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1949年,解放軍以雷霆之勢,向反動政權發起最後一擊,此時的國民黨部隊早已潰不成軍,節節敗退,人民解放事業已成定局,在建設新政權的同時,新中國面臨著一個最急迫的問題,就是讓老百姓吃飽穿暖。

早在1947年,東北戰役尚未結束,一支解放軍小分隊直奔東北荒原深處,他們在這裡執行一項秘密任務,試辦國營農場進行機械化試驗,北大荒拓荒運動的序幕由此拉開。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1949年11月中央農業部設置機墾處,成立國營農場管理局,加強糧食生產,提高機械化水平,統一指揮國營農場研發,成為當時重大的國策!

在國營農場管理局統籌安排下,中國農墾史上發起了轟轟烈烈的三大戰役。

1949年10月新疆解放,王震受命率第一兵團急速進疆,僅僅兩個月之後,1950年1月,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王震,向全體駐疆部隊發出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命令,這些曾經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人民子弟兵,放下手中的槍,轉身即刻變成農民,拿起鋤頭,向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挺進,他們要將荒漠變為棉田。經過一年艱苦卓絕的奮鬥,到1950年底全軍開墾荒地83萬畝,收穫糧食3400多萬公斤,棉花7500多擔,在拓荒進程中,軍墾形式發揮出關鍵性作用,實現了向北大荒要糧,向戈壁灘要棉兩大戰役的勝利。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王震)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為了保證國防及工業建設需要,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100次政務會議做出決定,自1952年到1957年以最快速度在華南5省培植橡膠樹770萬畝,其中廣西300萬畝。

1952年1月,廣西成立了華南墾殖局廣西分局,從此以軍墾形式向亞熱帶地區要天然橡膠的第三場戰役打響了。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浦北縣原國營東方農場副場長 農場第一代職工 張春興:當時橡膠非常缺乏,國防工業裡面需要橡膠,祖國非常地重視,號召要種橡膠,所以把橡膠當作戰略物資來生產。職工們就說,寧可生在橡膠園,死要埋在橡膠根,心甘情願。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在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之間,建設國營橡膠農場的拓荒者們吃飯缺糧,住宿無房,環境的艱苦也無法阻止他們的腳步,僅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廣西墾殖分局就組建起合浦、欽州、浦北、靈山、陸川、麗江6個墾殖所和55個墾殖場。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在上世紀之初,橡膠已經成為國家不可或缺的工業原料,20世紀50年代之前的植物學研究表明,橡膠樹跟絕大多數植物一樣,有著自己特定生長區域,北半球越過北緯17度,橡膠樹就不能存活了,中國自然被排除在天然橡膠樹種植區之外。為了解決橡膠需求難題,中央決定把全國14所大專院校,有關林業生物、土壤等專業的大學生畢業生抽調到華南墾區工作,研究與種植橡膠樹。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東興市原國營榮光農場副場長 原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大學生 梁文海:當時來的時候,每個山頭都要爬,因為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是熱帶植物,熱帶植物主要是典型就是橡膠這個樹種。橡膠它是世界工業四大原材料之一。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到1953年6月底,廣西農墾共組建了112個墾殖場(所),種植橡膠樹24.1萬畝,創造出在北緯17度以上種橡膠的世界奇蹟!為了更好地發展橡膠事業,1970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軍區生產師成立,廣西農墾迎來了第一次建設高潮。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從1970年10月到1973年12月,先後有14351名知青從各地調入廣西軍區生產師。他們中年齡大的20出頭,小的只有16歲,隨著新生建設力量的加入,橡膠園林面積迅速擴大到32.66萬畝,廣西農墾步入第二次高速發展時期。

位於中越邊境線上的火光農場,作為廣西天然橡膠主要的採種基地,500多名知青走進這片浩瀚的橡膠林,他們任務就是撿膠籽。知青們像戰士堅守陣地一般,在橡膠園裡日夜蹲守,從樹上掉下來的膠籽要及時撿起,因為膠籽擱久會受潮變質發芽,一顆膠籽,一兩黃金,深深地印刻在每一個人的腦海裡。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原國營火光農場欽州知青 黃唐智:為了迅速擴大種植面積,當時我們農場結籽橡膠樹只有幾萬顆,要完成300萬畝的種植任務,所以橡膠種子顯得非常珍貴。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到了初夏,割膠工們凌晨便走進橡膠園,他們頭戴的電石燈如星光閃爍,即便幾十年過去了,那片星光依然是知青們最為留戀的景緻。凌晨的膠園雖然危險重重,但卻依舊阻擋不了人們的生產熱情,割膠是一個既艱苦又需要技術的細心活,刀法不僅考驗著割膠工的技術水平,也考驗著意志力。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全國優秀割膠工 農場第二代職工 劉海英:

手這邊要輕,這邊要重,要看到那個線,就這樣割膠。超過那個0.12釐米,0.15釐米有時候,那個白乳線割穿了,割穿就不行,就傷到那個皮,就損壞那個樹了。割輕的時候,就是沒有產量的,割到0.2釐米到0.25釐米就沒有產量,沒有膠水出來的。在0.15釐米到0.12釐米,那個膠水就好,對那個樹也好。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廣西國營農場,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不僅保障了國家稀缺物資的戰略安全,還在屯墾戍邊、保衛邊疆方面做出巨大犧牲,其中21個單位和181人立功受獎。此外,廣西農墾先後接收部隊轉業官兵5813人,接收水庫和大石山移民16000多人,安置難僑18000多人,這一切都體現著廣西農墾集團一貫的大局觀和擔當品質,也展示著廣西農墾人“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實幹精神。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知青往事:奔赴廣西,屯墾戍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