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之下,平凡的世界


病毒肆虐,也不能上一线抗战疫情,只能宅,只能看,看中央电视台在中午的新闻结束之后,就开始播放一个很老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主角孙少安是演员王雷去扮演的,他和原著中的孙少安,从气质还有角色的综合体验感上特别不一样,还算比较入戏,估计导演故意安排了这种变化,带了一股痞子和混不吝的感觉,爱咋咋地的气势,也能够反映出一种原始萌动的生命力力量。

咋办?太穷了。

孙少平,孙玉厚,孙玉亭这些角色塑造的和原著的区别不大,只有孙少安显得稍微有点儿格格不入。

田润叶田润生都非常好,演员的拿捏和原著之间的差别几乎是零。

基本按照原著的标签化进行,纯洁的不行(田润叶),理想化的不行(孙少平),忍辱负重高尚的不行(孙少安,孙玉厚)

有烟火气儿的,王满银,孙玉亭,金俊斌的老婆,田福堂,田润生等等。

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各种各样的评价非常多,最有意思的是隐约的男权意淫主义,比如孙少安、孙少平的追求者都是纯洁无瑕的多金美少女,有知识,有相貌,有背景,妥妥的白富美,实在不行就安排个山西女子,也是漂亮泼辣家里有醋厂,无偿倒贴。

这跟琼瑶的小说正好鲜明对反,老阿姨玩儿的是隐约的女权意淫主义,天生刺挠儿,就想找个精神强大五官俊美的爷们儿解痒痒,琼瑶笔下的美少女们总是盼着白马王子高大英俊,深夜乘着雾色款款而来,爹妈必是八代富商富可敌国富得流油,典型的高富帅妄想症。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典型的农村山里娃,能活着长大就不错,跟台湾宝岛的琼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世界不同,人生观就不同。

自然,和高晓松那种家庭出身的生命境遇更是完全不同。高晓松的嘴里面儿不是北京四中,就是他的大舅啊,或者是他的外婆呀,或者是他的外公啊,什么北航学院的缔造者,深圳大学的筹办者,或者清华某个系的系主任等等,再不齐就玩儿命的拿《同桌的你》开练,不设下限。

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履历,生存轨迹所接触的外界事物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的一道化学题,你去问你的亲戚吧,恰好你这个亲戚是某个大学的某个系主任。而换一种情况就是你的某个亲戚或者所有的亲戚顶大的学问,就是上过一点儿小学,这怎么有可比性呢?

你看高晓松每次叨逼叨的时候,就跟哈利波特第一部里面,马尔福出现的台词一样:我是马尔福,高贵的马尔福...

好了,我们接着说《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和田福军哥两个,与孙玉厚孙玉亭哥两个,是两个非常隐蔽的人物发展脉络。

田福堂所代表的,就是那个年代所谓的城里人或者叫乡村官僚,因为他的弟弟已经去城里面做官了。这就形成了一种小小的优越感,直接导致他根本就看不上孙少安,所以绝对不允许孙少安和田润叶结婚。用尽所有力量把他们给分开,导致两个人都很痛苦。

甚至孙少安发家致富了,田福堂还是说不后悔,泥腿子就是泥腿子,和城里人儿咋能一样了?!

这是路遥特意给安排的一种人格命运。因为路遥描写的就是自己生命经历里的一段儿,瞎编出不了这种精彩,恨得牙根儿痒痒,也给后面的剧情埋下伏笔。

孙少安的一些同学,家里面是当官儿的,或者是比较有钱的那种,最后混的都不如孙少安好,也是路遥在作品里面给做的一个小小的报复。

路遥的综合性格之一就是孙少安,另外一条线就是孙少平。

孙少平在上高中时候的窘迫穷困,完全就是路遥自己生命某个阶段的另一写照。孙少平也遇到了顾养民和郝红梅那种很奇异的小小压迫感(孙少安也有这种压迫感,但是润叶喜欢,神奇)。

