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學?

小張追劇


我覺得離開氣溫談多久洗一次澡,都是“耍流氓”,哈哈。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南北共跨越大約50個緯度,冬季海南平均氣溫16度左右,最北端漠河平均氣溫零下45度,而且冬季南北方室內還有供暖的差異,這就給到底多久洗一次澡這個時間的確定,帶來了很大困難。



在氣象學上,對於進入春夏秋冬四季有著明確的標準,那就是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以10攝氏度和22攝氏度為分界線,低於10度為冬季,在10-22度之間為春季或者秋季,高於22度為夏季。如果嚴格按照這個標準,我國不同區域進入冬季的時間會有先有後,持續時間有長有短,而且南方一些地區永遠沒有冬天。

如果我們拋開氣象學的標準,僅以月份來考慮,通常我們把每年的12月、1月和2月這個平均氣溫最低的時段視為冬季,那麼多久洗一次澡呢?這樣的話,必須得考慮室內溫度、環境溼度以及人體皮膚特點了。


在冬季隨著氣溫的降低,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也相應減少,溼度也是一年中最低的時段,空氣比較乾燥,人體皮膚得不到水汽的充分滋潤,往往產生瘙癢、乾裂等情形,有人認為多洗洗澡可以緩解這種不適,其實不然,人體皮膚表面平常都會分泌一層薄薄的油脂,保護著內部免受細菌侵蝕,還能一定程度鎖住體內水分。如果頻繁洗澡,則會破壞油脂以及油脂的分泌,反而加劇皮膚瘙癢和乾裂。其實,無論春夏秋冬哪個季節,都不應頻繁洗澡,冬季以每週2次為宜,夏季以3次為宜,這裡說明一下,夏季出汗多,以沖澡的短時方式洗澡不在計算之列。


冬季洗澡時間也不宜時間過長,以每次20分鐘以內為宜,洗澡時一定要保證周圍溫度,以免洗澡結束後著涼感冒。另外,小夥伴們洗澡時的順序要注意,冬季氣溫低,脫掉衣服以後,血液集中到頭部的數量會一下子多起來,這時不能馬上洗頭,否則可能會導致頭部血液流通受阻,久而久之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正確的洗澡順序推薦洗臉、洗身子,最後洗頭,切記!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學?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是科學不科學的事。

多久洗一次澡合適?我住在四川,屬於南方 ,冬天的平均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下,室內無暖氣,最冷的時候在0°左右,還是比較冷的。所以,家裡的衛生間一般都安裝有浴霸或者別的取暖設備,否則洗澡還是感覺多冷。我和周圍的鄰居都是安裝的燃氣熱水器,使用管道天然氣,洗一次澡要花多少錢的成本,沒有計算過,也不是很貴,一般家庭都能承受。但是,冬天穿的衣服比較多比較厚,脫衣服穿衣服顯得有點麻煩,不像夏天那麼方便,還有,冬天洗完澡以後,還得擦乾吹乾頭髮,這也得花一點點時間。洗澡肯定是一件安逸舒服的事,不僅可以去掉垢膩異味,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鬆心情,人們洗澡以後精神煥發,心曠神怡,爽快!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每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不同,身體出汗與身上頭上飄落的灰塵都不一樣,我覺得從每天洗澡到每週洗一次澡的都有。冬天我最多最多不超過一週就要洗澡,我是老年人,不再上班了,生活節奏比較慢,冬天基本上是不出汗的,我也沒有腳臭狐臭,身上沒有難聞的異味,冬天間隔長一點洗澡,還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超過一週,超過一週身上皮膚就會瘙癢,頭皮也會發癢,與其撓癢癢抓耳撓腮,不如洗個澡皮膚就不會癢了,心情也會好一些。


順其自然天命不可違9


冬天洗澡4天一次,老年人7一10天一次,理論上講是科學的。


因為冬天氣溫較低,空氣相對乾燥,不宜過於頻繁洗澡,人在冬天出汗量下降,自動脫落的皮垢不會很多。如仍像夏天那樣過勤洗澡,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會引起皮膚瘙癢,同時會引起皮膚抵抗力減弱,水分更容易蒸發掉皮膚乾燥而瘙癢也更會脫屑。

老年人更要拉長洗澡間隔時間,因為,老人皮膚處於變薄和萎縮狀態,新陳代謝分泌也減慢,皮膚上自動脫落的皮垢也少,7一10天洗一次為宜。

在此我再科普一下。

在浴室裡看見大部分浴客進浴室,習慣性用水先衝下一身體,就開始洗頭,洗完頭髮就洗身體……

洗澡正確順序應是:

