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特別”菜單讓不進菜場的他拎起菜籃,松江九亭一家人同心抗疫

在松江區九亭鎮某社區居委會,有一位名叫張旭的年輕黨員,從大年三十開始,他就奔波在基層防控第一線。更特別的是,他的父親、母親以及妻子,也同樣作為社區工作人員連日奮戰。這個春節,張旭一家四口忙碌戰“疫”,從未停歇。

一張特別的菜單,讓從不進菜場的他拎起菜籃

“帶魚兩條,小鯧魚兩條,筒骨一根,肋排兩斤……”在張旭的手機裡,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張詳細菜單。不過,這並不是他自家的購物清單,而是小區內的居家隔離戶提出的採購需求。

張旭和同事每天就根據這些菜單前往農貿市場、超市等地採購,然後再每家每戶送上門。在此之前,張旭幾乎從沒進過菜場,剛剛承擔起這份工作的時候,也著實鬧了一些笑話。“上次隔離戶要買西蘭花,他跑到超市,拿著一顆花菜就往前走,還好我看見,才沒買錯。”張旭的同事在一旁笑嘻嘻地“揭短”。

當“跑腿小哥”代為採購生活必需品,是這幾天小區正在推進的重要工作,不但要讓居民放心,也要讓這些配合工作的居家隔離戶安心。張旭和同事兩人主動承擔起這項工作,每日早晨奔波於超市和農貿市場,再為每家隔離戶“送貨上門”。費用先由工作人員墊付,之後再通過微信等方式轉賬。

一張“特別”菜單讓不進菜場的他拎起菜籃,松江九亭一家人同心抗疫

圖說:張旭與同事為居家隔離戶送菜上門。松江區九亭鎮 供圖

“居家隔離不是異類。”張旭笑著說,在居委會工作,小區居民就是自己的朋友,就是自己的親人,“讓他們享受一下我的服務,也挺好。”

年輕黨員對爺叔說:“這次儂別上,我來”

疫情就是召集令,從上海市啟動一級響應以來,張旭所在的小區志願者微信群裡消息不斷,大家紛紛申請前往一線。“我報名參加社區志願者”,成了不少小區老黨員的統一口號。但是和以往不同,這回張旭不再是登記彙總或安排任務,回覆給這些老黨員的只有一句話:“這回,我來。”

平日裡好說話的張旭,成了老黨員們的重點“公關對象”,有些人希望他“跟書記通通路子”,有些人說“哪怕做巡邏也好”,還有些人說“小區居民還是我熟悉,就該我做”。但是這回,平時總是把“好的,沒問題”掛在嘴上的張旭,統統把他們擋了駕。

“老年人是易感人群、高危人群,我們怎麼能讓他們上一線呢?”居委會工作人員都這樣說。而在張旭看來,作為一個年輕黨員,越是特殊時刻,就越要“向前一步”,衝鋒在前,戰鬥在一線。

一家四口奮戰一線,“家人比我還忙”

“你這樣在一線連續工作,家裡沒意見嗎?”面對記者的問題,張旭哈哈大笑:“他們比我還忙,他們都在一線呢!”原來除了張旭,他的家人也都是社區工作者。他的父親在鎮屬實業公司工作,這幾天忙著排摸企業,配合居委會上門宣傳;他的母親在相鄰的九里亭街道一小區居委會里,與他現在的工作一般無二;他的妻子在九亭鎮社區服務中心工作,每天社區相關統計就忙得焦頭爛額。

“我老婆才是真的辛苦,前幾天每天只能睡兩個小時,所以家裡誰還會對我有意見?要是有,也是覺得我太輕鬆了。”張旭開了個玩笑。他說,從大年夜接到命令開始,全家人早就已經奔赴各自的崗位,他們夫妻二人與父母不住在一起,而從那一天起,全家人基本沒怎麼見過面,就算見了面也說不上幾句話,每天就靠電話報平安。

如今,張旭又將作為九亭鎮青年志願者,即將支援G60楓涇道口,對所有車輛人員實行“逢車必檢”。工作強度大、風險高,工作結束後還需定點隔離一段時間,才能與家人團聚。對於即將前往新崗位的張旭,家人只有短短的兩個字“去吧”。

“他們當然沒有意見,我們都知道社區工作面對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他們相信我能做好,就像我相信他們一樣。”張旭說。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 通訊員 邢億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