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大唐玄奘》劇照

能夠丈量距離的,除了尺子,還有腳步。中國人素有安土重遷的傳統,但也有孔子所說的“遊必有方”的遠遊胸襟。歷史上,從法顯、玄奘,到全真道人丘處機,他們一路西行,用腳步丈量世界,留下的作品成為研究西域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貴史料。

一、法顯與他的《佛國記》

自從漢明帝在公元65年派遣使者去西域求佛法,熟悉佛學經典的西域高僧,不斷有人東來,而國內的高僧也逐漸有人去西域各國,以希望取得佛法。在下定決心取道西域而深入天竺(古代對於印度的稱呼)的僧人中,法顯是最早順利完成這個目標並且順利歸來的人。追記他的全部旅程的《佛國記》,無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萬里遠遊遊記。

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法顯像

法顯生於東晉末至南北朝初期,《高僧傳》中只提到他“後至荊州,卒於辛寺,春秋八十有六”,沒有指明具體去世的年份。但他遊歷西域的時間近15年之久。

《佛國記》全文不到14000字,記述了法顯從399年至413年的西行經歷,該書既是佛教地誌類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典型的遊記。法顯從長安出發,過敦煌,經今天的庫姆塔格沙漠,穿越羅布泊,沿著絲綢之路的印跡一路西行,中間翻越蔥嶺(今天的帕米爾高原),經犍陀羅地區(今阿富汗中東部和巴基斯坦北部),歷經艱辛而至印度,之後又花了數十年周遊整個天竺國,後又至斯里蘭卡,最後經印度洋回到國內。

全書的文字雖然不到14000字,但其所記包括從西域(指中國新疆)至南亞近33個國家的概況,其中還包括不計其數未標註的國家名稱。


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佛國記》書影

法顯的事蹟能被國人所熟知,有賴於《佛國記》的影響。但此書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對法顯個人經歷的介紹,通過法顯的文字我們可以窺探到,一千五六百年以前西域、中亞,南亞與東南亞的歷史、人文、地理以及整個宗教的文化狀況。這部書也成為今天學者研究今天中國西北與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重要史料。

二、《大唐西域記》與《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在法顯之後,湧現出一大批不畏艱險去往印度求學佛法的中國僧人,如唐代高僧玄奘。中國人對玄奘可謂耳熟能詳,不但因為他是《西遊記》唐僧的原型,更是《大唐西域記》的作者(由唐代玄奘口述、辯機所撰)。


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因玄奘而得名的慈恩寺

玄奘為洛陽偃師緱氏人,13歲便出家做了和尚,之後遊歷荊州、成都、長安與相州(今安陽)等地,期間拜訪各路名師高僧,學習佛法。後立志於步法顯後塵遊歷印度,但因為通關一事,屢次受挫,後不得不從玉門關偷渡出去。

後一路遠行至印度的那爛陀寺(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市附近),在那裡學習了經文、佛法,並學會了梵文。數年後玄奘啟程回國,於貞觀十九年(645)春回到唐都城長安,並在洛陽面見唐太宗。


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玄奘西行

因為玄奘特殊的經歷,唐太宗特意選址讓其將所帶回的600部佛經進行翻譯。在翻譯的過程中,玄奘給他們講述了其在西域的見聞,之後由辯機等人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最終形成12卷的《大唐西域記》。另一位僧人慧立,除了詳細記遊印度的路程與見聞外,還追記了玄奘西遊以前的身世和他遊歷之後的事蹟,作10卷《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其實,要了解玄奘西遊的整個過程,需要將這兩本相互對照,才能充分理解他在整個旅程中的細節和艱險。如《大唐西域記》,並不單純是記錄玄奘西行的旅遊傳記,而更像是一部關於西域的地理類書籍。因為辯機在記述玄奘西行的見聞時,並未太多地涉及玄奘本人遊歷時的艱辛,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各國的歷史、地理、自然環境與宗教等內容上,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大唐西域記》的學術價值。

三、丘處機與《長春真人西遊記》

說到丘處機,大多人會聯想到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武功蓋世的英雄。其實,丘處機是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而且其自身經歷比《射鵰英雄傳》更加精彩。


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丘處機劇照

丘處機原為山東的道士,當時山東早已被金人所統治,丘處機看到了金的腐敗與無能,長期隱居於山東棲霞山修道。之後,成吉思汗邀丘處機前往行營論道。在蒙古部隊的護送下,丘處機帶著門徒19人,一路沿著今蒙古國進入阿爾泰山,去中亞成吉思汗行營與其論道。這件事是整個蒙古宗教史中影響力最大的事情之一,也是丘處機實現理想與才華的重要機會。


法顯、玄奘與丘處機:三個人四本書的故事,讓中國看到了世界

成吉思汗劇照

丘處機的門人李志常最擅長記述,他將丘處機一路西行直至去世的事蹟編寫成了《長春真人西遊記》,丘處機在拜見成吉思汗後,啟程回到燕京,不久就去世,享年八十歲。和《大唐西域記》與《佛國記》不同的是,《長春真人西遊記》不但是一部遊記,更像是真人丘處機的個人傳記。從詳細程度來說,此書介於《佛國記》與《大唐西域記》之間。而從旅行路線上來看,丘處機行走的區域多為今蒙古國境內,與法顯、玄奘有明顯的不同。

文史君說

“路漫漫求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人從未停下行走的腳步,從法顯到玄奘再到丘處機,負笈遠遊,求真問道,他們留下的作品,不是膚淺的遊記和旅遊攻略,而是今人研究古代西域、中亞甚至是南亞的人文地理類書籍與珍貴史料。

參考文獻

玄奘口述、辯機撰:《大唐西域記》,中華書局2011年版。

王成祖:《中國古代地理學(先秦至明)》,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