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温州有一个称号叫“中国的耶路撒冷”,据说从信仰基督教(包括新教与天主教)人数的百分比来看,温州是全国比例最高的。这个数字其实是没法准确统计的,只能做抽样调查,目前教内和学界都比较认可的说法来自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项社会调查,它认为温州基督教徒的人数占到总人口的七分之一,约14%。

温州信仰基督教的比例为何如此之高?那还得从一个叫苏慧廉的英国传教士说起。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苏慧廉(William.Edward.Soothill),原名威廉·爱德华·苏西尔)

1882年,即清光绪八年,此时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已有42年。21岁的英国传教士威廉·爱德华·苏西尔从英国漂洋过海登陆温州,他给自己取得中文名叫:苏慧廉,并从此开启了他在中国的历史使命。虽然15年前英国传教士曹雅直第一次把基督教带到了温州,但那时的中国社会对西方人及其宗教都还相当地抵制,甚至传言洋人会挖小孩的心肝做药,导致这位首次将基督教带到温州的英国传教士在温州的两年传教生涯并不顺利,此后便去了宁波和恋人结婚。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第一位来温州的西方传教士曹雅直夫妇)

苏慧廉来到温州时,时代已经发生了些许的变化。此时中英已经签署《烟台条约》,温州被列为新增的通商口岸,后来还在温州江心屿建了领事馆,传教士基本能够受到政府保护。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位于江心屿的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尽管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而且接触的是难懂的温州方言,但苏慧廉确实是个语言天才,半年时间就学会了温州话,而且采用先辈传教士利玛窦的方法,编了一套“用拉丁字拼音代替汉字”的瓯音拼音,把《圣经》翻译成温州老百姓一听就能明白的“土话”。这种发明创造对当时识字率还很低的温州社会来说影响很大,等于是开展了一场识字普及运动。

那时候的西方国家入侵东亚其实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强迫通商,二是为了传教。你看现在的美国,动不动就拿美式民主、人权的标准去攻击他国,把中东搞得一塌糊涂。不像那时的传教士,还真是怀着一颗拯救世界的情怀去世界各地传教。

英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前都还是日不落帝国,所以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大多是英国人。中国人长期信奉佛教和道教,让他们接受不拜祖先拜上帝的基督教是很难的。那怎么办呢?传教士很聪明,他们会拿出最擅长也最有效两个方法,搞医疗、办教育。前者医治身体,后者医治心灵。中国最权威的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前身就是教堂医院。你看直到现在,医生和老师都还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清末的教会学校)

苏慧廉在温州也大搞医疗和教育,那时的传教士都会接受一点医学常识的教育,来中国也会携带阿司匹林、金鸡纳霜之类的常用西药,这些药物对治疗流感、疟疾特别有效,中医根本达不到这个效果。于是苏慧廉首先在温州行医,发烧咳嗽来找他看病很快就能治愈,而且还免费,温州人称他是神医,也对他非常感激。每次病人对他表达感谢时,他都会说:是上帝派我来把你治好的。虽然温州人一开始也不知道上帝是什么,病人拿号候诊时会有人讲道,带他们一起唱赞美诗,中国人的想法很朴素,既然免费那就得认真听,听完了多少有点概念,再加上病还治好了,那个时代很多中国人就这样走上了信仰之路。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如今的城西教堂遗址依然还在)

后来,苏慧廉在温州建起了一座教堂,叫城西教堂,这座教堂今天还在。教堂除了布道外,派到这来的传教士还承担起行医的职能,没几年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人满为患。于是苏慧廉干脆筹办起温州第一家西式医院,定理医院。后来定理医院也不够用,他又建了一所规模更大的医院,白累德医院。这所医院培养出了温州第一代西医,建国后,白累德医院改名为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它都是浙南地区最好的医院,如今还在运营。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1906年的城西教堂)

