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喝酒致癌嚇出癌,事情無絕對,拋開概率說定論是耍流氓

喝酒真的會致癌嗎?我竟無言以對。回答會致癌吧,那些天天喝酒卻身體倍棒的人會來吐槽我,回答不會致癌吧,時常會有人拿出各類數據來說事。

太難了,今天有機會,就和大家好好嘮一嘮這件事兒。

首先,喝的是什麼酒?

喝的是白酒、啤酒、黃酒,還是葡萄酒、威士忌、伏特加、清酒?是2000+的飛天茅臺、600+智慧捨得、100+網紅白酒子約,還是門口小超市十塊錢一桶的散裝酒?

多了不敢說,但是有一點可以講,白酒喝茅臺,葡萄酒喝羅曼尼康帝,威士忌喝麥卡倫的馬雲爸爸喝酒的致癌率應該不會比喝散裝酒的老大爺高。

別被喝酒致癌嚇出癌,事情無絕對,拋開概率說定論是耍流氓

馬雲在茅臺

當然了,如果喝的是酒精、香精、糖精勾兌的劣質酒、假酒的話,癌症或許會來的更早些。

其次,喝的多少呢?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毒理專家認為在一定的劑量下幾乎每種物質都是安全的。以肉毒菌為例,這是地球上毒性最強的物質,只需50g這種毒素均勻的分配在全世界範圍內,就足以殺死所有人。但是在非常微量的情況下,它是眾多愛美女士的心頭好,是被安全用於美容的肉毒桿菌。

酒,也不例外。如果不加節制,每天喝到酩酊大醉,那肯定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引發疾病。因酒誤事、酗酒引發暴利事件等,全球各地每時每刻應該也都在發生。而偶爾的適量飲酒,可以作為生活的調節劑,給一成不變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別被喝酒致癌嚇出癌,事情無絕對,拋開概率說定論是耍流氓

理性飲酒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不是一個沒有情感的機器。

致癌因素有很多,遺傳、環境汙染、輻射暴露、病毒感染、缺乏運動、飲食不當、生活方式不合理、心理因素、藥物濫用等,飲酒也被列為其中。但這也只能說明,患癌症的原因很多,或許有喝酒的因素,但不能有“喝酒就會患癌症”的定論。

人在成長過程中,受遺傳和環境的交互影響,會產生不可避免的個體差異。有的人從不吸菸喝酒,早早離去。而有的人,菸酒不斷,長命百歲。個例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很多長壽老人在接受採訪談到長壽秘訣時,會說自己會每天喝一小杯酒,在這方面,80歲高齡的茅臺集團前董事長、國酒大師季克良便是行走的代言人。

別被喝酒致癌嚇出癌,事情無絕對,拋開概率說定論是耍流氓

國酒大師季克良

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總結出與我們常見癌有相關性的致癌風險的因素,而這些也只是為我們更好的健康生活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所規避,但是並不能把它當做一種必然性的結論,謹小慎微的完全拒絕。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而這個有機體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協調、平衡的整體,就像“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當一個人倒下的時候,也絕不是因為一種病症,往往是多種併發症導致身體機能下降。

或許有人會說,就算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喝酒會致癌,但提前規避總比到時後悔好。這個說法看似合理,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幾乎所有事物都存在風險。

哪怕我們可以謹遵醫囑,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飲食清淡,不熬夜,不喝酒不吸菸……但是人體並不是一個沒有情感的機器,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做不到完全按照醫學上界定的健康標準生活。更何況這些研究結論也只是現今所知的,未知的因素何其多,人體這個機器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前面提到,心理問題也被看做致癌因素之一,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不免會產生焦慮的情緒,長期精神處於負面情緒中,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喝酒,是成年人眾多解壓方式中較為常用的一種,心情不好,壓力太大,喊著幾個朋友喝點酒,酒精的作用下讓緊繃的神經得以放鬆,暢所欲言。這時,喝酒反而是一種對身體有正面影響作用的行為。

別被喝酒致癌嚇出癌,事情無絕對,拋開概率說定論是耍流氓

朋友聚會

如果說喝酒真的致癌的話,並且有相關的研究數據能夠論證,可以查出到底是其中什麼元素導致其致癌,相信如果能具體指出某種確定元素,全球各國的酒廠及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會進行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將這種元素分離去除,攻克這個問題。

例如,1943年,Nettleship等人的研究表明,酒中存在的氨基甲酸乙酯(簡稱EC)具有一定的致癌性,Lofroth、Gcjval(1971)在發酵食品中發現了EC,並測定了葡萄酒中EC的含量,如何降低酒中EC含量受到了研究人員的重視。江南大學徐巖、田亞平等教授的研究團隊對酒中內源性指標EC的產生途徑、形成機制、降解方法以及檢測手段等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成功的降低了酒精飲品中EC含量,有效控制酒類飲料品質安全。

風險和不確定性存在於各個方面,儘可能的降低風險是件好事,但如果因為害怕結束,拒絕了所有的開始,那麼,你也就拒絕了人生的無限可能。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