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的秋天(6)

塞里雅兰瀑布(Seljalandsfoss)


一路向西。冰岛南部的植被明显要比北部丰富多了,沿途的乡村城镇也多了,还能看到连片的树林。心无旁骛路过斯科加瀑布,再往前开约30公里,到达塞里雅兰瀑布景区。

这时已是下午六时,停车场仍然停了许多辆车,我们发现这里居然还有自助停车收费设置,这在我们整个冰岛行程中都是一个例外。壮壮说,八年前他们第一次来塞里雅兰瀑布时,这里几乎没有别的游客,更没有独立开辟的停车场。现在来冰岛的人越来越多,也许用不了多久,许多知名的景区都会争先仿效。


塞里雅兰瀑布虽然在落差、水量上并不占优,但因为周围植被茂密,环境优美,瀑布从悬崖上的塞里雅兰河一跃而下,水流清澈,弧度优雅,特别上镜,其曼妙英姿经常出现在各种旅游网站和杂志上,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瀑布之一,也是冰岛的网红瀑布。


北欧的秋天(6)


瀑布背后的悬崖自然凹陷,有条小径可以穿行其中。我们从右侧上坡,坡上青草茂盛,刚走一小段,风吹过来的水雾直接打湿脸庞,引起一阵惊呼。路面湿滑,大家也不敢加快步伐通过,反正如果没有做好全身的防护,湿身是迟早的事。


北欧的秋天(6)


往下可以直接走到瀑布底端,除了可以感觉瀑布水雾的清凉,还能留下自己狼狈的瞬间。这个季节塞里雅兰瀑布的水量不大,却也足够淋我们一身。

大多数人聚集在悬崖底下的凹陷处,这个角度观赏瀑布的确与众不同,此时西斜的阳光正好照射在白色水帘上,闪动着金色的光芒。不时有鸟儿在水流中飞舞,我正在用手机录视频时,看到一只小鸟从上面急坠而下,我一时还以为它要壮烈了,哪知它又在离地不到一米之前来个急停飞走了。

许多人选择在这里留影,因为空间不大,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交通阻塞。因此我们边走边拍,虽然带了三脚架,也没有用武之地。


北欧的秋天(6)

北欧的秋天(6)


十几分钟走了一圈,回到路口,看到几只小羊正在小河边享用美美的晚餐,任围观的人评头论足也充耳不闻。再后来,在人们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去了远方。瀑布左侧的悬崖,也有一条细长的瀑布,左上方挂着一小截彩虹。


北欧的秋天(6)

北欧的秋天(6)


继续向西,一路追逐着夕阳。有时居然会经过一片林荫道,真是神奇。到达盖锡尔酒店时,暮色四合。当晚,我们在附近的一家貌似整个盖锡尔最高档的餐厅用了晚餐,我们点了鲑鱼和牛排,味道当真很棒。至于冰岛的物价,早已忽略了。忽略了。


北欧的秋天(6)


间歇泉(Geysir)


睡到自然醒。出门看天色阴郁。

早饭后本想散步到马路对面的间歇泉看看,刚走出门,下雨了,便又折了回来。

一早去过的人说,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几个噗嗤噗嗤冒气的地热间歇泉,其中一个最大的间歇泉几分钟就会喷一次,规模高度不一,大的时候大约有几十米高。

在房间躺到十一点准时退房,让他们两车先去黄金瀑布,我还是决定看一眼这里的间歇泉。毕竟走过路过,错过不知何时能再见过。

径直走到yes指向最大的间歇泉,不过就算他不说方位也能看出来,地热间歇泉区别的地方游客稀稀拉拉,就数左侧最靠路旁那边的间歇泉围观的人数最为集中。这一带的地表到处冒出灼热的泉水,热气升腾,烟雾弥漫,当然味道也不够清新。


北欧的秋天(6)


yes宁愿呆在车里也不愿再看一次,鱼相机也不带,拿着手机拍视频。我虽然带了笨重的相机,但走到跟前发现镜头不太适合,也懒得走几十米回车上更换了。

游人陆陆续续走来,围在拉绳之外的安全区域,我们看着中间的喷泉眼,不一会儿开始隆隆作响,四周的泉水不断翻滚冒泡,突然一瞬间再喷涌而出,但持续的时间很短,感觉前后也就一分钟左右,起初以为会越喷越高,实际上到完全符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原理,最好是在前面。我等了三次,每次间隔大约5分钟,但效果都不尽人意,心里大骂他们都是骗纸,哪里有他们所描述的有几十米高。若要比较,黄石公园的“老忠实”要壮观多了。可“老忠实”每次要等一个小时以上,一般很少人会有耐心等第二次。


北欧的秋天(6)


刚回到车上放置照相机,听到那边一阵欢呼,回头看,大间歇泉又一次喷涌而出,这一次,目测应该有二、三十米高,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黄金瀑布(Gullfoss)


从间歇泉到黄金瀑布,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到达右下停车场时,雨下得正欢,早到的十来分钟的另外两车人,个个仍在车上躲雨。这雨纷纷扬扬,估计一时半会也停不了。我们在车上呆了几分钟,看雨稍微小了点,穿起雨衣就过去了。

