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兒子到了部隊一定要加油幹,雖然爸媽都捨不得你,但都希望你去部隊鍛鍊自己,人總是要成長的,成長是經歷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這是一名新兵入伍時父親送他的話。

剛下隊時,他們還只是“菜鳥”,如今新戰友下連已經兩個多月,他們到底過得怎麼樣?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武警中衛支隊某部看他們都有哪些新變化?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變化一:少了一份稚嫩,多了一份責任

"指導員,我來部隊是為了圓軍旅夢的",“指導員,我來部隊是為了鍛鍊身體。”。“稚嫩”曾是他們身上的特殊標籤。兩個月的時間裡,思想上轉變到不斷融入集體,“擔當”這個詞語已經逐漸烙刻在他們的腦海裡。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我們不能將執勤看成一種工作,要視為一種責任與使命去對待”,這是列兵張昊在單獨執勤前接受崗前培訓時說得話。如今,他們懂得了“哨位就是陣地,執勤就是戰鬥”的真正意義,敢於擔當成為兩個月來最大的體會和收穫”。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變化二:融入集體,快樂伴隨成長

“馬壯,咋還不午休?”值班員發現列兵馬壯利用休息時間依舊在維修損壞的熱水器。“排長,我要修好它,這樣大家都能洗上熱水腳了”馬壯憨憨的回答道。從新戰士下連後始終秉承“中隊是我家,建設靠大家。”這一理念,著重培養他們主動作為,奉獻自我的“主人翁”意識。新戰士沐浴在濃厚的“家”的氛圍,主動融入其中,積極為中隊建設添磚加瓦,在奮力拼搏和主動奉獻中收穫喜悅和快樂。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變化三:百鍊成鋼,汗水譜寫軍旅路。

“21分30,好樣的又提高了!”班長咧嘴笑著出現在剛跑完五千米分陳坤面前,“班長我還能再快!”上氣不接下氣的陳坤回應著班長。現在的他一次又一次突破著自己,可剛下連時的他可不是這樣的,當時的他看上去弱不禁風,缺乏軍人的血性虎氣,這也是大部分新兵下連後的縮影。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兩個月時間,剛剛下連時的那種落差已遠去,更多的是拼搏堅持,不再悲觀抱怨。從當時畏懼的五千米器械木馬,到如今擺正心態,腳踏實地,一步步留下了他們成長的足跡。他們百鍊成鋼,汗水譜寫軍旅路,永不言敗續寫軍人風采。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變化四:挺起胸膛,成為一個真正的兵

列兵左浩的日記本上寫著“給自己先定一個小目標,昂首挺胸站好每一列走好每一步”。剛開始指導員就告訴大家,從現在開始,你們不是“新兵”,而是“戰士”。兩個月的連隊生活,接觸了新的事物,經歷了不一樣的挑戰,收穫了新的知識。如今,他們聞令而動,果敢堅毅。隊列訓練中他們傲然挺立的身影,不禁讓人敬畏和感慨:“一樣的青春,不一樣的夢,它正在茁壯成長”。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成長,是暴風雨後的蛻變,是破繭成蝶後的幸福

他們投筆從戎滿懷報國志,將青春添作燃料投入軍營,承載著親屬鄉鄰的囑託與人民的期望,在軍營中接受鍛打和養成,經歷一場痛苦的蛻變,相信他們終將會"破繭成蝶",從懵懂的新兵成長為部隊的全能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