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壯哉,國土連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己亥之末,庚子啟元。瘟神出現,名謂新冠。其毒甚於蛇蠍,染之引發肺炎,輕者體熱氣喘,重者命喪黃泉。危難之時,國有柱磬。黨中央吹響號角,廣泛動員;全民族積極奮起,慨然迎戰。

祖國邊陲,塞外山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役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挺身而出,風雪無阻,晝夜皆兵。以無畏和擔當,守護著一方居民的健康和安寧。雖然他們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像一粒塵埃,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帶給人們的溫暖和感動,也不會像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成為銀屏上燦爛的新星,但他們更似暗夜裡的一盞盞明燈,衝破病毒的層層魔障,照進我們的心底,點亮這座山城。

(一)

她居家偏遠,離所要去值守的小區約有十公里的路程。這段日子裡,公交停運,出租零星。為了讓值夜班的同事早一點回家休息,幾乎每天清晨六點多鐘,當明月依然懸掛在西邊的上空,大街還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時,她便孤獨地伴著地面上泛著的清冷亮光,步行半個多小時到城區出租車相對多一點的地段轉乘前行。

“疾風知勁草,板蕩顯忠誠。”這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和我談起這樣的故事時,聲音是亢奮的,臉上滿滿的欣慰和自豪的神情。一位燒傷初愈的員工,聽說單位沒有給她排班,硬是要求和同事們一起到一線去。可又有幾個人能體會到刺骨的春風吹打著她那剛長出嫩肉的皮膚,是多麼鑽心的疼痛。一名隊長得知一線防護口罩告急,便主動說服妻子將所在醫院也等著救急的醫用口罩捐出二百個化解燃眉之急。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這樣的兒子代母親,丈夫替妻子一線值守的故事,同樣讓人感動。

一天,局領導深夜去看望艱辛地值守在卡點的員工,被檔在了小區大門外。原來那個不認識他、帶著紅袖標擋他的男同志是替愛人來值守的。他的岳母常年臥病在床,洗漱擦身等繁重的陪護一直依靠愛人。面對這次全員疫情防控,她多了家國情懷,少了個人考量。她更多地想到的是,全局擔負著對山城十四個偏遠小區、幾千戶超萬名居民的“入戶摸排、晝夜值守”任務,而單位可數的人力如何去完成如此艱鉅的使命?想到的是在這特殊時期若眾多人以各種家庭困難為由向領導提出請假,勢必會影響到全局的執行力和集體的聲譽。於是她默默地動員老公和孩子,“疫情防控,我們都是參與者。這次我出不去,可不能讓同事們說我。你倆是真男兒,輪流辛苦點替我頂班吧!”

這些日子,雖然有人會說,那些在卡點值守的人,他們沒有警服、執法證、隔離衣,只有口罩和紅袖標,是一夥“大傻子”,是不招人待見、不知變通的死腦筋。有時他們也會遇到一些不聽勸阻,不戴口罩、不讓測溫,硬性闖卡的人。但他們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把委屈放在心裡,把眼淚流在人後。他們用溫暖和柔情這種“特殊”的溫度,陪伴著小區居民一起度過心的寒冬。以堅定的信念為所守護的人民築起了保障生命健康的第一道安全防線。

在這裡,我沒有寫出這些無畏堅守者的名字,是因為他們是這個堅強整體的縮影,他們的所作所為體現的是這支隊伍的基本素質。漂母一飯尚知千金補報,唯有致敬才能配得上這些獵獵前行人的家國之心,才能配得上我們不曾泯滅的良知和感恩!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二)

“疫情當前,你雖不是醫者,救危難於生死,但你是先鋒,守萬家於平安,固疫情之防線”。

這是一位女兒在微信中寫給近半個月沒和家人一起吃口熱乎飯的父親的留言。因為他平時做事幹脆利落,比較硬朗,同事們習慣稱呼他“硬核東哥”。作為一名老黨員,疫情包片防控小組的組長,他剛剛帶隊用三天時間跑上跑下,逐門逐戶、不落一人的完成原來負責的幾個小區七百多戶、二千多人的個人信息入戶摸排採集任務。來不及喘口氣,他又主動請纓挑起了局裡新增的四個棚戶小區的疫情包聯防控任務。從別的單位接手管控的這幾個平房居民區,人員複雜、居住散亂。沒有圍牆、物業和門房,值守難度很大。移交之時,適遇天氣驟然降溫。最寒冷的那幾個長夜,他考慮最多的是那個半坡值守點。臨時搭建的救災帳篷,底部坑窪不平四面漏風,他擔心其他同事夜深值守很容易被凍的感冒患病,連續的勞累犯困打盹會引發爐煙中毒。於是,他不顧連日來入戶排查的疲憊,硬撐著身體,堅持替同事值夜。孤寂與星星做伴,長夜以濃茶解困,不漏放、不漏查一個不聽規勸、夜半三更非要出來透透氣的居民。夜深人靜時,他也想圍坐在爐火前取暖避寒,但那種前胸被通紅的爐溫炙烤的冒火,後背卻因颼颼的寒風吹的透心涼的感覺,讓他只能圍著火爐打轉,艱辛地堅守到一個個天明。

最讓家人擔心的是他在沒有防護服的情況下,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多次往返夏園、冬園小區去入戶摸排採集大數據中心那近千名從四面八方返崗的員工信息。事後家人嗔怪他的忘我,他說,“我也不是不怕啊,但我不帶頭,那群小夥子會跟著我一起上嗎?”

