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書接

站在車站南側的公園大道上向北看,右側就是公園大道的高架部分,到了車站向兩側分流,車站就像箇中流砥柱一般。它可能是這個區域最老的建築之一了,但從建築體量上與周邊高樓大廈相比,卻像個小孩子。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車站正上方是安裝於1914年的雕塑---商業的榮耀(Glory of Commerce),站在中間那位是羅馬神話中的商業之神墨丘利(Mercury)。看看時間,嗯,快六點了。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車站後面的那棟沒拍全的高樓就是大都會人壽大廈(the MetLife Building),這個MetLife在紐約的樓宇真不少啊,而且基本都是地標。

這從高架路下面穿過的路就是42街了。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下圖是車站平面圖,可以看出兩個特點:1.車站的商業面積(標黃區域)是很大的,佔去一多半的面積;2.車站地下與北側的大都會人壽大廈、東北的Graybar大樓、東南的凱悅大酒店(Grand Hyatt New York)以及西南的範德比爾特一號(One Vanderbilt)都是直接聯通的。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說到One Vanderbilt,我不得不再岔出去一段,也是一棟拆舊建新的摩天大樓。原建築拆於2015年,預計2020年建成,設計為屋頂高397米,帶塔尖427米的寫字樓。最初這個區域按照紐約區劃法(zoning rules),這個地塊是不允許建這麼大體量建築的,開發商SL Green在2014年提出購買中央車站的上空開發權(Air right)面積共計130萬平方英尺(合12萬平方米),車站所有者彭森(Andrew Penson)當然也樂於做這個買賣,因為車站不可能再改造了嘛,留著這些開發權一點用都沒有,不如變現。但是彭森開出了一平方英尺600美元的天價(摺合每平米6451美元),雙方對於價格沒談攏,以至於對簿公堂,一直到2016年雙方達成和解,但是具體成交金額不詳,單價應該不會低於400。


2013年底,為了推動整個區域的提升改造,紐約市還調整了這個區域的區劃法,新的Zoning可以在這裡下載(https://www1.nyc.gov/assets/planning/download/pdf/plans/east-midtown/east_midtown.pdf),對比一下調整前後的容積率,感覺也是相當“喜人”的。原容積率15,新容積率最高懟到了24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好了,書歸正傳,從42街的門走進大廳,正對面、在大廳中間就是信息亭,據說裡面隱藏著一個通往地下的樓梯。信息亭上面就是這裡最知名的標誌---四面黃銅鐘(four-faced brass clock),每個鐘面直徑61釐米,蘇富比和佳士得對它的估值在1000萬到2000萬美元之間。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大廳(Main Concourse)長84米,寬37米,高38米,與車站名字裡的“Grand”相得益彰,裡面全是熙熙攘攘的人們。東西兩個立面上各有一組三個巨大的拱形窗戶,與南立面上的三個窗戶的大小和形狀相同,每扇窗戶高約18米。來得有點晚,再加上外面天氣不好,所以拍出來照片看起來有些暗。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穹頂壁畫也是中央車站的重要標誌,這些星座天體壁畫製作於1912年,但卻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畫反了!排列順序和每個星座圖都相當於做了一次鏡像,1913年這個問題就被發現了,但據說當時的負責人機智得說,這個圖是畫給上帝看的,他從上往下看的話,順序就是對的了,哈哈。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在1944年,車站用木板覆蓋了發黴的壁畫,並在這些木板上畫了仿製壁畫。一直到1998年,天花板經過清潔才得以恢復原貌。經過光譜檢查,天花板的汙染物主要是這數十年積累的焦油和尼古丁,朱輝的《你不知道的紐約》中提到為了提醒人們少抽菸,清理天花板時還專門留了一小塊黑斑,瞧,就在螃蟹鉗子指著的那個位置。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感覺車站地下部分的人更多,人流密度跟鄭州老火車站差不多了。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中央車站有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擁有最多軌道的火車站,共有123條(其中第61號軌道曾經是羅斯福總統的專用道)。站內的軌道總長度達到了31.4公里。

這裡是107、108號軌道站臺入口,注意亮點:木有安檢!


有故事的交通樞紐---紐約中央車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