅二師完成的。

這位八路軍名將,搭檔都是開國上將,可惜他在抗戰中壯烈殉國

能擔此重任的紅二師當然名將輩出,如師長陳光、師政委劉亞樓,紅四團團長耿飈、團政委楊成武,都是大家熟悉的名將,其實還有一位軍事幹部也挺厲害,但很多人沒聽過他的名字,他叫做符竹庭,時任紅二師政治部主任。

政治部主任,這不是政工幹部嗎?政治工作肯定有經驗,領兵打仗能行嗎?

確實,符竹庭參軍後,一直負責的就是政治工作。

這位八路軍名將,搭檔都是開國上將,可惜他在抗戰中壯烈殉國

1928年,16歲的符竹庭參加了紅軍,兩年後就當上了獨立二團的大隊黨代表,此後歷任紅三軍一縱大隊政委、紅七師特務團政委、紅七師19團政委,後來又當上紅一師一團政委,團長正是開國上將楊得志。

在數次反“圍剿”作戰中,他參加過雪山棟、貓嘴峰、雞公山等戰鬥,特別是三岬嶂戰鬥,他們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在敵人飛機大炮狂轟亂炸下,堅守陣地三晝夜,等來了援軍,擊潰了敵軍一個師的兵力,戰後,紅一團榮獲“頑強守備團”的稱號。

這位八路軍名將,搭檔都是開國上將,可惜他在抗戰中壯烈殉國

徐向前、符竹庭、宋任窮、肖華在山東根據地

抗戰爆發後,符竹庭擔任八路軍115師686團政治處主任,後來這個團出了兩位開國上將,團長李天佑和副團長楊勇,不過他與兩位搭檔的時間並不長,一年後就調到115師抗日挺進縱隊當政治部主任,挺進隊司令大家很熟悉,建國後最年輕的開國上將肖華,此時肖華不單是司令員還兼任政委,平日裡工作也只能找符竹庭商量了。

這對搭檔合作密切,率領隊伍挺進敵後不長時間,就相繼開闢魯西、魯南兩個抗日根據地共15個縣的民主政權,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加起來共有兩萬人之巨,發展勢頭如此之快,與符竹庭出色的政工宣傳能力是分不開的的,為了更好的宣傳我黨思想和政治主張,他還先後創辦《挺進報》、《挺進月刊》、《烽火報》等報刊。

這位八路軍名將,搭檔都是開國上將,可惜他在抗戰中壯烈殉國

山東根據地的迅速發展,也引起日軍的注意,1942年,日軍駐兗州旅團長石田,集結數千日偽軍對根據地進行“掃蕩”,面對敵人的入侵,符竹庭臨危不懼,靈活運用各種戰術,六天內就消滅了近千人的日偽軍,還乘勝追擊收復了被敵人桑食的幾個區域。

在反侵略鬥爭中,符竹庭還首創“翻邊”戰術,就是敵人到我們這來,我們就翻過來打到敵人那裡去,他曾運用“翻邊”戰術取得郯城大捷,這可是我軍以攻堅方式解放的第一座城池,當捷報上傳到軍區後,都說符竹庭是軍政兼優的八路軍戰將。

這位八路軍名將,搭檔都是開國上將,可惜他在抗戰中壯烈殉國

1943年濱海軍區成立後,符竹庭升任軍區政委,軍區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陳士榘。

寫到這,大家注意沒有,符竹庭從紅軍時期擔任紅一團政委以來,所以的搭檔都是開國上將,按說55年至少也能授上將了,為何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呢?

因為他在擔任濱海軍區政委不久就犧牲了。

1943年11月,符竹庭與陳士榘在贛榆城打了個大勝仗,不但消滅偽軍兩千多人,贛榆城也宣佈解放,戰後敵人惱羞成怒,很快就集結數百年人偷襲了濱海軍區機關所在地馬旦頭村,戰鬥中符竹庭被子彈擊中要害,經搶救無效犧牲,年僅31歲。

1983年,紀念符竹庭犧牲四十週年大會在廣昌縣舉行,他曾經的戰友楊得志賦詩悼念

“贛南閩西初相識,長征路上風雨同;君赴敵後驅日寇,血灑贛榆留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