“我是你們的帶頭人,要感染先感染我。我走在前面,你們跟著來。”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既是對黨員幹部砥礪初心使命的檢驗,也是一場深刻的黨性洗禮。這位“硬核東哥”絕不是個例,他是這個群體所有黨員的代表,他們用“以生命赴使命,秉初心顯擔當”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人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赤子之心。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三)

從一月二十九日全市疫情防控吹響集結號以來,這棟樓裡的這幾間辦公室的燈光很少在午夜之前熄滅過。

早晨六點能看到他們卡點巡查的身影,同事微信群剪影能看到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崗位的身影,防控一線黨旗下的宣誓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深夜裡依然看到他們在辦公室伏案處理白天應對疫情沒來得及處理的業務公文。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這個局的領導幹部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既要統籌應對疫情防控,又要合理調度業務運行。如若不是看到他們進進出出的辦公室標識牌,你很難認出為值守人員披上禦寒大衣,為所有辦公室一日幾次噴灑消毒液的那個人是“官”還是“兵”。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爸爸,奶奶又打冷顫了。我給奶奶加了兩張毯子,奶奶還是冷的不行。你啥時候回來?”

“快了,你先給奶奶喝上藥,爸爸正在編制一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編完就回去。”

沒隔一會兒,孩子又打來電話,急促的說道,“家裡能喝的藥全給奶奶喝了,還是不管用。你快吼個醫生,快點回來吧,我有點怕!”

這是這個單位分管工程項目的一位領導與女兒的一段對話。他接完女兒最後一個電話起身出門時,分明看到他的雙眸噙滿了淚花。

他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母親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年近八旬染病臥床,他也想床前盡孝。但這不該來的疫情,纏身纏手的公務又容不得他去分身啊!“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他的樣子,他們的樣子,挺起了黨員幹部的脊樑。關鍵時刻他們“帶頭樹形象、示範做標杆。”踐行了初心,也給這個整體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注入了無畏擔當、共克時艱的力量和信心。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四)

“春節本該是洋溢熱鬧喜慶的氣氛,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讓這個春節變的如此安靜。以往熱鬧的大街小巷現在變的冷冷清清,感覺整個城市摁下了暫停鍵。沒有人沒有車的一個個畫面彷彿被定格了一樣,這份來之不易的平靜正是你們傾盡所能換來的。在這場全民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你們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見證了人心,看到了黨性。你們的大無畏的奉獻精神,一下把我們的記憶拉回到了從前。你們的工作態度和作風,讓我們看到黨風回來了,區小隊回來了。我們叫不來你們這個整體現在的大名,請讓我們再叫一次你的乳名,‘國土人,我們以一個老兵的名義向你們致敬!’”

這是小區一位解放初期參加革命工作,現已離休的老幹部執筆,小區居民聯名簽字的慰問信。如若把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當作一次大考,那麼人民對你們的讚譽就是最好的打分。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不是長髮飄飄才叫可愛,也不是濃妝豔抹才叫美麗。不向困難屈服,不被疫魔嚇退。戰爭從不會讓女人走開,你們的行動就是例證。雖然口罩擋住了面頰,但人們永遠記著你們堅毅的眼神。假如世間真有天使,那她一定會是你這般模樣。待到春暖花開,疫情告退,揭開口罩再睹你們燦爛的笑容。

最能讓人感到欣慰的事,莫過於經過歲月的打磨,所有希望正慢慢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你已很忙,每天需要你早中晚三次為一線人員採購配送飲食、口罩、消毒液等後勤保障物品,同時還要兼顧做好信息報送,近期單位職工外出情況統計,疫情防控值守排班,撰寫疫情防控相關材料等辦公室日常工作。但在單位新增卡點,人力緊張的情況下,你主動提出在做好日間工作的前提下,晚上到最艱苦的卡點值大夜。好幾次看到你中午都忙的回不了家,簡單地吃口泡麵,然後蜷縮著身子依偎在辦公室沙發的一角小憩。你勞累的樣子,真的有點讓人心疼。在這場戰役中,我也看到了太多像你一樣衝在最前方的你的同齡人,原來90後這麼快就長大了。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三山兩河,秀美水土。這是一個滋養和哺育優秀兒女的山城。“國土連”,你作為這場山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支連隊,當戰鬥的指令發出,衝鋒的號角吹響,你們便義無反顧、永不言退,迸發出堅韌不拔、攻堅克難的大無畏氣概。也正是有了像你們一樣的許多連隊秉持“外防輸入、內抓管控”的作戰方針,才讓這座擁有幾十萬人口的山城人民無一疫情疑似和確診感染病例。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雖然病毒奪去了山城的歡笑,疫情擾亂了生活的情調。但我們堅信希望之光終會劃破蒼穹,驅走黎明前的黑暗。春暖花開的溫暖永遠不會缺席,勠力同心的戰役終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壯哉,國土連 作者:文濤

簡介:

作者文濤,系央企一名中層管理幹部,喜愛文學創作。現為察右中旗作協會員,烏蘭察布市作協會員,中國觀網(華北區)簽約撰稿人。散文《味覺山村》在《中國郵政報》(文藝副刊)發表,報告文學《郵魂》被中國郵政大型文學類叢書《從郵談往》收錄。近年創作的《背娘》等多篇文學作品散見於《靚麗北疆》、《今日頭條》和《中國觀網》等網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