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发明微生物菌剂,禁燃秸秆后,秸秆还田有了新方法

自从秸秆不让燃烧处理后,大量的秸秆怎么处理成了大问题,如何良好地做到秸秆还田,也成为了我们农业课题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农作物的秸秆中,所含的营养元素相当丰富,尤其是钾元素的含量是比较多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田间积累有机质和矿质养分的重要措施;也为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所以对于土地肥力来说,秸秆还田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黑龙江新发明微生物菌剂,禁燃秸秆后,秸秆还田有了新方法

东北的大米凭借自己过硬的质量获得了超高的口碑,我国几大贡米中,就有好几样都是东北大米,相应的,东北的秸秆处理也是一件很麻烦的问题。

不光是大米,其他农作物剩余还田也是件难事。据悉,我国光是黑龙江省每年大概会产生一亿三千万吨秸秆,约占全国秸秆总量的1/8。秸秆还田是主要的处理秸秆的方式,既可以减轻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获得优质的农产品。然而,由于我省冬季长达6个月,最低温度零下48度以下,使得寒地秸秆正常腐熟还田受到了限制。为解决这一难题,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凤兰副教授团队分离和纯化了低温酵解秸秆的菌株,开发出适合于寒地秸秆腐熟的微生物菌剂,为我省及东北其它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新的方法。

黑龙江新发明微生物菌剂,禁燃秸秆后,秸秆还田有了新方法

李凤兰副教授介绍说:“微生物菌剂可以在5℃条件下酵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可在东北地区秋季和冬季作物收获后,利用田间地头的深坑和空地,进行秸秆大规模生物发酵腐熟。在此过程中,可消耗大量动物粪便,秸秆堆内最高温度可达到90℃左右,能有效杀死病原菌、虫卵及杂草的草籽,实现3个月将秸秆完全腐熟,达到直接抛撒还田的标准。”

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将这项技术推广到了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密山市、建三江农垦局等地,建立了30余个秸秆腐熟制肥处理点,已累计处理秸秆300余万吨,蘑菇及木耳种植废弃菌包300万吨,动物粪便排泄物500万吨以上。该技术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对农村有机废弃物及厕所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制造有机肥,助力我国实现绿色循环农业。

黑龙江新发明微生物菌剂,禁燃秸秆后,秸秆还田有了新方法

农民我认为,秸秆还田的质量,是影响我们下茬作物或以后田间种植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秸秆还田,还要正确处理,才能保证我们的土壤越种越“肥”,农作物高产优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么自从不让燃烧秸秆之后,在你的老家是怎么处理秸秆的呢?一起来交流下吧!

我是半个农民,关注我关注最新三民讯息,民生快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