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戰場上的抗疫“女將”:“網紅”法官沉著應對警情,數字和表格背後都關乎人命

核心提示:她們是武漢市法學會會員、政法工作者,更是母親、妻子、女兒。但在疫情面前,她們暫時放下了對家庭的牽掛和眷戀,義無反顧地奔向了抗疫的戰場。

武漢戰場上的抗疫“女將”:“網紅”法官沉著應對警情,數字和表格背後都關乎人命

堅守抗疫一線的女警官徐惠明(中)。 武漢市法學會 / 供圖

《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邵春雷 □王中正 報道

在武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隨處可見巾幗戰士忙碌奔波的身影。

她們是武漢市法學會會員、政法工作者,更是母親、妻子、女兒。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暫時放下了對家庭的牽掛和眷戀,義無反顧奔向了抗疫的戰場。

她們或下沉到基層,或身處疫情防控一線,分屬在不同的崗位,從事著不同的工作,她們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責任和重擔。

57歲老黨員爭當抗疫“頭雁”

1月22日,對於徐惠明來說,是人生最為灰暗的日子。

今年57歲的徐惠明,是武漢市法學會警察法學研究會會員、武漢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政工紀檢室主任。這一天,正在工作崗位上緊張忙碌的她,手機忽然響起,電話那頭,傳來父親去世的消息……她強忍悲痛,不動聲色地堅持安排完所有工作,才急急忙忙趕去看上父親最後一眼。

這一天,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武漢迅速蔓延。隨後,武漢進入疫情防控戰時狀態。

疫情就是命令,徐惠明把悲傷深藏在心裡,忍痛將80多歲的老母親託付給福利院,自己放棄休息時間,帶頭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名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徐惠明關愛民警於細微處。疫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全面排查公安局法制支隊民警、輔警及家屬身體狀況,實時跟蹤,及時、準確通報並上報支隊疫情,協調幫助救治疑似、確診人員,組織送藥送防護品,解除民警後顧之憂。同時,徐惠明堅持以戰時紀律管理隊伍,嚴格落實值班備勤制度,科學合理使用警力,及時督導各隊室防護措施、人員交接班等落實情況。

徐惠明事必躬親,時刻當好“頭雁”。2月3日,法制支隊組建“公安法制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作為該突擊隊負責人的她,帶領29名突擊隊員莊嚴宣誓,以“疫情不除,我們不退”的決心,許下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誓言,並迅速組織研究制定工作預案。為確保工作落實落地落細,她選優配強支援的警力人選,做好民警防護保障,提前瞭解對口支援派出所轄區疫情。

2月11日以來,徐惠明帶領以青年突擊隊員為主的法制支隊骨幹民警,分成6個戰鬥小組260餘人次下沉到東西湖分局東山派出所、辛安渡派出所,配合社區民警,協助街道和社區幹部,緊盯“五個百分之百”目標,開展“四類人員”底數排查及收治、巡查出入卡口、值守社區集中隔離點、開展傳染病防控法治宣傳等疫情防控工作。

徐惠明和她的隊員們,與社區幹部一起築起了社區隔離帶;與屬地派出所民警到村民聚眾打牌警情現場開展處置工作;每日配合街道幹部巡查轄區集中隔離點、重要交通卡口和社區出入口等重點部位,核查出入登記、檢查管控措施,發現問題現場指出並督促整改、現場研判並提出疫情防控對策;對沖擊檢查卡點的行為人嚴肅批評教育,對無證外出人員耐心勸返,確保社區封閉管理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徐惠明還主動發揮法制職能,組織法制支隊民警為幫扶派出所在偵在辦案件提供辦案指導,做好法律服務。

“網紅”女法官沉著應對突發事件

喻瑛,武漢市法學會競爭法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綜合庭副庭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與其他同事一道下沉到社區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記者獲悉,畢業於武漢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的喻瑛,是從事民事、商事、刑事案件審理近20年的資深女法官。自2015年4月江漢區法院推行庭審直播開始,喻瑛年均直播超300場,單場直播點擊量超10萬次,憑藉精益求精的細節處理、超強的專業知識和控場能力,成為收穫眾多鐵粉的“網紅法官”。在2018年7月武漢市法學會競爭法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該研究會常務理事的喻瑛還從知識產權審判中的競爭法思維的角度,共同探討競爭法治與營商環境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

2月16日,在武漢市常青街復興村社區防控點已經奮戰數日的喻瑛,在與其他工作人員值守時遇到了一起突發事件。

當日下午2時30分許,正在社區值守的喻瑛突然發現一名年約20來歲染黃頭髮的男子,正在值守點附近與巡邏民警爭吵,情緒激動,還摘掉口罩大聲喊叫,並用腳猛踩巡邏民警。

現場,巡邏民警對其進行口頭警告和訓誡後,該男子隨後自行返回社區。待巡邏民警離開,該男子又從社區內走出,衝到值守點,用手拽住一名城管聯防隊員,聲稱該名隊員剛才動手打了他,威脅要將人帶走討說法。

