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原本14天的隔離期已經過去,可疫情依舊,病毒、傳播、封閉、隔離、瘟疫、災難這些讓人惶恐的字眼頻繁在網絡上跳躍,無奈中又開始了新的14天的居家隔離。

已經習慣了緊張、繁忙、快節奏生活的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齊刷刷的開啟了集體宅家安靜、無奈的關注自己的健康和疫情的變化。

要清晰的審視本次疫情,換個角度看疫情也許更清楚,我們繼續從《山海經》開始。

《山海經》中多珍禽異獸,我們來看《山海經》中可以帶來災難的異獸。

在《山海經》中處處可見靈異,有些異獸一旦出現,人間就會出現災難,要麼是水災,要麼是旱災,或者是出現大的戰爭、瘟疫。

一.長右。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

“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以山出此獸,因以名之。其音如吟,如人呻吟聲。見則其郡縣大水。”


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往東南四百五十里有座長右山。山中沒有草木,山間多水,有一種野獸名字叫長右,形狀像長臂的猿猴,有四隻耳朵,它的叫聲像人的呻吟聲,這種野獸出現在哪個郡縣,哪個郡縣就會發生大水災。

二.朱厭。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這種異獸所在的地方叫小次山,山中多白玉,山下有很多紅色的銅,異獸叫朱厭,外形像猿猴,白色的頭、紅色的腳,在古代朱厭出現的時候,天下就會發生大的戰爭。

三.獙獙(bì bì)

《山海經·東山經》記載: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其名曰獙獙,見則天下大旱。”


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再向南三百里,叫做姑逢山,山上不生長草木,有很多金和玉;有一種異獸,名字叫做獙獙,這種異獸形狀像一隻狐狸,身上長有翅膀,叫聲就像大雁的叫聲,獙獙這種異獸一出現,天下就會大旱。

四.軨 軨(línglíng)

《山海經·東山經》記載:

“東次二山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湣澤氣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名曰軨軨,其鳴自叫,見則天下大水。”


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這種獸叫軨軨,外形像牛,身上有老虎的斑紋,叫聲像人的呻吟聲,發出的聲音像叫自己的名字,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水災。

五.肥遺(遺,wèi)

1.《山海經·西山經》記載:

“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太華山方圓有十里,山勢像被人用刀削過一樣,呈四方形,高聳入雲,飛鳥和走獸在山中不能棲息;山中有一種蛇叫肥遺,有六隻腳、四個翅膀,當肥遺出現的時候,天下就會出現大旱。

肥遺這種怪獸很蹊蹺,在山海經中出現過三次,每一次的外形都不一樣,第一次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肥遺,在《山海經》的西山經中出現的。

《山海經》說:“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這個‘仞’是古代計量單位,五千仞,形容太華山奇高無比,可以直通天穹;飛禽和走獸在這裡是不能生存的,只有肥遺這種異獸才能在太華山立足,肥遺有六隻腳和四個翅膀,相傳肥遺可以圍繞太華山上下翻飛,直達天穹。

2.第二次出現,是在《山海經》中的北山經。

《山海經·北山經》:

“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有一座山叫渾夕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山中多見銅和美玉;囂水就從這裡發源,向西北方向流入大海。山中有一種蛇叫肥遺,有一個頭兩個身體,當肥遺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發生大旱。

3.第三次出現在《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英山。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看山海經中帶來災難的異獸、新冠肺炎疫情,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英山上有很多杻樹和橿樹,山的北面有很多鐵,山的南面有很多赤金;山中有一種鳥叫肥遺,形狀像鵪鶉,長著黃色的羽毛和紅色的嘴,人吃了它可以治療惡瘡,可以殺死人體中的寄生蟲。

六.怎麼理解肥遺三次出現在《山海經》中呢?

肥遺三次出現的外形都不一樣,為什麼肥遺在《山海經》中兩次出現的時候,天下都會大旱,給天下帶來災難?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用我們常規的思維去理解《山海經》,肯定理解不了。

我們所生存的時空是一個三維的時空,相傳在遠古時期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多維時空,也存在多個多維時空的入口,只是隨著時光的推移,人們變得多貪、多掠,自高自大,於是到了後來封閉了高維時空,只剩下我們肉眼可見的三維時空。

如果當一種生靈從更高維時空出現在多維時空時,由於種種原因,很可能同時出現在多個時空入口處,就會出現分身,出現一個異獸有多個不同外形的身體同時存在,這樣就不難理解肥遺這種異獸以不同形象在《山海經》中三個地方出現。

如果這個傳說在當時是真的,那麼就會在民間流傳,即使沒有文字,也會口口相傳、世代相傳。

從今天的疫情和歷史的記載反觀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在《山海經》中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山中多美玉和黃金,這些豐富的物產在今天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奇之物,而在《山海經》中卻遍地都是。

這個記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今天人的價值觀和遠古人相比相差甚遠。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經談到,貨幣,最初的職能是充當一般商品等價物,可是走到科技飛速發達的今天,貨幣詭異的延伸出了新的職能——成功的標尺,擁有貨幣成為成功的標準,幾乎人的一切行為都和貪婪、享受、財富相關。

反觀《山海經》,我們今天多數人追求的財富、權力和物質享受,在民風淳樸的遠古人眼中卻不值一提,我們視若珍寶的美玉,遠古人卻棄如敝履,在金、玉遍地的遠古,遠古人風淡雲輕、心靜如水,據此判斷,遠古人追求的境界、理想更高、更遠,那麼遠古時期的人追求的又是什麼?

如果說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然環境的汙染、社會環境的惡化與當代人的價值觀、人性的貪婪有關,參照遠古人,我們的價值觀到底存在哪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