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與神經病的區別

精神病是什麼樣的

在大多數人眼中,精神病恐怕就是非常瘋癲的樣子。其實在很多年前,即便是專業的精神病院(那時候一般被稱作收容所),對精神病的診斷也就兩樣:一樣是瘋,一樣是傻。現實中的精神病和大家想象的有點不同。很多人你一眼瞧上去很難發現他與眾不同,因為即使很嚴重的精神病人也不是一直都處於發病狀態。所以經常有病人裝著很淡定自若的樣子,大搖大擺地騙過新來的醫生溜之大吉。話說以前美國有兩個吃飽了沒事幹的記者,覺得精神科醫生太不靠譜,於是決定挑戰他們的權威。這兩個人從影視學校找了一群算是專業的演員,讓他們裝成精神病人去住院。結果這些人居然全部被當成精神病患者,被抓去打針吃藥。叫你無事生非裝精神病,還真有點精神病潛質。由於沒有其他更有效的輔助診斷措施,一個人表現出來的症狀幾乎就成了精神病唯一的診斷標準。精神病症狀表現在感知覺、邏輯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上。感知覺障礙一般包括幻覺和錯覺。幻覺多是憑空出現的,沒有客觀事物的刺激。人類有多少種感覺,就有多少種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還有一種內臟性幻覺,即固定於某個內臟或軀體的異常感覺,如感到某一內臟在扭轉、斷裂、穿孔或感到有昆蟲在器官內爬行等。至於錯覺,雖有客觀的刺激,但被我們理解錯誤,比如把小東西看得很大,大的看小,遠的看近,近的看遠,等等。邏輯思維方面,主要是思維的速度、內容和連貫性出了問題。至於情感嘛,就更多見了,比如抑鬱,這年頭多流行啊,特別是當明星的搞藝術的。意志是指人們克服各種困難以求達到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減退表現為啥事都不想做,整天待在家裡,最嚴重時連吃喝拉撒都不想幹了;意志增強則表現為精力過於旺盛,啥事都想幹一下,但往往虎頭蛇尾,不能堅持下去。最後是行為,就是患者表現出來的語言和動作,這方面的症狀比較多,比如有的人行為就一個字“亂”,甚至會去垃圾堆裡撿東西吃;有些人的行為就一個字“僵”,就待在那裡,動也不動;還有的表現為特別衝動,喜歡用拳頭來說話。

精神病與神經病的區別


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神經病”是一個被深深誤解了的詞語。大家罵人的時候,經常都是那句“你丫就是個神經病”。我在本書裡講的都是“精神病”,都是精神方面出了問題的,主要是心理和行為上的與眾不同。神經,其實很好理解,學過生理常識的都知道,我們的腦子裡有一根根神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精神,除了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那就是個黑箱,看不見也摸不到。如果你翻出一本精神病方面的書,那都是關於精神分裂、焦慮、抑鬱、躁狂之類的問題;而你翻出一本神經病學的書,那基本上都是關於腦部結構、神經方面的問題。經常看到有出現精神症狀的患者,以為自己得的是神經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託關係,又是半夜排隊,去搞了張神經內科的住院證。等住進去了,又是CT,又是腦電圖,又是核磁共振,一堆全弄下來,醫生告訴你:“這些檢查結果完全正常,我們建議你去精神科看一下。”後來才弄明白,本來就是要去看精神科的啊。當然精神疾病中,有一類叫神經症的,也叫神經官能症,主要指焦慮症和恐懼症一類。聽著和神經病很相似,就算是醫生也容易將二者搞混,畢竟中文就是這麼精簡,不像十幾個字母的英文單詞,雖然難記點,但怎麼也不會弄混。

精神病與神經病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