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華嚴經塔

在呼和浩特市東郊10餘公里處賽罕區太平莊鄉白塔村開闊的平川上,有一座白色的古塔拔地凌空,直刺雲天,這便是馳名塞外的萬部華嚴經塔。萬部華嚴經塔,因塔身表面塗了一層白堊土,故俗稱“白塔”。其所在地,就是遼代著名的天德軍節度使所在地豐州。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經塔局部

公元10世紀初,中國北方為契丹人建立的遼王朝所轄。遼在今天呼和浩特一帶建立“豐州”,自遼以後,人們就習慣地將呼和浩特地區稱為“豐州”或“豐州灘”。豐州城是當時這一帶年代最早、建築面積最大的一座遼代城市。遼金元三代相繼沿用,長達450餘年。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華嚴塔出土遼代文物

豐州城曾是遼金時期的軍事重鎮,遼、金兩代都曾派天德軍節度使鎮守這裡,因此也被稱為“天德城”。傳說這一帶曾為宋朝楊家將與遼激戰“金沙灘”、“破洪(豐)州”的地方,在豐州城外的大青山中,至今還有傳說中的“六郎墳”、“焦贊墓”等遺址。1123年,遼末帝天柞帝出逃後被金兵追擊,曾逃亡至這一帶暫避,所有錙重及諸王妃、公主等均在青冢被金軍擄獲,天柞帝不得已而降。在遼金兩朝的較長時期內,豐州城的建設日趨完善,人口不斷增加,商業貿易也不斷髮展。至金代時,城中已有人家22000餘戶。金元之際,連年的戰爭使豐州城遭受到嚴重破壞。直到元朝建立後,豐州城才重振雄姿,成為一座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邊疆重鎮,而且還是一座常年車馬絡繹、市場喧囂的塞外商城。全城以十字大街劃分為4個坊區,分別為東北坊、東南坊、西南坊和西北坊。大街兩旁店鋪林立,街巷縱橫,寺廟棋佈。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華嚴塔出土遼代菩薩頭像

元代的豐州,不僅是一處相當繁榮的城市,而且是中原地區通往漠北的交通樞紐。早在蒙古汗國時代,長春真人邱處機前往中亞覲見成吉思汗後東返,就是經由草原絲綢之路,過豐州西行和返回大都。元時,從大都至嶺北行中書省(哈剌和林)之間的驛路,須經今河北張北縣境西行,至豐州後再向北行,穿越大青山,進入漠北地區。從河北、山西等地也有驛路經大同到達豐州後,再進入漠北。豐州同時還是元代驛道中的軍事要道“納鄰道”的必經之地。納鄰道自甘州路(今甘肅張掖)起步,經亦集乃路(今額濟納旗黑城)進入草原通道,而後到達嶺北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成吉思汗出行圖

行中書省哈剌和林,再進入上都或大都。在《馬可·波羅行記》中,除了載有途經亦集乃路的情況,也有關於“天德州”狀況的記載。言其地“主要之城名曰天德”,並說“治此州者是基督教徒”。其“闊裡吉思國王”是基督教“長老約翰之後裔”。晚於馬可·波羅10多年,由羅馬教廷派駐元朝的首任大主教蒙特·科維諾在1305年1月8日寫給羅馬教皇的信札中提到“天德”時也詳述:“此地有一國王名闊裡吉思,稱其為長老約翰的大國王之後裔。而為聶思脫裡派之基督教徒。”聶思脫裡派,又稱波斯教,唐代稱之“景教”,系古代基督教的一個分支。文中所指“國王”,實為蒙古汪古部首領,諸王皆為蒙古汗婿,世襲“高唐王”號,《元史》中有載。成吉思汗西征之後,蒙元貴族中有人信奉基督教,應當是毫不足怪的。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經塔外壁上的精美浮雕

元朝末年,紅巾軍北上。1359年,元軍與紅巾軍激戰於豐州一帶。戰亂中,豐州城內的蒙古族居民四散逃往草原深處,漢族居民則紛紛逃入內地,豐州城頓時淪為一座空城,自此被廢棄。唯有豐州城西北坊大明寺內雄偉的佛塔,歷經歲月風霜,依然矗立在那裡。這就是俗稱“白塔”的萬部華嚴經塔。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華嚴經塔局部

