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有哪些名著?

掐椒還是手工的香1


答:六十年代名著很多,最有名的著作就是毛澤東選集一到四卷,最有名的小說作家是浩然,《西沙兒女》,馮德英的《苦菜花》,賽士理的《三進山城》,還有《紅巖》,《野火春風斗古城》巜紅日》,《鐵道游擊隊》,《敵後武工隊》,《金光大道》,《豔陽天》等等許多紅色經典名著,這些小說我青年時代都看過,基本上都拍成了電影。


老頭156934080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文化領域的大革命時期。

對於文學作品還是有真正的長篇大作的。

對文化領域衝擊非常大,對批判"三家村黑店"開始,文化大革命接著到來,這一時期的小說類型屬於斷層代。

我讀過浩然的以農村為題材創作的農村小說,是六十年代最火的小說,長篇鉅著吧!

他的作品描寫中國農村的人文歷史風貌、塑造了一糸列富有鄉土氣息的及時代特徵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他的作品影響和感染著那個時代的讀者,現在讀來仍然有趣。其作品《豔陽天》、《金光大道》、後來還被改編為電影等等,可以說家喻戶曉!

《豔陽天》是浩然最好的一部長篇小說!

最能顯示浩然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初期創作風格和藝術成就的代表作。

這部小說描寫了北京京郊東山塢農業生合作社麥收時節前後發生的一系列矛盾和衝突,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展現在人們眼前,生動傳神!

《金光大道》屬於七十年代發表的作品,不再要說的範圍。

還有鍾羽飛描寫戰爭年代的《遼瀋戰役》

王樹增的巜解放戰爭》

劉統的《東北解放戰爭紀實》

我記得六十年代還讀過的巜小城春秋》高雲覽、楊沫的《青春之歌》(文化大革命受到批判:大毒草)、梁斌的巜紅旗譜》、曲波的《林海雪原》

文化大革命中最火的《紅巖》羅廣斌、楊益言箸!

還有柳青的《創業史》、周立波《山鄉鉅變》等

以上大都是六十年代的作品吧!


旭翔雙桂


毛主席那個時代是文藝百花齊放的年代:長篇小說《金光大道》、《豔陽天》、《青春之歌》、《紅旗譜》、《上海的早晨》、《紅巖》、《創業史》、《歐陽海之歌》……散文大家輩出,艾青、郭沫若、賀敬之、郭小川、田間等人的詩作,電影《英雄兒女》、《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冰山上的來客》、《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歌劇《白毛女》、《劉三姐》、《洪湖赤衛隊》、《五朵金花》……大型歌舞《東方紅》,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京劇八個革命樣板戲……歌曲:《東方紅》、《歌唱祖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翻身農奴把歌唱》、《咱們工人有力量》、《社會主義好》……兒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讓我們蕩起雙槳》、《一分錢》、《小松樹》、《我愛北京天安門》、《我們是公社的小社員》……還有,還有,說不盡。這些作品都是精品,經典!


黃詩祥676


作為“十七年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六十年代的名著很多,主要的包括:

首先,按照“七十年七十部經典作品”的幾部重要作品,有浩然的《豔陽天》(全三卷),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羅廣斌楊益言的《紅巖》,周立波的《上海的早晨》(一、二卷)等。

另外,還有梁斌的《紅旗譜》第二部《播火記》,《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橋隆飆》,《平原槍聲》作者李曉明韓安慶的《破曉記》,《野火春風斗古城》作者李英儒的《戰鬥在滹沱河上》

此外,還有歐陽山的《一代風流》的第一部《三家巷》和第二部《苦鬥》,陳登科的《風雷》,李建彤的《劉志丹》,李六如的《六十年的變遷》,瑪拉沁夫的《在茫茫的草原上》,金敬邁的《歐陽海之歌》,孫景潤的《糧食的故事》(再時叫《難忘的戰鬥》,後來拍成同名電影),柯崗的《逐鹿中原》等等……


如義齋人


回答

六十年代初,在毛主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指引下,文藝為廣大工農兵服務,我國文學界井噴式發展,不少作家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駐點採風,與廣大民眾同吃同喝同勞動,體驗生活,寫了很多優秀名著,如:梁斌的《紅旗譜》,周立波的《山鄉鉅變》,吳強的《紅日》,曲波的《林海雪原》,趙樹理的《三里灣》浩然的《金光大道》,巜豔陽天》、還有張揚的《第二次握手》,巜較量》等名著。

