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我和學生一起學古詩

陽春三月,豔陽高照,春風和煦,正是一年一度歡天喜地踏春時。

往年,北方的早春時節,還有寒風料峭、滴水成冰。但是今年不同。大概是因為人們對疫情的萬般仇視和厭倦,期盼春天的到來,春天真的被人們感動,這麼快就到來了。

但是,不管暖春還是春寒,總會有同樣的驚喜:不經意間,地上的小草,不知何時已露出嫩綠的尖尖,即便嚴寒,昂頭挺胸抗爭著刺骨寒風,冰凍雪雨,不顧一切地鑽出堅硬的地面。所以,人們常說,寒冬來了,春天還遠嗎?

一 詩人詠柳,春意綿綿。

這讓我想起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河邊的楊柳輕拂,天上風箏飄搖;一群無憂無慮的孩子,炊煙裊裊。一幅美麗畫卷,就這樣赫然展現在我們眼前。

柳樹之美,垂柳更甚。

宅在家裡,我和學生一起學古詩

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不僅柳條絲絲下垂,在春風中輕盈搖曳,有如妙齡少女婀娜的腰身,而且柳葉也如經過巧婦之手,精緻裁剪而成。似這般精彩的筆墨,唯有詩人筆下才見得。以上是小學生都知曉的詞作。

蘇軾對柳樹的獨愛,更勝一籌。

洞仙歌·詠柳  宋代: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先寫柳樹之美,如青春少女一般;複寫長安永豐坊的垂柳雖美,怎奈無人一顧;末尾寫垂柳的悽苦身世,只有東風的吹拂,方使得一展愁眉。

宅在家裡,我和學生一起學古詩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代: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詞作中,為數不多的婉約類作品,這是其中一首。楊花柳絮。 通篇以柳喻人,寫柳之無人憐惜的可憐楚楚、幽怨纏綿且無可奈何的離愁。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點破主題,堪稱神來之筆,成為千古絕句。

宅在家裡,我和學生一起學古詩

二 詩人賞桃花,幾多繁華

在天津,儘管有桃花堤爛漫花開時的迷人景緻,也不必年年都去那裡。在家門口小區旁,有一條津河。下樓來,越過兩棟樓房,津河便在眼前。要觀賞桃花,津河兩岸便是最好去處,足夠一飽眼福。花開時,滿眼春色,繁花似錦;春風到處,落英遍地,不忍駐足。

唐·劉禹錫《遊玄都觀》: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紫陌:指京城長安路。陌:田間小路。紅塵:塵埃,形容人馬往來眾多。玄都觀:北周、隋、唐道觀名。劉郎:東漢時劉晨和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半年後還鄉,子孫已歷七世。

此詩寫富貴人家,錦衣玉食,生活無憂,閒來賞桃花的氣派場景。

宅在家裡,我和學生一起學古詩

三 春花,最早出現的是迎春花

最早映現人們眼前的,當屬迎春花,從花名即可得知。迎春之美,在於顏色明快,花朵稠密,枝條帶花四處散開,一株樹便可盡賞春色。

宋·劉敞《迎春花》:"穠李繁桃刮眼明,東風先入九重城。黃花翠蔓無人願,浪得迎春世上名。"

極寫迎春,看似纖弱的枝條卻能抗擊嚴寒,在冰雪間傲然綻放。

宅在家裡,我和學生一起學古詩

春去春來,花謝花開,一年一度,年復一年。但是人卻無奈何。少年過去是青年,中年走了是老年。人,真的不比季節,不比草木鮮花。所以,趁著大好年華,抓住這難得的”清閒“,不要虛度光陰,立刻行動,理順思路,學習起來,學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吃虧。

感嘆人生,有北宋黃庭堅的一首《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薔薇花開了,夏季就來了。遺憾的是人的春季走了,再也不能回來。

還有岳飛的《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宅在家裡,我和學生一起學古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