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心情“太好”也是病,小心潛在的躁狂症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當人們聽到工作順利、生活美滿這一類的好消息,會產生輕鬆愉快的心情,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沒有明顯意義的情緒高漲,且持續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則可能是一種病態行為——躁狂症。

心情“太好”也是病,小心潛在的躁狂症

什麼是躁狂症?

顧名思義,是既躁又狂,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甚至狂妄自大,屬於情感性精神障礙,其典型症狀為情感高漲、思維奔逸、活動增多。在醫學上稱之為“三高”症狀。

典型的症狀有哪些?

1.思維加速:大量天馬行空的想法出現在腦袋裡,思維奔放,感覺自己變得異常聰明,對自己本身的能力產生了不正確的認識。

2.語言動作增多:患者相較平時,言語顯著增多,睡眠減少,或沒有疲勞感;精力“顯著增強”,開始過多發表意見,評論是非;有時花錢大方,注意打扮,行為輕浮和靠近異性。有時舉止粗野,不計後果。

3.精神亢奮易激怒:躁狂症患者可困小事或自己意見未被採納或遭到駁斥而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甚至傷人毀物,但一會兒又表現若無其事,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產生原因?

很多因素可能導致躁狂症,像是內分泌紊亂,社會工作壓力等。比較常見的是社會因素,大部分的患者通常在面臨一些不愉快的負面事件,例如,成績下降,考試失利,被炒魷魚,夫妻之間的爭吵等等都能導致心情煩躁不安,從而誘發躁狂症。

在這裡我建議,要多和大自然接觸。週末空閒時可以去周圍的公園散步慢跑,在綠色環境的包圍下,有助於壓力的釋放,對預防躁狂症有著很好的作用;其次,儘可能的保持一個樂觀開朗的心情,和朋友親人保持良好的溝通,可以有效減低患病的幾率;還有,對於本身脾氣比較急躁的人士,我建議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容易使人情緒激動,有概率誘發躁狂症狀;最後,一旦發病,請立即就醫,避免症狀的進一步發展。

心情“太好”也是病,小心潛在的躁狂症

更多心理健康,情感問題。可以添加微信:znliang998,讓我們共同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