【洗臉——洗身——洗頭】

洗澡時,熱氣會使皮毛細血管擴張,先洗臉可避免汙物阻塞毛孔。洗完臉再洗身體,應從遠離心臟四肢開始,尤其是天冷時,應先用熱水將雙腳衝熱。

剛進浴室時,身體遇熱水血液會集中在頭部,如果馬上洗頭,會導致頭部血流不暢,宜誘發腦血管疾病。


朋友們改過習慣性不合宜的洗澡順序,為了我們身體健康科學的洗澡,安全過冬季。


陳一222


多洗頭,少洗澡,能少則少,只要把身上擦乾淨了就行了。天天洗澡壽命長,還是洗澡少的壽命長。行動強的人壽命長,還是正常活動的壽命長。想一想,看一看,那些長壽者是怎樣生活的。以前沒有洗澡設備,也無這個條件,長壽者也不少。


用戶2995803229118


相信你身邊一定有個“愛乾淨”的人,即使大冬天也要每晚洗個熱水澡。

  殊不知,洗得太勤也會帶來一些皮膚問題。一些人越洗越癢,皮膚變得像魚鱗一樣,用手一摳,白色皮屑嘩嘩直掉……

  冬季到底幾天洗一次澡最科學?洗澡是否也講究先後順序?我們特邀權威專家,為你逐一解答。

  受訪專家:

  冬天幾天洗一次澡最合適?

  冬季氣候比較乾燥,皮膚處於乾燥的環境,再加上較頻繁地洗澡,皮脂被沖淡,導致皮膚就像缺水的田地,出現龜裂,易受到外界刺激。

  因此,冬天沒有必要每天洗澡,老人5~7天洗1次,年輕人3~5天1次即可。

  洗澡時別用過燙的水,以免刺激皮膚。洗完澡後及時塗抹保溼霜或護體乳,特別是在皮脂分泌較少的地方,如手臂、腿部等。

  洗澡的正確順序

  正確的洗澡順序應該是:洗臉→洗身→洗頭。

  理由:

  洗澡時,熱氣會使毛孔擴張,先洗臉可避免汙物阻塞毛孔。洗臉的方向應由鼻子為中心向外圈清洗。

  洗身時,應先從遠離心臟的四肢開始,尤其是天冷時,應先用熱水將雙腳衝熱。

  剛進入浴室時,血液會集中在頭部,如果馬上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流不暢,誘發腦血管疾病。

  洗澡常犯的6個錯

  北京急救中心宣傳中心負責人 趙堅告訴記者,從120出車的相關記錄顯示,一氧化碳中毒、摔傷、心腦血管疾病突發、低血糖、觸電等是洗澡時最易出現的意外,而這些意外都有可能引發生命危險。

  以下情況,洗澡時應儘量避免:

  緊鎖門窗

  絕大多數人冬天洗澡都喜歡關緊門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氣偷偷潛入。但如果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這種行為極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者輕則頭暈、噁心、皮膚蒼白、意識模糊等,嚴重時會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呼吸和脈搏增快。

  建議:

  要打開浴室排氣扇或把門開個縫;

  其他房間也要注意通風,特別是安有熱水器的房間;

  洗澡後馬上關閉熱水器及煤氣閥門,並打開浴室門,讓排氣扇再開半小時左右。

  另外,不要把浴室門鎖上,否則一旦發生危險,無法及時獲救。

  地面溼滑

  洗澡濺出的積水,稍不留神就會使人滑倒。

  建議:

  裝修時選用防滑材料,瓷磚最好選擇小塊、防滑的;

  可以在浴缸旁設扶手,放把防滑凳子;

  老人要穿防滑鞋。

  此外,牆壁瓷磚最好不要太白,浴室過亮會讓人難以察覺地上的積水,增加滑倒幾率。

  洗澡時間過長

  泡澡時間過長,容易使人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甚至誘發心血管疾病。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也易因腦缺血發生意外。

  因此,盆浴以20分鐘為宜,淋浴控制在10分鐘以內即可。

  水溫過高或過低

  水溫過高或過低,都可能給心臟增加負擔。洗澡水溫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

  洗完換衣服時也應注意保暖,多披條毛巾,或在浴室裡提前換好衣服。溫度陡降會使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

  用力搓“泥”

  很多人認為,用力搓“泥”才能把身子洗乾淨。事實上,這層“泥”是我們每個人每天新陳代謝產生的脫落細胞以及身體分泌的油脂等。

  它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損害,還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水分的喪失。

