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作為一個人,你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其次是對自己身邊的人(妻兒,家人,朋友)負責。

你明明可以在其他地方有更好的職業發展你不去,是為不智;


明明可以在其他地方掙更多錢請兄弟們吃飯你不幹,是為不義;


明明可以有更好的福利改善家庭條件你拒絕,是為不仁。

此等不仁不義不智之徒,說對企業負責,我是不相信的。

調侃得狠了些,因為不希望題主成為當年的我。

當年的我,可是非常有原則的(不仁不義不智):

1)

怎麼能在職求職呢?這不是三心二意職場綠茶婊?;

2)當月沒做滿一個月,薪水就不該要;

3)公司艱難,我要共赴難關,沒漲薪很正常;


4)我不能走,我走了老闆就孤軍奮戰了……


現在想想,真是自己感動自己,做一個道德帝,並沒有感化老闆,反而讓老闆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1

職場人對誰負責?

有人會說,在職場要對老闆/上級/公司負責。


嗯,想多了


首先,職場人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職業前途負責。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在未來X年,你希望在什麼崗位上,做什麼類型的工作,影響一批怎樣的人群

企業也有自己的發展目標。

如果企業和職場人的目標恰好一致,那是萬幸,有著一致的目標,雙方都能從合作中有所收穫。


然而,職場人的發展目標和企業的發展目標,不可能總是一致的。


這個時候,我們揮手告別老東家,道一聲珍重,去尋找我們自己未來的職業夢,再正常不過了。


相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需要變革,需要辭退你,難道你認為企業會有猶豫嗎?

在我看來,企業如果能按照勞動法規定合理補償,並道一聲“珍重”足矣。如果再貼心一點,補一句,不是你不夠好,是我們發展方向有變化,感謝你多年來的服務,就夠了。

其次,職場人要對身邊的人負責,對配偶負責,對子女負責,對父母負責。

照顧好家人,是每一個人的職責。為了實現所謂的宏偉的職業目標,不惜犧牲身邊家人朋友利益的,我都會投去無奈的眼神。


很多人意識不到:美滿的家庭,也是職場成功的一個標誌。


其實已經有企業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了,在提供福利保留人才時,不少企業都開始為員工子女,配偶甚至父母提供福利和健康保障。最有名的莫過於星巴克去年推出的父母保險福利了。

然後,才是對企業負責,而對企業負責,也不意味著拿完年終獎不能跳槽,企業發展我就得無條件996加班……

企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你清楚嗎?


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2

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是什麼

大家可以去看看招聘網站上那些JD,對於候選人的要求很詳細,具體做哪些工作,負責什麼業務,管理多大的團隊,都在招聘啟事上。

問:有沒有說加入我司拿完年終獎不能跳槽?

對於企業來說,對員工的要求只有一個: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得起企業付給你的薪水。

很多企業把Integrity放在企業價值觀裡,翻譯過來,是誠信,是正直。何為正直,自然是自己的工作按質按量按時完成,是工作遇到問題坦誠溝通,是職責範圍內義不容辭。


以下這些都是SB老闆和自虐員工自己腦補出來的:

不能拿完年終獎跳槽;


不能漲完薪水跳槽;


不能在職看機會;


公司困難,員工得接受低薪沒漲薪;


公司要發展,員工得無條件996奮鬥;


……


出來打工,如果你不是演藝圈的,那麼最好多給自己爭取加薪,別給自己加戲。


你在崗位上完成任務,工作幹得精彩,是對公司最大的報答和厚道;你尸位素餐,出工不出力,然後還宣揚我對公司忠心耿耿,公司心裡其實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講的是裁撤事業編制的公路收費人員,補償金都給了,一大姐還在鬧,撂下一句:我的青春都獻給收費了,除了收費啥都不會,以後也學不會。


好好的勞資關係,她非把企業當爹媽,爹媽養我是應該的……


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3

先講利益

再講感情

作為員工,你擔心年終獎發了之後跳槽,不夠厚道。


那麼,當你遇到企業在發年終獎之前把你給裁掉時,還不得崩潰了?

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


勞動法規定,裁員,企業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辭職同樣是一個月。


真的關係好,辭職也能一起涮羊肉啊。

真的關係好,我走前還給企業推薦其他朋友來。


這是正常的勞資關係,先講利益,再講感情。

如果你把這關係升級為親人關係,或者朋友關係,那是你自己戲精。

如果是企業反過來,先講感情(動不動搞“We are伐木累,家人共進退”文化),職場人要提高警惕,先講了感情,之後利益就很難開口了,而感情本身也維繫不下去,本來就不是一家人嘛,你爺爺過世的時候,你老闆來守靈嗎?


對於宣揚一家人文化的企業,我倒是饒有興趣的想知道這公司是不是永不裁員?畢竟你成績再差賺錢再少,爸媽總不會扔給你一紙協議,打兩個月飯錢,就和你斷絕親子關係吧。

企業有這個想法雖然是不錯,但具體的動作還是要先講利益,再講感情。

比方說:兩種說法,員工更容易接受哪種?

1)公司晚上加班搞團建,加班費批不下來,但爭取到明天上午放假調休;

2)我們公司都是一家人,一起晚(加)上(班)聚(團)餐(建)。

第一種雖說是冷了點,但利益先談到了,員工看這一波不太虧,那就去吧。


第二種雖然感情上升華得緊,但免不了有員工冷笑:忽悠誰呢?這不是變相加班嗎?


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4

總結一下


是勞資關係,就講勞資關係。

企業和員工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舔著臉往“伐木累”上去蹭。

員工這麼做的後果是,一旦企業講起勞資關係,員工自個的價值觀就崩塌了;


企業這麼做的後果是,看過《鹿鼎記》裡的神龍教嗎?教眾嘴上忠心耿耿,但危機臨頭,各個反水造反給教主戴綠帽子。


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