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9到99:中國坦克的炮塔由圓變方

中國的一代坦克到三代坦克之間,承上啟下的是80式坦克,我們習慣性地將80式坦克、80-1式坦克、80-2式坦克這三款坦克為基礎,改進而來的坦克,都劃歸80式坦克家族。

從59到99:中國坦克的炮塔由圓變方


中國一代坦克家族中,清一色的球形炮塔坦克;三代坦克家族中,清一色焊接(包括鑄焊一體)炮塔。中國坦克炮塔從圓到方的進化過程,就是在中國的二代克家族中完成的。時間不等人根據一般規律,二戰以後坦克一般為30年換一代,這30年包括理論預研、樣車研製、服役成熟、改進提高四個階段。對於一些工業基礎強、有技術儲備的國家而言,對於一些部件,如發動機汽缸、懸架擺臂、傳動系統等裝置,可以直接從現有產品中選用或者改進後選用,這樣就極大地縮短了研製週期,使坦克在服役期間的設計理念與當時作戰環境最新要求相適應。這一點做得比較好的是德國豹2坦克的研製工作。

從59到99:中國坦克的炮塔由圓變方


德國豹2坦克的研製工作,從1970年MBT-70坦克下馬開始,經過幾個月短暫的過渡期後,僅用了三年時間,就研製成功了初樣車。同樣的工作,美國M1坦克用了5年、中國99式坦克用了6年半。豹2坦克研製進度如此之快,與豹1坦克後期對於火力、火控系統的探索,以及MBT-70坦克對動力和傳動的技術積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MBT-70坦克是美國和德國獲得坦克設計理念的重要實踐車型所以,坦克的研製既需要獨立自主地進行技術攻關,同時也要注重“邊投入、邊回收”的科研指導思想。99式坦克研製從1984年123工程總師辦成立算起,直至2003年總師辦解散,共經歷了近20年的時間。

從59到99:中國坦克的炮塔由圓變方


雖然研製週期較長,但很多技術卻能夠在車輛正式定型之前應用於當時的現有車輛上,這樣既確保了三代坦克研製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也將新技術與成熟部件相結合,形成綜合性能較好、性能比較先進的新裝備,及時彌補當時急缺的陸軍主戰裝備。三代坦克總師和幾位副總師,照片左起:杜惠昌、傅寶玉、祝榆生、王哲榮圓炮塔與方炮塔的關係96式和99式坦克為何長得如此之像,以至於很多人都把它們當成了“孿生兄弟”,這主要是由於建國50週年大閱兵是兩款坦克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全新設計的坦克炮塔給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其實,96式坦克與99式坦克在設計方面並無太大關係,因為99式坦克是全新設計的主戰坦克,由於新的設計理念賦予它新的性能實現方式,所以被稱為第三代坦克。96式坦克是從69-2、80式、88式、88c式坦克一脈相承的二代坦克,而99式則是祝榆生全新設計的三代坦克。過去生產的坦克都是採用鑄造半球形炮塔,那個時候生產工藝難度與現在比相對較低,只要把模具做好,鋼水倒入模具中後,形成一個頭部厚實、尾部略顯單薄的橢圓形圈,這就是半球形炮塔的塔體。然後在炮塔塔體上下各自焊接上頂板和底板,一個炮塔的外形主體就算做成了。

從59到99:中國坦克的炮塔由圓變方


這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蘇聯坦克炮塔採用的主要生產形式,我國在引進T54坦克,逐漸形成自行生產的59式坦克後,一直到80式坦克家族,都沿用的是這種坦克炮塔。但是這種炮塔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個是空間小,本來尺寸就不大,炮塔內又是圓形的,就像雞蛋殼內部,但是每一個儀表盤、電器部件卻是方形的,尤其是佔坦克成本比重較大的火控系統,雖然激光測距儀可以想辦法安排空間設計,但彈道解算器(沒有故障自檢功能的彈道計算機)卻是個方方正正的鐵盒子,而且像這樣的鐵盒子,在坦克眾多複雜的電氣設備中還有很多,二代坦克是如此,更加強調整車系統自動化的三代坦克更是如此,這麼多的鐵盒子,再加上炮塔中間很大一部分空間被火炮後膛佔據,這麼多部件在狹小的炮塔空間裡怎麼佈置?T54A坦克內部空間已經十分狹小,很難增加複雜的電子設備方形炮塔的改進設計據很多技術人員介紹,由於當時作為基型車的坦克雖然火控系統有些落後,火力也達不到三代坦克的水平,但是整車的底盤部分還是可以滿足使用需要的,這是坦克外貿的基礎。

在這個底盤的基礎上,祝榆生拿出了三代坦克的全套火力系統用在外貿車上,在拿到外貿坦克新方案的時候,大家發現,85-2式主戰坦克的炮塔體、炮塔座圈、火炮、火控系統等都是三代坦克的新部件,因此,科研人員根據祝榆生為外貿車輛提供的三代坦克部件對於車輛總體的要求,對坦克的總體佈局進行重新設計。

從59到99:中國坦克的炮塔由圓變方


85-2坦克率先實踐了焊接炮塔85-2坦克是坦克廠根據外貿要求,在80-2坦克基礎上改進而來,但它並非量產車型,而是一款演示、驗證為主要任務的試驗車型,因此,它的總體設計結構與80-2式坦克並無明顯區別。為了安裝多種新增的電氣設備,炮塔座圈有所增大,在保留球形炮塔外觀的同時,只有炮塔前部為鑄造件,其餘部位大量採用了焊接結構。

為了適應炮塔座圈增大的需求,而且85-2坦克的炮塔主體、炮塔座圈、火控、火炮等部件均為全新研製,所以戰鬥室內設備佈局較80-2式坦克做了比較大的調整。雖然85-2坦克當時選用的是105毫米加農炮,但是炮塔在設計過程中,已經預留出了未來換裝更大口徑火炮的升級空間。

炮塔內部有3名成員,車長與車長同在火炮左側,車長座椅上方炮塔頂部焊接有指揮塔;炮長位於車長前方靠下位置。由於85-2坦克沒有自動裝彈機,裝填手位置在火炮右側。這才有了坦克廠在80-2式坦克基礎上開發出了85-2式主戰坦克,讓我們看到了這款炮塔看上去當時有些“離經叛道”,後來卻又能引領發展的外形。

從59到99:中國坦克的炮塔由圓變方


三代坦克的很多部件在外貿車上首先得到了運用,而部件運用的成功經驗,又反作用於三代坦克各個零部件的可靠性提高和性能改進設計上,直接促進了三代坦克的成功幾率。可以這樣說,從85-2坦克開始,中國坦工業開啟了自用與外貿的新篇章;中國坦克工業能夠在與世界坦克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的基礎上,研製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99式坦克、能夠在99式坦克基礎上,改造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99A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