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南北兩側,周邊與1個國家,3個省區,8個縣市接壤,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甘肅省唯一的邊境縣。全縣總面積6.93萬平方公里,約佔甘肅省總面積的14%,總人口1.18萬人,轄2鎮2鄉26個村委會,是甘肅省人均 佔有面積最大的縣份之一。

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歷史悠久。早在春秋、魏晉時期就有先民居住,西晉已設縣,之後歷朝都在這裡設鎮置縣。民國25年(即1937年)設肅北設置局,1950年7月22日解放,7月29日正式建立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黨河源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地域遼闊,是甘肅省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全縣共有天然草場4676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4189萬畝,佔草原面積的89.5%。主要飼養的家畜有絨山羊、高山細毛羊、犛牛、馬、駱駝等,各類牲畜25萬多頭(只)。年產絨毛近50萬公斤,肉類125萬公斤,畜產品以駱駝絨、山羊絨享有盛名。

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畜牧、礦產、水利、旅遊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厚,古文物遺址分佈廣泛,具有發展牧、工、商、旅遊業的廣闊前景。全縣現有耕地1.2萬畝,林地10.97萬畝,農作物以春小麥、蠶豆為主。經濟作物以胡麻為主,品質優良,產量較高。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縣境內有黨河、榆林河、疏勒河、石油河四條常年河流,年徑流量14.5億立方,水能資源蘊藏量達26萬千瓦。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建設水電站5座,年發電量將達到6000萬度。自治縣境內野生動物分佈廣、數量多,已查明的有174種,佔甘肅野生動物分佈種類的25%,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2種之多,主要有野馬、野駱駝、白唇鹿、盤羊、岩羊、野牛、雪雞等。1988年經省政府批准開闢了哈什哈爾國際狩獵場,常年接待國外客人前來狩獵。自治縣境內還分佈著大量的巖畫、石窟、壁畫、浮雕、彩塑、城堡遺址和塞牆、烽燧等文化古蹟。現已發現的有75處,其中被列入省級保護文化點的有5處。以黨河峽谷為龍頭的生態旅遊業正在興起。肅北縣北部馬鬃山地區與蒙古國接壤,199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開通了甘肅省唯一的邊境對外貿易口岸,成為省、市、縣對外貿易的窗口。

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縣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鐵、鎢、鉻、銅、金、鉛鋅、菱鎂礦、石英岩、蛇紋石、紅柱石、煤礦等30多個礦種300多處礦點。其中北山地區的煤年產量40多萬噸。南山地區的七十二道沙金溝在省內外馳名。近年來又先後開發了北山地區的南金山金礦和小西鄉金礦、南山地區的鷹咀山金礦,黃金年產量達1.5萬兩。大道爾吉鉻礦為全國第三大鉻礦。豐富的鐵礦資源吸引著眾多客商。

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兼有少量的種植業。2005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5億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牧農經濟全面發展。自治縣地方工業發展較快,近年來,充分依託資源優勢,擴大開放,外引內聯,走藉助外力求發展的路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興辦企業,形成了以黃金、鐵礦、原煤、水電為四大支柱的地方工業體系。

文化、衛生、科技、教育、金融、郵政電信等交通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縣城所在地黨城灣鎮距國道215線70公里,距敦煌116公里;北部馬鬃山地區由橋馬邊防公路與國道312線相連距離154公里。境內鄉鄉通公路,出入方便。全縣鄉郵健全已形成了功能齊全,方便快捷,靈活高效的郵電通訊網絡。

改革開放以來,肅北縣各族人民奮發圖強,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率先奔小康,成為甘肅省第一個實現小康的民族自治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