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掌舵人是印度人?

據統計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最多,高達129家,美國有121家,而印度只有7家。但印度人擔任CEO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卻佔了3成。

也就是說大約有150家世界五百強公司聘請了印度人擔任公司掌舵人。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Adobe等全球知名企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為什麼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掌舵人是印度人?

世界五百強企業中30%的掌舵人是印度人,這和印度人的特點也很大關係。

一、英語優勢

印度曾長期被英國殖民,英語普及率高,大學教育也是英語為主。在近年來莫迪政府為了凝聚印度人民族自豪感,推廣印度語之前,英語是官方語言。

雖然印度人的英語講得咖喱味十足,在中國人看來很難聽懂,但印度人自己卻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把英語幾乎看成母語。在與歐美白人相處時,印度人在語言上非常自信。

二、文化上融入西方世界

在文化上也同樣,印度主流社會都融入了西方世界中。不像中國人在歐美,即便再成功,也很難融入主流社會,唐人街在世界各地都是一種獨特的現象,華人大都還保留著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

而印度社會的高種姓人群,其實本來就是古代征服印度半島的歐洲雅利安人。如果說歐美白人看待中日韓為亞裔,看待印度人則和白人沒有差別。

為什麼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掌舵人是印度人?

三、印度人的包容性

印度文化的包容性也有很大關係。印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種姓、民族、語言、文化、宗教,處處都體現了極致的複雜。

在這樣的社會中出來的精英,往往包容性特別好,能與全國各地的人無障礙溝通。世界五百強企業都是世界範圍內跨國經營,印度人的包容性正好適合掌舵這樣的企業。

四、印度人的性格:樂觀、自信、善於交際、能歌善舞

我們在寶萊塢電影中也能看到,印度人大多數樂觀、自信的,善於交際,能歌善舞。這樣的性格特點很容易得到同事們的認可,成為企業管理者。

而中國人在歐美企業裡,大多是工程師,很少擔任高管,即使出任高管,也大多仍然負責技術性的部門。幾乎沒有中國人擔任過歐美世界五百強的CEO。

為什麼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掌舵人是印度人?

五、印度人的抱團現象

一箇中國人進入歐美企業,很少會推薦或者幫助其他中國人進去。中國人大多會避嫌或者害怕同胞同自己競爭。

但印度人不同,一個印度人進入一家歐美企業,很快就會拉很多印度人一起進去。歐美企業裡,現在從上到下都充斥著印度人。印度人從不避諱拉幫結派。

六、極限競爭下類似清北學生的超級精英群體

我們都知道國內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很優秀,他們大多都會去美國繼續讀書,畢業後也會首選留在美國。

印度也和中國一樣,人口超過十三億,對於底層窮人來說,讀書是改變命運唯一的希望,出生即陷入極限競爭狀態。印度的高等教育競爭非常慘烈,能夠進入印度理工學院的學生絕不會比清華北大的學生差。

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這麼說,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個教授問一個印度學生,為什麼不去印度理工學院讀書,這個印度學生誠實地說,自己考不上印度理工學院,才到麻省理工學院來的。

為什麼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掌舵人是印度人?

印度理工學院的學生也和中國的清華大學學生一樣,大部分一畢業就到美國名校繼續深造,然後留在美國。而這些世界五百強印度裔CEO裡大多也都是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的精英們。

區別是中國的清華北大精英們在美國基本還是從事技術工作,很少成為高層管理者,更做不到CEO的位置。但印度人卻大量地成為了美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CEO。

據2018年統計,中國大學生在美留學人數為35萬人,佔國際學生的比例為32.5%,位居第一,第二名是印度(17.3%)。但印度人在美國社會明顯比中國人更加成功,更值得關注的是,印度裔CEO們大多出身印度普通家庭。

七、美國孩子不喜歡讀理工科

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真正喜歡讀理工科的人都並不多,因為這些專業真的很考驗智商也很累。中國大學裡理工科專業學生還很多,是因為當年學習蘇聯的傳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中國人窮怕了,所以家長還是儘量讓聰明的學生去讀理工科。但歐美不一樣,富裕了很多代了,家長不會去強迫孩子學什麼,專業完全由孩子興趣決定。美國的孩子很少讀理工科的。傳統上真正的貴族、精英家庭孩子也都會首選法學院。

這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歐美大學裡理工科專業學生,尤其是研究生階段後,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和印度這種生存hard模式國家的學生。

所以在美國企業工程師裡,中國和印度人的比例很高。這一點硅谷最為明顯。二十多年前的硅谷,中國人和印度人各佔30%左右,有些部門中國人還多一點。現在印度人可能佔到60%以上,中國人20%出頭。

近十年來在美國創業的科技人才中,將近30%的企業擁有一名印度創始人,而在硅谷的科技創業公司中,有將近16%的公司是印度人創立的。

印度龐大的人口,和慘烈的高等教育競爭,培養出了很多精英。但印度本土經濟規模有限,內外部仍有很多制約經濟起飛的因素,還不能像中國這樣能吸引海外精英大規模迴流,印度裔CEO的傳奇既是印度的驕傲,也折射出印度人才流失的悲哀。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關注財經事件與產業經濟發展。公眾號:“產業經濟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