66年文革十年期間,中國文學幾乎停滯不前。




火楓一葉


若問六十年代有哪些名著,就不能不提到五十年代,因為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後文學創作的高峰期,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出自那個時期,並且流傳至今,被世人喜愛和收藏。五十年代出名的小說有楊沫著《青春之歌》、馮德英著《苦菜花》。六十年代的好作品最多,如曲波著《林海雪原》《橋隆飆》、浩然著《豔陽天》《金光大道》、梁斌著《紅旗譜》《播火記》、羅廣斌、楊益言著《紅巖》、吳強著《紅日》、柳青著《創業史》、周立波著《山鄉鉅變》、趙樹理著《三里灣》、李英儒著《野火春風斗古城》、馮志著《敵後武工隊》、劉知俠著《鐵道游擊隊》等等,另外,還有好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再逐一列出。那個時代無論是小說、詩歌,還是歌曲、電影,在今天看來,都是精品。


閒客193223645


太多了吧,憑記憶說一下~

五十年代~

《呂梁英雄傳》

《紅軍不怕遠征難》

……,

六十年代名著,

《敵後武工隊》

《紅旗譜》

《林海雪原》

《歐陽海》

《紅巖》

……,

七十年代~

《閃閃的紅星》

《戰火中的青春》

《金光大道》

《豔陽天》

《連心鎖》

……!


猛禽950


我是文子心語,來回答問題。

相比較中國文學新時期的文學作品來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作品,還是比較少。但也有若干部較有影響的作品:

《紅巖》(1963年)

作者是羅廣斌,楊益言。這兩位作者在全國解放前夕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了監獄,他們親身經歷了“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裡的非人生活,也親自的參加了獄中的革命鬥爭。《紅巖》是一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優秀作品。當時在青少年當中影響頗大。

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1963年),是當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作品。《李自成》計劃寫五卷,第一卷1963年出版。第二捲到1977年才出版。

《李自成》描寫了農民戰爭波瀾壯闊,色彩繽紛的歷史畫卷。規模宏大、人物眾多,也是一部優秀的農民戰爭歷史小說。

《播火記》(1963年)

作者:梁斌。作為《紅旗譜》的續集,它和《紅旗譜》一樣,是當代文學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威武雄壯、絢麗多彩的描寫農民革命鬥爭的歷史畫卷。在當時的讀者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長篇小說《豔陽天》(1965年)是當代作家浩然的作品。這部小說描寫的是1957年北京郊區農業合作社的故事。在當時反響比較大。

《歐陽海之歌》(1965年),當代作家金敬邁的作品。這部軍事題材的小說當時也挺紅,不但看過原著,也聽過連續廣播《歐陽海之歌》。

詩歌:

《甘蔗林—青沙帳》(1962年),是著名詩人郭小川的詩作。

《甘蔗林—青紗帳》,《青紗帳—甘蔗林》是兩首姊妹抒情詩,主要表現了1960年到1962年我國人民所經歷的艱苦的不平凡的時代。

《趕車傳》,著名作詩人田間的作品。《趕車傳》一共是七部,第一步發表在1946年,從1959年到1961年陸續發表了後六部。

《趕車傳》是一部富有革命浪漫主義特點的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長詩。

長篇敘事長詩《阿詩瑪》(1960年)

這部電影是雲南文工團1954年收集整理,1960年由中國作協昆明分會集體整理的。這部作品富有民族色彩,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精神,豐富了我國多民族的文學寶庫。後來被改編成電影搬上了銀幕。

《劉三姐》(1960年),劉三姐是由是根據民間傳說創作的,後來又改編班上銀幕,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家喻戶曉。無論從思想性、藝術性來說,都是一部優秀作品。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筆者剛上中學,正是對書籍如飢似渴的年齡。剛好學校有一個圖書館。記憶力好,又喜歡摘抄閱讀筆記,至今家中還留存了二本。今天剛好發現有這個問答,便認真整理了一下。畢竟半個世紀過去了。難免有遺漏和錯誤之處。


文子心語


那時有也四大名著,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


好人好報hrhb0982


推薦幾個啊,第一,德里納河上的橋。第二,憤怒的葡萄。第三,航海日誌。第四,靜靜的頓河。第五,逃亡與蛻變(詩集)。第六,行為之書。第七,蒼蠅。第八,玉米人。第九,雪國.千紙鶴.古都。第十,等待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