黄金瀑布在冰岛赫赫有名,不单是因为它一系列阶梯状的瀑布气势宏大,景色壮观,还因为它有过一段曲折的故事。黄金瀑布原本是冰岛西格里德家族的私有财产,20世纪30年代,政府考虑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拦坝建造水电站,当时西格里德·托马斯多蒂尔女士坚决不从,和她父亲与政府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她慷慨陈词,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不,我绝不同意在此地修建水坝,因为那样我们将永远失去这壮观的美景,如果这场官司输了,我将跳入大瀑布中。”。令整个世界感到幸运的是,最后官司以西格里德家族胜诉划下圆满的句号,这波澜壮观的瀑布才得以保留下来。1975年,西格里德·托马斯多蒂尔女士将这私有财产送给政府作为自然保护区,后人为了纪念她,专门在瀑布旁给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雕刻了她的头像。

来黄金瀑布据说最好是在晴好的日子,阳光照射在升腾的水雾中,看见的是布满闪着金光的点点水滴,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亮艳的彩虹在上面画个美妙的弧圈,仿佛整个瀑布是用黄金造就,景象无比瑰丽,这也是“黄金瀑布”名称的由来。

我们显然来的不是时候,没有阳光,没有彩虹,还滴答滴答下着雨,还没走到瀑布跟前,发现鞋面湿了大半。但仍有许多游客来来往往,勇敢置身其中,有些老外甚至连个雨衣、雨伞都不带,一脸愉悦地享受这雨中的黄金瀑布。

黄金瀑布是冰岛最大的断层峡谷瀑布,瀑布水流分上、下两道,总落差约35米,上道河道宽广坡度较缓,瀑布看似从各方汇聚而来,下道河道变窄并有变向反折,然后在断崖处倾泻而下注入峡谷,巨大的水雾飞溅升腾,极为壮观。


北欧的秋天(6)

北欧的秋天(6)


雨天拍摄比较麻烦,相机的防护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谁知道哈苏这么娇嫩的电子元件,淋了雨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短路罢工,每一次长途旅行,我都习惯担心它不想坚持到最后。我忽然怀念可以打狗的尼康,即使身首异处,捡起来擦去粉尘还能继续工作。此外,镜头必然是一拍一擦,稍微长一点的曝光,却要看风向了,在瀑布边上,遮光罩基本只是摆设。

三天后我们从凯尔灵加山返程又路过黄金瀑布,我们停在上面的停车场,然后一直走到黄金瀑布的源头塔河。虽然不再下雨了,但阳光始终在躲在厚实的云层后面,我们所看到的黄金瀑布依然名不符实,不过瀑布的气势,依然是汹涌澎湃,不可阻挡。


北欧的秋天(6)

北欧的秋天(6)


迎着风站在悬崖边,脑子里忽然冒出《论语》中这么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山路弯弯破了个胎


从黄金瀑布开出十来公里,就进入克吕尔高原公路的碎石土路路段,导航上显示,到凯尔灵加山度假酒店六十多公里的路,大约需要行车一个半小时。

我们开始复习前些天去黛提瀑布864号一样的烂路,总觉得X1在跳芭蕾舞似的,前脚尖刚落地,后脚尖就蹦立起来。有的路段甚至更糟糕,路上遍布看不见深浅的水坑,前车过去总是溅起黄色的泥水花。我倒是更担心路面上的碎石,生怕小轮胎有个不测破了相。我们只有自我安慰:最好的风景,总是在越难抵达的远方。

这一路基本没遇上什么车,当然也没有什么车超越我们。沿途荒凉一片,不见树木,不见村落。忽然看到右侧有人骑马牧马,急刹下车取出相机开拍一气呵成,不知那帅呆了的牧马人,是否心里暗中窃喜。我以为他会回头秀一把冰岛牛仔的风采,哪知他很快就消失远处的山坡。

就算自己如何小心翼翼,离目的地大约十公里时,悲剧还是发生了。一处下坡路段,我忽然感觉车辆右边颠了一下,然后看到仪表盘“轮胎失压”的图标指示灯亮了,旁边还有英文提示。我让yes打电话给前车的都行,然后靠边停车,一检查,果然右前轮的轮胎明显瘪了下去。

说来惭愧,这二十多年来应该开了有一百万左右的公里数,期间至少有个数十次的爆胎经历,但我从来对这种技能都是束手无策,如果同行人和我一样,那唯一的做法只能呼叫救援。

好在我们有三通、都行和老杨,尤其是三通,一定是经验丰富,三下五除二,支起千斤顶,卸下装上,总共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X1的备胎又小又薄,换上去很不协调,不过开起来感觉也没有什么异样。


北欧的秋天(6)

北欧的秋天(6)


为了减轻小车辆的承受力,yes、鱼分别分流到其它两车,行李也搬去一部分。路过一个小瀑布,旁边有个工棚,停了两辆工程车,有几个老外正在新建的水泥墩边干活,这样的地方居然也有工程基建,甚是少见。

接近度假酒店时,仪表盘又多了一行英文提示,大意是:你的车辆可能少了一个轮胎,请立即停车检查。好吧,这回牛掰大了,三个轮子的X1,你们可开过?

壮壮在前台check in时问这里是否有人可以帮忙补胎,前台回答说,他们有个人会补,不过他人在我们来的路上修桥,傍晚会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