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主制度的巔峰,雅典城邦的公民集體民主制

古希臘人跟我們古代中國人有些類似,以天朝上國自居,對其他文化知之甚少,也不感興趣,默認其他民族都是未開化的蠻夷,充滿了民族自豪感。

英國詩人雪萊說,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文學、宗教和藝術之根都在希臘,西方的字母文字便起源於古希臘文和拉丁文。

古希臘文化對現代西方世界的影響隨處可見,如果從政治方面來看,民主制度就是古希臘人發明的。

世界民主制度的巔峰,雅典城邦的公民集體民主制

公元前八世紀,古希臘人從一段噩夢中甦醒,開始走向地中海世界,他們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海外殖民浪潮,在希臘半島和地中海,黑海沿岸,建立了上千個城邦。

城邦是古希臘文明的基本特徵之一,城邦通常以一個城市為中心,結合周圍的村鎮組成。古希臘最強大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達第二。

斯巴達將全民皆兵,國家的軍事化管理發展到了極致,而雅典則將公民權力平等,集體民主制發展到了極致。

除了大城邦,古希臘還有一些只有幾千人的小城邦,不及我國的一個大村落。(想起了日本戰國時期的村長打架)

公元前490年至480年,全希臘投入抵禦波斯帝國入侵的戰爭,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役和公元前480年的薩拉米斯海戰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重要戰役。

戰爭的勝利給希臘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在哲學、文化、藝術等方面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雅典的民主制度也發展到了頂峰。

雅典城邦的居民按照政治地位被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擁有所有權力的公民;

第二類:擁有經濟,文化等權力,沒有政治權力的自由民,如外來移民,被剝奪政治權力的公民等;

第三類:沒有任何權力的奴隸。

雅典城邦的軍隊是由全體公民組成的公民兵,戰時召之即來為兵,戰後揮之即去為民,沒有專門的國家軍隊(有點類似於我國古代的屯兵制)。

雅典城邦實行集體領導,採取全體公民投票選舉的規則,實行法制管理,主要有公民大會,議事會和具體行政部門三級權力機構。

世界民主制度的巔峰,雅典城邦的公民集體民主制

公元前六世紀初,雅典社會內部貧富分化加劇,危及城邦穩定,當時的執政官梭倫進行改革,使公民大會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所有雅典公民都有權利參加。

公元前六世紀末,克里斯提尼再次改革,廢除了氏族、貴族殘餘的特權,雅典民主制基本建立。

民主制隨著時間推移一直在完善,發展到最後,一切官職皆由民選產生,一切國家大事皆由公民大會決定,一切司法權力皆屬於人民。

雅典每年幾乎要召開四十次公民大會,其中十次大會的主要議程就是對現任的公職人員進行考核,不合格的當時就會被罷免。

在雅典城邦當官是很難的,一年要受十次檢查,如果公民認為你表現不好,可能你只當了一個多月的官就被趕下臺了。

當時還實行嚴格的任期制,每個公職人員任期只有一年,如果表現好,一年後可以再次當選,但一個人一生只能當選兩次,也就是任期最多不超過兩年。

雅典逐漸形成了一套非常複雜、完善的制度,有效防止了以權謀私等現象。等到雅典政體完全成熟的時期,基本上已經完全杜絕了公職人員的貪汙,腐敗等現象。

馬拉松戰役中戰功赫赫的米迪亞斯將軍和伯利克里將軍都因腐敗被彈劾,處以鉅額罰款,當時的司法不會因任何功勞,職務,權力等影響公正,公民人人平等。

當公民中有人對民主構成威脅時(獨裁者),主席團便會召開一次特殊的公民大會。與會者把他們認為威脅到民主的人名字刻寫在陶片上,然後全部放進一個陶甕中,如果有人的名字超過了半數,這個人就會被放逐到國外十年,這種方法稱之為"陶片放逐"。

世界民主制度的巔峰,雅典城邦的公民集體民主制

城邦的高級軍職通過舉手表決選擇,其他幾百個大小官職均由抽籤產生。

雅典城邦最重要的執政官選舉,首先通過投票初選出五百名候選人,然後讓他們依次從一個裝滿黑豆和白豆的陶罐中各取出一粒豆子,最早抓出白豆的九個人,即成為當年的最高執政官。

所有公民不論貧富,出身,都有機會當選國家最高領導人。(怎麼感覺運氣成分更多一些?)

國家事務由五百人的議事會負責,十個主席團在值班時,每天抽籤選出一位執行主席,掌管國璽和國庫鑰匙,實際上就是當天的國家最高領導人。

為了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避免做出錯誤決定,雅典規定國家公職人員的當選年齡需在三十歲以上(00後都先坐下吧,別激動)。

雅典的法官也由公民擔任,共計六千人,全由抽籤產生,每五百人組成一個法庭。

當時的法官都十分業餘,大多數是農民,手工匠人,水手等,但卻有效的行使了司法職能,堪稱司法史上的一個奇蹟。

正是因為有這樣開放、自由的民主制度,當時湧現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藝術界、科學家,對現代的西方,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