孙少平这种压迫感紧接着就和田晓霞发生莫名的关系,田晓霞已经成为那个年代上部分阶层的优秀代表,可以理解成精神层次的白富美,纯粹而精致。而恰恰那个纯粹的灵魂却喜欢同样纯粹的孙少平(尽量不神奇)。高朗虽然更高,角色安排却更加边缘,连绿叶都算不上,作品里的主角儿,不是权贵说了算,是我(路遥)说了算。

(我是路遥,所以我要爽)。

这个代表了路遥综合性格中的另外一部分,路遥一直想冲破乡村与城市二元论之间的藩篱。可惜他还是给田晓霞的命运在一场灾难中画上了句号,让孙少平不得不转向一种更为踏实却充满宿命感的一种归宿。这也是路遥40几年生命中对某种理想对某种渴望真实性的幻灭。

虽然时代的潮流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前进,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因为时代的变化,发生着翻江倒海般的改动,可是整体社会无意识的爆发性突破口,却在《平凡的世界》这部书里找到了自我,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彷徨而勇猛,用崔健的话说,就是“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却没有使出的地方”。

那就去看《平凡的世界》,那里有一堆“我”,一堆“力量”。

路遥在书写的过程中淋漓尽致的报了仇。让心里面觉得痛快了,可是年轻时候所拥有的那种躁动,以及懵懵懂懂爱情的那种憧憬却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作品中的代表,站在城市那一边的,无论是田福军还是顾养民,还是追求过田晓霞的高朗,无不以失败告终。田福堂的两个孩子在自己干扰之下婚姻都不是特别的理想,起码都不是田福堂所想要的,甚至都有点儿支离破碎的感觉。

路遥用这样的人物塑造来报复一下作品刚开始时候田富堂所具备的那种优越感,也许那个时候的飞扬跋扈就是做了某种巧妙的铺垫吧。

而田福军在自己工作中不断地调整思想,也不断地得到升迁,但是他唯一的女儿却在一次灾难性洪水报道中遇难,自己的老婆也因受贿被自己亲自举报送进去了,纯洁无瑕是有基因的。

路遥真轴,给安排了这么对儿父女角色,纯洁而孤独的生,纯洁而无声的死。

田润叶的对象向前,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一个小小的纨绔子弟,就是不让他得到田润叶,而是不断的折磨他,最后让他失去一条腿,然后以一种残缺的方式来重新拥抱生活。

田润生出场的时候就不断的帮助孙少平。田润生可以说是乡村的纨绔子弟,路遥给他安排的命运是耳朵聋了。对于爱情和事业的安排,也非常符合田润生的性格,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一个有什么理想,有什么追求的人,也就随便给他糊弄糊弄,把郝红梅给他安排上了。

郝红梅是地主家庭出身,是田润生的父亲田福堂最讨厌的人之一。这种戏剧化的矛盾存在的确也是路遥的神来之笔,有点小小故意的。

命运捉弄人嘛。

孙少安的姐姐是一个真正找到了自己爱情归属的人。虽然罐子村的那个女婿王满银。自己是无赖,父亲是无赖,爷爷也是无赖,但是孙少安的姐姐就喜欢就要这个感觉的,烟火气儿十足,而且儿女双全。

就像张爱玲喜欢胡兰成,懂了吧。

虽然时不时的这个王满银臭无赖老是消失上一段时间,但最终也踏踏实实的在孙少安的工厂里面干活谋生过日子了,别小看这个角色,王满银和孙玉亭,是作品中极少刻画的极其成功的两个人,不是榜样,也不是标准,更不是楷模。

楷模是谁,孙少安,田福军,嗯,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几个。

而田润叶则是生生的把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不自由抛弃,必须服从自己父亲的意志,去和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人结婚生活,年轻的生命在岁月中不停地操磨,痛苦终日,是女神,就得坚守。