萬部華嚴經塔,為八角七層的樓閣式磚塔,據傳為存放萬部佛教經卷而建。塔為磚木混合結構,以巨木作骨架,再用經過桐油浸泡過的100多萬塊大磚砌築而成。基座周長56米,整體通高55米。全塔七級,由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剎等部分組成,每層雙簷。塔的第一層南面有塔門,篆書石刻“萬部華嚴經塔”匾額嵌於塔門的門楣之上。與其它遼塔一樣,塔身外表一、二層上分別鑲嵌有佛祖、菩薩、金剛、力士等浮雕造像32尊以及蟠龍、花卉、門窗等磚雕,造型生動,衣紋流暢,手法細膩,技法嫻熟,融建築藝術與雕塑藝術為一體。整座塔造型敦實,宏偉壯觀,形態凝重,端莊穩健。既有中原特點又具濃厚的遼塔風格。堪稱遼代建築藝術中的佳作和藝術珍品。與其它遼塔所不同的是,華嚴經塔不是實心,塔內留有雙重梯道,遊人可進入塔身沿著梯道登至頂層。迴廊內側塔壁上均開有龕室,加上空曠高大的第七級頂層,大約均為當年供奉佛像和存放經卷之處。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經塔內的梯道

豐州城是草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千百年來,路經這裡的各國、各民族、各階層人士不計其數。萬部華嚴經塔作為豐州城內的一大名勝,常常吸引著那些文人墨客登塔拜謁和遊覽觀光。登塔之餘,往往又發古之幽思,藉著塔身窗孔中透進的亮光,在塔壁上留下自己的題記。近千年之後,人們在修繕白塔時,發現了前人留在塔壁上的數百副墨書題記。這些題記大部分都標有年代,囊括了金、元、明、清及民國。年代最早是金大定二年(1162),數量最多是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經塔內牆壁上的阿拉伯文題字

元代,文字最長是明代。題記者中既有官吏,也有文人、商人、遊客及官場失意者。文字除漢文外,更多的是契丹、西夏、回鶻、突厥、波斯、畏兀兒、蒙古、藏文、梵文、滿文和古敘利亞文以至英文等多種民族文字,內容非常豐富,是研究當時社會歷史不可多見的珍貴資料。與馬可·波羅當年行經豐州時稱這裡為“天德城”,記述該城居民中有“佛教徒、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的情況相仿。據傳馬可·波羅當年也曾登臨華嚴經塔,並在第七層上留下了自己的題記。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經塔內的漢文題詩

如同法國作家雨果在巴黎聖母院的暗角處看到了希臘文的“命運”二字一樣,我舉著打火機,試圖在華嚴經塔昏暗的樓梯間尋找到馬可·波羅可能留下的題記。當然我失望了。樓梯間太昏暗了,極力睜大眼睛,方能在打火機小小的光團中看到那些用各種文字寫成的題記。能拍下它們,更得付出相當的努力了。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經塔內的元代題字

1983年,在修繕華嚴經塔清掃塔內風沙積塵時,從千年的積塵中出土了一張元朝忽必烈時期的紙幣“中統元寶交鈔”。長16.3釐米,寬9.2釐米,為絲綿質紙,木板印製而成。雖然年代久遠,紙質灰暗,鈔面也略有破損,但字跡仍然清晰可辨。紙幣正反兩面都有文字,均為漢字。正面額頭橫書“中統元寶交鈔”,以下用花紋作框,分出上下版文。上版居中刊有“壹拾文”鈔額和縱列的10枚銅錢圖案。兩旁分別豎刻著“中統元寶,諸路通行”的八字九疊篆文;下版有10行豎寫的文字,中間字跡較大,兩旁較小,共計84字,意為嚴懲偽造,鼓勵舉報。鈔面上下還蓋有官府印章。據載,“中統元寶交鈔”發行於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當年的中統元年(1260)七月。經鑑定,這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的一張紙幣。當時中原還未統一,忽必烈即位當年就發行通行全國的紙鈔,其雄才偉略,可見一斑。

絲路中國(18)遼代豐州萬部華嚴經塔

經塔內有關“豐州”的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