医治的病人越多,信任苏慧廉和教堂的人也就越多,大量的温州人开始相信是上帝造福了他们,便逐渐信奉基督教。而在办医院的同时,苏慧廉也着手大办教育。不得不承认,苏慧廉的确是个天才,他不仅温州话学得快,在温州没几年就掌握了中文,并能读懂论语,居然还曾在康乐坊传授论语和圣经。他是一个天生的教育家,1897年,他创立了温州第一家新式学堂,取名为:艺文学堂。苏慧廉的机遇也非常好,这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这场战争的惨败让整个中国被巨大的耻辱感笼罩,政府开始全盘西化,举国维新,废科举,兴学堂,确实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各地教会学校作为西学的传播者,由此迎来第一次发展良机。和当时各地兴起的学堂一样,苏慧廉在学堂设立班级,分科教学,星期天放假,这些管理方法沿用至今。而新式学堂也为基督教在温州的传播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坚定的信仰者,这也是基督教在温州一些知识分子家庭代代相传的重要原因。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1906年的白累德医院是温州城区的地标性建筑)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温州第一所西式学校:艺文学堂)

1906年,在温州工作生活了25年的苏慧廉应邀北上太原,担任山西大学堂的总教务,相当于校长。此时,他出版了《儒释道三教》一书,还把《论语》翻译成了英文版,后来保存在英国牛津大学。

1911年,清朝灭亡。苏慧廉希望在新时代的中国筹办“华中大学”,便离华返英筹款。不料回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计划中断,此后便一直留在英国。后来,他做了英国牛津大学的汉学教授,还翻译了佛教经典《妙法莲花经》,并撰写了《中国佛教术语词典》。

苏慧廉回英国后,他的女儿谢福芸留在中国,几年后创办了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这所女子中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中国女性,其中最有名的学生叫:林徽因。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近代才女林徽因)

对于近代温州而言,苏慧廉的出现确实给温州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改变,他将西医系统地引入温州,让温州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基地;他在温州首创新式教育,让温州人较早地系统性地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教育。苏慧廉还无意中对中国的语言学做了重要贡献,他在温州用罗马字母拼写土语,促成了温州识字教育中首次使用拼音方法。而他的这些成就,也奠定了基督教在温州的信众基础,直到现在温州人信仰基督教的比例依然居全国首位。

后来,一位叫沈迦的温州媒体人根据他的事迹写就了《寻找·苏慧廉》一书,并翻译成英文,英文书名叫做:A Way of Finding What is True,意思是“寻找真相的道路”。

西方传教士很早就来中国,正史记载第一位来中国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他几经波折见到了明朝万历皇帝,并进呈了西洋的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等方物,深得万历皇帝信任,并允许他久居北京传播基督教。而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就是受到利玛窦的影响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此后悉心研究数学、天文、历法、水利,成为中国古代少有的科学家。利玛窦之后影响更大的传教士就是德国人汤若望,他在清兵入关后一心辅助清朝的国家建设,主持历法、天文仪器和火炮铸造的工作,很受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器重。但是后来由于罗马教皇不顾中国传统,强令中国教徒不得祭祀孔子和祖先,导致雍正皇帝采取了禁止基督教传播的政策,直到道光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允许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而这些来华的传教士少数人有过祸害中国的行为,但多数传教士也是秉持教义的正义思想,努力推动着中国的科学、教育、文化的大变革。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既然基督教很早就已传入中国,为何温州的信仰比例如此之高呢?这有两种原因,一是温州山高地远,受中原政治和民族主义意识的冲击较小,加上苏慧廉等传教士在温州奠定的信众基础,让温州人对基督教怀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二是北方几个人口大省如京津、山东、山西等地是义和团排外运动最剧烈的地方,特别是当时的山西巡抚毓贤激进反洋,导致大量西方传教士和信众被清洗、杀戮,信众基础几乎被彻底摧毁,这也是导致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之一。所以经历了义和团的浩劫之后,北方民众信教的比例到今天都是相对较低的。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图为义和团攻打教堂)

当今的中国,宗教信仰普遍得到政府的尊重和保护,基督教在中国也发展得很好。罗马教皇方济各也一直希望推动与中国的关系,教皇与中国政府的共识也越来越大,这对基督教在中国的正确传播其实都是利好。

【end】

注:1、本文图片全部载自网络;2、部分内容参考其他文章。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从英国传教士苏慧廉谈起:温州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刘建挺

乐清市网络界人士联谊会 会长

政协乐清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委员 常委

温州市青年联合会 委员

温州市民间智库促进会 监事

梦想田园连锁观光园 创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