最终也只能无奈接受一个瘸了腿的向前凑合着一起过。这某一种程度上也是女性宿命的表现手法之一。

路遥虽然用了很多笔墨来让大家觉得田润叶已经接受了这种现实,并且觉得自己幸福了,但实际上这种安排,很无力很苍白,连他自己都骗不过。

路遥有时候骗自己,下手狠辣。

孙少安一直是一种倔强的存在,他代表着强大而倔强的生命力,百折不挠,宁折不弯,坚贞不屈,勇往向前。孙家在双水村只是小小的门户,没什么背景,也没什么特殊能量,只能靠着孙少安的勇气聪明才智和杰出的人际交际能力来获得村民的认可。

青梅竹马的爱情被践踏,但是命运对他也不薄,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山西女人,无偿倒贴还带嫁妆,相亲相爱也算是比翼双飞。老天爷虽然给他关上了一扇门,但是却给他打开了一扇窗。这样的安排得羡慕死多少现在的年轻人?

原来的年轻人也羡慕!

毕竟,对这个主角儿的安排,前半部分已经够痛苦的了,后半部分还是给他一点儿小小的甘甜吧。而且路遥这个善良的人在孙少安角色的塑造中,给他安排上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慈悲之心。

要是致富绝对不能是自己一个人一家人致富,而是带着父老乡亲一起致富,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这种美德在《平凡的世界》中,那么多人物里,只有在孙少安一个人的性格中出现。其他人即使有也是若隐若无。

孙少平除了有他哥哥孙少安一样的坚强勇敢之外,又多了一份细腻敏感,稍微一点儿小小的细节就会刺激他,让他发怒,让他不安。

这种敏感的性格塑造也能够让他展现出更多对这个世界的反应,从而安排更多的人物出现在他的身边,无论是好人,坏人痞子,操蛋的工头,还是善良的矿工嫂子。脉络展开会更顺畅,宽广,可惜电视剧对他的着墨删减太多,路遥地下有知,肯定不干,因为,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戴玉强 - 你是这样的人

最终孙少安和田润叶没有任何结果,孙少安的心中,直到最后隐隐的还是暗藏着对田润叶的爱,无法割舍。而田润叶(就是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佟丽娅扮演的),在作品的下半个段落,路遥只是非常潦草的,给了一个较圆满的结果。

但是,孙少安作为一个注定要在农村发展自己的事业的人,和田润叶最终要在城里面工作生活的人之间,设定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铁墙,他们最终还是没有走在一起。

这一点可以对比他的无赖姐夫。那个无赖,还曾经不顾一切条条框框,把一个戴着白框子眼镜儿的女人明目张胆的带回自己家里,比较孙子,比较结实的挨了几顿打,发现自己还是舍不得被假耗子药放倒的媳妇儿。

另一边孙少平和田晓霞马上就要进入属于自己的幸福境地,却不断地遭受命运的折磨。高朗的出现是一个小小的铺垫,当大家觉得一切终于可以顺理成章之后,当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坚硬的隔阂真正要被破碎、要打开的时候,一场灾难夺取了田晓霞的生命。

孙少平最终娶了去世的师傅的妻子,在那个遥远而黑乎乎的煤矿里面,继续自己的人生,路遥甚至假定这就是他非凡的命运,神一般的安排。

我感觉路遥的心很痛。

孙家所代表的乡村生命与田家所代表的城市生命,在将近百万字的作品里到最后也没有能走到一起。

乡村与城市的二元论一直存在,纠缠相互,彼此依赖难以割舍又矛盾重重,一直到今天。而乡村与城市的矛盾摩擦,剪不断理还乱的这种情感只要依旧存在,那么《平凡的世界》就永远有魅力。

琼瑶的,和路遥的,都是摇啊摇,摇的手法和出发点都不同,不知道金庸怎么看。

金庸最爱鹿鼎记,说明金庸最终落入荒诞论,伟大的韦大人从不关心自己的爹是谁,他关心的是要自己成为很多人的爹,要找很多女人,赚钱如骗钱,不,骗钱如赚钱,多多益善,还得是C位,真特么实在。就像鼠疫中说的:对,要说实话,干实事,很多事就会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