  使勁兒用搓澡巾搓就會破壞這層保護膜。如果洗後用手指搓皮膚能聽見吱吱的聲音,就說明搓洗過度了。

  沐浴露一次擠很多

  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鹼,可激發某些化學物質快速滲透進入皮膚。

  如果長期過量使用沐浴露,這些化學物質被身體過量吸收,就會與鈣、鐵結合,殘留在皮下組織中,引發乾燥、過敏性皮炎等。

  建議:

  儘量選擇沒有香味、功能簡單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幣大小足矣。如果身上不髒,只用清水更好,洗後最好用保溼乳液塗全身。


趙少儼


答.我每天晚上.都洗臊涮牙.一年四季都這樣.已是習慣成自然.洗完臊就上床休息.又香又精神.然後拿著手機看頭條.能寫點啥.就寫點啥.會答點啥.就答點啥.我喜歡.夜深人靜看書寫字.家裡人說我是夜貓子.一到晚上眼睛就放光.不眠不休的.怎麼得了喲?


兩隻紫燕


對於年輕人來說,冬天一般是2~3天洗一次最科學;而對於老人來說,則是3~5天洗一次即可。

科學解釋:

人的皮膚最外面是角質層,自動脫落的角質層和皮膚汗液混合的皮垢不會很多。每天洗掉一部分,對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在冬天,天氣既寒冷,同時又比較乾燥,人體表皮水分流失較多,加上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皮脂膜明顯變薄,皮膚本就處於乾燥的環境。如果較頻繁地洗澡,皮脂被沖淡,導致皮膚就像缺水的田地,出現龜裂,易受到外界刺激。

特別是在北方地區,人們有一個長久以來的固有認知:那就是“不搓澡”,就不代表洗過澡。搓掉的澡“泥” ,其實就是自身皮膚表面脫落的角質細胞。雖然這“泥”看起來很髒,讓人不舒服,但是這卻是人體“屏障”的重要組成。如果頻繁搓澡,將這些“泥”完全搓去,就會使得我們的人體“屏障”消失,使較為稚嫩的皮膚暴露在空氣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以及水分的流失揮發。

結語:

在冬天,如果實在每天不洗澡會覺得心理上難受,那洗後一定要用保溼乳液塗全身。為皮膚增加一層保護膜,防止皮膚水分蒸發太快而導致的乾燥瘙癢。


科學Science


我是生活在南方的六零後,因為父親單位有個很大的澡堂,從我十歲那年開始,冬天一週一洗,夏天天天洗。到我二十三歲結婚的時候,家裡條件好了,也安裝了熱水器,這下可好,夏天出點汗就洗,1⃣️天能洗澡無數次,冬天越冷越洗,因為洗了暖和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洗三次,一直堅持到現在。


陳332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c54ad1bb851477baec5cd3f6c08a2d7\

農民徐大膽


這個沒啥好問的,因人而異,有的天天洗澡,甚至一天洗澡兩次,早晚各一次,有的則是三五天一次,或者一個星期一次。

不僅僅因人而異,也因不同地方、不同氣候而已,拿我來說,長大在南方,因為氣候明顯比北方熱,所以,冬天一個星期會洗澡兩三次,差不多兩天到三天就要洗一次,工作到北方後,一週一兩次左右,當然了,南北方人洗澡也不太一樣,南方人是沖涼,就是太熱,沖洗一下而已,不會是搓泥,但是,到北方就不一樣了,北方因為太冷,經常冬天零下十幾度,沒有那麼熱,因此,一般一個星期洗兩三次,懶一點,一個星期一次,而在北方跟南方不太一樣的是,不是沖涼,而是搓泥,每一次洗澡,都會對身子進行搓泥,把身上的髒東西搓下來。



這也是為何北方人明顯沒有南方人洗澡那麼勤的原因,因為北方人是搓泥,且天氣寒冷,南方天氣要熱一些,且僅僅是沖涼。

最後要說的是,包括北方人,也是不一樣的,如我身邊的,也有天天洗澡,早晚洗澡的,有的人一天早上和晚上不洗一次澡,心理難受,渾身不舒服,這可能就是習慣的因素,而北方人,大多數還是一個星期洗兩三次,天天洗澡的,還是少數,且還有一部分人堅持一個星期洗一次。


南方人冬天一週洗一次的也大有人存在。特別是農村,沒有暖氣,寒冷,因此,一個星期洗一次。

總之,洗澡頻次,因人而異,不過,也有說法是,洗澡不能太頻繁,容易對身體欺負造成損害,其是否有道理,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