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別人給的書單

1.

馬賽爾·普魯斯特說過一句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

以前看到能夠影響你一生的書單,不管是五本,十本還是上百本。

我都會興奮的點贊、轉發和收藏,可當自己的閱讀經驗一點點豐富的時候,我開始接受現實。

某些對於別人而言的人生必讀指南,可在自己身上,毫無用處。

舉個例子:

高三那年,百日誓師之後壓力非常大。我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本治癒型漫畫,看完之後我的焦慮非凡沒有減少,反而更年抑鬱了。

最後靠著餘華寫的《活著》才走出困境。

在閱讀這個領域,為了入門,我們可以依靠別人推薦的書單。但入門之後,應該自力更生的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

在人類的庫房裡,有3.1億中書,只要大家覺得有1%是值得閱讀的好書,那我們窮其一生也讀不完。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學會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能,選書。

人生必讀書籍 | 不是別人給的書單

2.

選書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並不是每一本大家吹捧的好書,都適合自己。

15年的時候有一本書因為雷軍大火,我相信你們都知道這本書,它就是《硅谷之火》。

大學一年級的雷軍,被《硅谷之火》中喬布斯、比爾·蓋茨的創業激情、改變世界夢想所感染以至於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他繞著武漢大學老教學樓前的操場走了一圈又一圈,立志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

雷軍說,“一本書,一個人改變了我一輩子,這使得我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想建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硅谷之火》給了雷軍引路的燈塔,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激情和夢想,造就了金山,成就了小米。

我讀大學的時候,也買了這本書,也在操場上走了無數圈,但我什麼也沒得到。

後來偶然遇到了李尚龍寫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拯救了我的大學生活。

這本書裡面,寫的是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只有勵志故事,全文沒有一點實際的乾貨。

但這本書改變了我,使我覺得學習這件事不是很枯燥,讓我對閱讀產生了興趣。

這本書在我心裡就值100分。

這個100分跟是什麼書籍沒有任何關係,只取決於你想要獲取什麼樣的價值。

人生必讀書籍 | 不是別人給的書單

3.

選書的第二個原則就是:不要怕自己錯過某一本好書。

我有一個侄女讀高中,學習成績很優異,但語文非常糟糕,特別是作文,基本上都是40分的辛苦分。

她想趁著疫情期間提升一下自己的作文水平,讓我幫忙支個招。

我最開始跟她推薦的是布蘭登·羅伊爾寫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和葉聖陶老先生的書《七十二堂寫作課》。

這兩本書,基本涵蓋了所有形式的寫作,包括:記敘、說明、議論、應用,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

寫文章要用主動語態,不要常用被動語態;文章要儘量簡潔,長句要斷為短句。以及如何提升文章的可讀性等等。

可以說非常全面了。

但是她說看不懂,最後我向她推薦了王鼎鈞老師《作文四書》其中的一本《講理》。

這本書是一堂接一堂的連環寫作課。王鼎鈞老師通過現實生活中自己的教學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一篇議論文到底怎麼寫出來才有說服力,才足夠豐滿。

她告訴我這本《講理》她很滿意,另外兩本不看的書,能否束之高閣。

我告訴她其它的兩本書也很有價值,在讀完《講理》以後,可以把其它兩本書再讀讀看。

因為,當下的你去看這本好書,很可能會看不懂,效益低於50,但若你變成更好的你,再去追求這本更好的書時,才能讓閱讀效益最大化

毛姆在《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裡面講:不管學者們對一本書如何評價,不管他們是多麼一致地對一本書盛讚,只要是你對這本書不感興趣,你就不必去理會這本書。

人生必讀書籍 | 不是別人給的書單

4.

最後談一下讀書這件事。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句話是對的,也是錯的。

如果說這句話的是一個賣蘿蔔青菜的大媽,這句話簡直就是真理,但是,一個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大學生也這麼說,這句話就是錯的。

我們不能知其然,我們要知道所以然。

想進入一個領域,就多花點時間去了解:提出這個知識點的人是誰,他有沒有什麼相關作品;以及,有沒有哪些學者和他提出的理論是相反的。

只要瞭解這個知識的正面和反面,時間才不會房費在邊邊角角上。

人生必讀書籍,不是別人給的書單,而是你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單,那才是你的人生必讀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