喻瑛注意到,該男子手中握有一把摺疊刀並且未佩戴口罩,趕忙提醒城管聯防隊員注意。同時一邊穩定該男子的情緒,一邊讓其他人立即聯繫巡邏民警趕回社區處理。

此時,值守點附近聚集了多名居民,並且不斷圍觀拍照、議論。考慮到人員聚集有很大的疫情傳播風險,且社區值守點附近就有運送發熱病人的定點區域,喻瑛和同時值班的朱少柏法官立即上前勸阻圍觀社區居民儘快離開返回家中。

隨後,巡邏民警趕到現場,該男子狡辯自己並未持刀,但倉促間摺疊刀從袖口滑落,民警見狀立即上前將該男子制服,並帶回派出所進行調查,避免了一起可能發生的惡性事件。

經過派出所民警的檢測,該男子體溫達到38.8℃,屬於發熱病人,隨後送醫院門診檢查。

“哪裡疫情嚴重,我們就到哪裡去!”

2月11日,在武漢市漢陽方艙醫院正式啟用之際,漢陽區司法局局長吳重遠帶領4名司法行政“女將”抵達漢陽方艙醫院指揮部,請纓方艙醫院的後勤保障工作。

記者瞭解到,她們在方艙醫院的主要任務是籌備物資發放、通勤車輛調配、數據信息報送等綜合協調工作。隔行如隔山,多年從事司法工作的她們,對於這些並不熟悉。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個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吳重遠和她的“女將們”連續兩天通宵達旦工作,將“制定交通路線、協調通勤車輛、安排住宿酒店、籌集生活物資、搭建物流倉庫”等一項項工作順利完成,終於合格成為醫護人員和病人24小時的“生活管家”。

為了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及時掌握疫情信息,高效完成各項工作,家在武昌的吳重遠直接搬著行李住進了方艙醫院,每天往返於單位和方艙醫院之間,常常忙到凌晨才得以休息。

本次漢陽司法局入駐方艙醫院的5名“女將”中,法治督察科的胡青雯和梁青逸的情況猶為特殊。她們的丈夫都是市直機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同時堅守在抗疫一線。兩對小夫妻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因為加班甚至家都不能回。

因為經常不能見面,“多保重”“注意安全”便成了彼此之間問候的話語,他們暫時放下心中的牽掛,在不同的防疫崗位上相互鼓勵,為共同抗擊疫情助力。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派駐方艙醫院,漢陽司法局浦際紅、劉光輝、郭麗君、桂銪等4名司法局幹警還被抽調到該區指揮部數據統計組(電話分組)開展“四類人員”摸排和數據統計工作。她們平均每天電話摸排信息1000餘條、每人每天摸排200餘人,幾乎要連續工作12個小時才能完成任務。

“被派到方艙醫院的同事更辛苦,我們要用精準的‘數據’打牢疫情防控基礎,做她們的堅強後盾!”2月19日,全市三天拉網式大排查的最後一天,想到還在一線堅守的同事,她們這樣說。

“心裡想的都是數字後面的人”

“您好,這是擬轉方艙的病人名單,麻煩您通知他們做好準備,也確認下病人情況,有變化我們及時調整。”

“您好,XX街道半小時後會送3名病人到XX隔離點,請注意對接。”

“您好,XX隔離點轉運病人的車輛已經出發了,請注意對接。”

“剛剛的表格已收到,我們立刻安排。”

  ……

打電話,接電話,忙得連軸轉的女孩叫高雨薇,她是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檢察院的一名幹警。

2月8日起,高雨薇被借往武漢市漢陽區防疫專班隔離組負責數據統計工作。隔離點的負責人、醫生,街道的工作人員,方艙醫院的工作人員,是她每天都要對接的人。她每天輾轉在各個微信群裡,一天打的電話比過去一年打的都要多,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晚上過了12點也不一定能回家。即使回家了,她也不敢關上手機提示音,害怕錯過任何一條消息和一個電話。

坐得太久,身體不可避免地會有各種疼痛;睡的少,眼睛裡也開始有了散不去的紅血絲。這些對於高雨薇來說還不算什麼,更大的壓力來自於心理上。

“一個數字就是一個人,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高雨薇在一天晚上哭著這樣說。那天凌晨,回家後的她接到電話,一個輕症病人病情突然加重,急需轉移,一圈溝通後終於解決了問題。回想起這起突發情況,她實在忍不住,哭了出來。

“跟之前下沉社區比起來,工作強度、工作壓力都更大了,每天接觸的是各種各樣的表格,心裡想的都是數字後面的人。”

交出去的是表格,也是一個個病人,心裡的壓力越來越大,手上的工作卻越來越踏實,心也越來越堅定。高雨薇說,“每天看著微信群裡的消息,聽著醫生的回覆,能感受到這個生病的城市在一點點好轉,我只能盡我力量讓它好得再快點。我能做的不多,就是許許多多數據統計者中的一員,我能做的只是核實數據、確認病人信息,用最快的速度報數據、申請車輛,比起在外面奔波的人,算不了什麼。”原標題:武漢戰場上的抗疫“女兵”

(武漢市法學會、武漢市漢陽區司法局對本文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