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毛澤東曾說過: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其實這就是對湖南人精神的總結。

那為什麼湖南人能縱橫中國呢?志趣三人行為您講解!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為什麼中國近現代史上,湖南一地是這麼的濃墨重彩,人才輩出呢?根本原因,就是先有文化策源地,接著是人才和英雄的策源地,最後才是政經策源地。文化,才是驅動歷史演進的最底層結構。

湖南卻人傑地靈,在近現代史上人才輩出,於是有評價稱“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

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其中容或有些水分,但它跟晚清盛傳的那句“中興將相,什九湖湘”一樣絕非故意誇張。晚清70年間(1840~1911),湖南涌現出來的人才,論質論量,江、浙、粵三地必須集合全力方可抗衡。

湖南人心氣傲,膽氣豪爽,才氣又高,數百上千位卓然命世的雄傑,在政治、軍事、教育、文學、藝術、宗教等多方面,成為近代中國的“火車頭”。他們同赴時艱,共紓國難,從未有過畏懼和退縮。

惟楚有才

有句話叫“惟楚有才”。有種東西,叫做文脈傳承。有種現象,叫人傑地靈。

後來的湖湘學派,起始於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頤。中興於大思想家王夫之,最後的碩果就是毛澤東。所以說,只有文化,才是孕育出民族巨人的土壤和原動力。

是湖南成批湧現出高質量的人才群體,高能為核,人才團聚,主要有晚清以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為代表的經世派和洋務派群體,清末民初以黃興、蔡鍔、宋教仁為代表的辛亥革命志士群體,革命年代以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為代表的領導人群體和改革開放後以胡耀邦、朱鎔基為代表的領導人群體。繪畫有齊白石,編劇有田漢,寫小說有沈從文,作曲有譚盾,研究雜交水稻有袁隆平……這些現、當代傑出人物的事蹟可謂有口皆碑,家喻戶曉。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經世致用

近代湖南人都體現出強烈的“經世致用”精神,正是湖湘文化經世致用的精神特質孕育了一輩又一輩近代湖南名人。

經世致用從人生態度來說,是一種入世精神,這種精神的人格化表現即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生命態度,勇於承擔天下家國的重任,盡力解脫天下蒼生的苦難,而不以一己私利為進退。

經世致用從人生價值取向來說,是追求內聖外王,修齊治平,退而獨善其身,進而兼善天下。

經世致用從學術風格來說,是聯繫社會實際研究有關國計民生的實際知識,注重學問的現實操作性和實用性,注重知識者的生命價值與黎民百姓生活的聯繫。

一句話,就是樹立治國平天下的志向,研究有關國計民生、日用人倫的實際學問,學以致用。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更是湖湘文化的一大傳統。

湖湘人民精神的經世致用,實事求是敢闖敢幹的精神不老,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勁頭不死。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湖南地處內陸,在漫長的古代沒有發生過多少舉世注目的重大事情,亦缺乏引領潮流的人物。但到了近代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譚其驤說,“清季以來,湖南人才輩出,功業之盛,舉世無出其右。”近代湖南何以人才輩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湖南人的基本素質與特殊性格是人才蔚起的基礎。

湖南所特有的民風士習,被人稱為“吃得了苦,耐得了煩、霸得了蠻”的“騾子脾氣”。既有馬的剛烈,又有驢的耐性。有了這種性格,種田不怕苦累,汗水換來收穫,讀書不怕艱辛,硯田筆耕,終有所成。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這可不是隻圖悅耳的花腔,而是湖南人打從火辣血性裡吼出的一嗓子。這些超級“鑽石”光芒耀眼,我們無法迴避,也不應迴避。

中國近、現代史“放湖南人出一頭地”,使三湘人才噴薄激湧的景象蔚為壯觀,這一放便放出許多的轟轟烈烈,放出無數的可歌可泣。

孫中山曾在誄詞中稱道宋教仁:“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湖南從來就不缺少這樣的第一人。

魏源是中國早期洋務派中極力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第一人,郭嵩燾是中國外交界中仗節出使歐洲的第一人,譚嗣同是中國維新派中為變法流血的第一人……

文武兼修的湖南人

從湘軍崛起開始,湖南人便開始積極引入新式教育,各種新式學校應運而生。

最著名則是湖南第一師範,這裡誕生了改變中國命運的那些共產黨人——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

就在這裡完成了他們的思想革新,一個開放的湖南誕生了。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第一師範《校章紀》在第392條中寫道:“本校學生每學期修行旅行一次。”為了防止這個活動流於形式,口號大於行動,校章還特別註明:檢查、考核和獎懲制度。

毛澤東就是當時受到了學校的影響,在暑假修學了5個縣城,這段經歷對他的個人價值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同時湖南重教向學之風極盛,促使湖南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為湖南學士的成才奠定了其堅實的基礎。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清中葉之後,作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成為湖南人才興起的大本營。戊戌維新運動中,湖南成立時務學堂,成立一大批學會組織,成為培養人才和研討學問之所。20世紀初,湖南大力興辦新式學堂,並漸漸形成了一師、長郡、雅禮、周南、廣益、楚怡、明德等一批名校。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如今這股重教向學之風依舊興盛,為全體湖南人普及了湖湘精神的重要性,讓湖南的基本素質與特殊性格成為人才蔚起的基礎!

在志趣三人行研學課程中,就有探尋湖湘文化起源的目標特色,而這種特色突出表現在無須依傍的獨自意識、經世致用的功業追求、使氣輕生的熱血性格、犟拗霸蠻的任事態度四個方面。研學湖湘,一起去探尋近、現代史中的文化起源,人才輩出的基因以及那些驅動歷史演進的湖湘精神。


湖南人的性格特徵

湖南人有很強的地方觀念、種族觀念和國家觀念,總的來說,湖南人的性格特徵歸納起來最少有以下十一種:

一、質樸,務實而不務虛;

二、倔強,又謂“霸蠻”,頭撞南牆而不回;

三、傲岸,不拘細行瑣德;

四、吃苦耐勞,如同騾子負重行遠;

五、堅韌執著,屢敗屢戰,不勝不歸,打脫牙齒和血吞;

六、剛健,勇於任事,銳意進取,敢為天下先;

七、自信,天降大任,捨我其誰,當仁不讓;

八、好學,雖武將亦能折節讀書,求知慾旺盛;

九、任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疾惡如仇,鋤強扶弱;

十、特立獨行,具有獨立自由的思想和堅強不磨的志節,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立異;

十一、不怕死,不要命,老子不信邪,要死卵朝天,不死變神仙,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在最無退路時捨身忘死。

近、現代百餘年間,湖湘雄傑的奇能偉力確實令人歎為觀止。三湘人才厚積薄發,可歌可泣的熱血光芒在近代史中喊出了湖南人的最強音: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人算一個,浙江人算一個,湖南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放如今看來,湖南人的影響似乎更深遠些。

為什麼說湖南人可以縱橫中國?

志趣三人行一直致力於推廣湖湘精神,湖湘文化,讓更多的人瞭解湖南,喜愛湖南。跟著志趣三人行一起研學湖湘,經世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