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貴在因材施教,愛孩子一定要先懂孩子

很久以來,語易都沒有寫文章了,深感墨水太少,故略有閒暇,便堅持閱讀,整理資料,充實自我。今天的文章,因“打卡”而生,稍加修改了昨晚提交的觀後感,便同諸君見面了。

教育貴在因材施教,愛孩子一定要先懂孩子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雖然暫時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但是卻阻擋不了教育的腳步。學校的老師通過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得以讓學生“停課不停學”。往常的假期,我們多數人可能會打著“為了你好”的旗號,把自己孩子送到各種輔導機構。當下,這招顯然是不湊效了,許多家長一時間被孩子的作業逼得焦頭爛額,卻又毫不得法,使得親子關係一度緊張起來。

若家長只是一味地敷衍了事,而不積極地去面對,那最終毀掉的將是自己的孩子,乃至於整個家庭都會被拖垮。雖然教無定法,學無定法,但是總有一些教育規律是顛覆不了的。在優秀的學生身上,為何總是有那麼多閃光點?其實,良好的學習習慣、嚴謹的學習方法和認真的學習態度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需要久久為功。

教育貴在因材施教,愛孩子一定要先懂孩子

對小學生來說,孩子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來源於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學校教育。那麼,如何才能當好一名學生家長呢?這是一個值得深度思考的問題。你希望孩子做一個優秀的孩子,你首先得做一個優秀的家長,至少要心態平和、語言得體、行為端正。當然,優秀的標準也因人而異,不可過度,亦不可不及,以量力而行為宜。

真正的因材施教是要接納孩子的特點,不管是優勢,還是劣勢。在此基礎上,我們再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孩子不斷突破個人極限,不斷精進。“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觀點過於強調生物的先天遺傳性,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良好的後天環境對人的積極塑造性。“寒門出貴子”與“虎父有犬子”,才是教育的真實現狀。歸根到底,長江後浪推前浪;總體而言,一代更比一代強。

教育貴在因材施教,愛孩子一定要先懂孩子。讓教育因為懂而變得簡單;讓生命因為懂而變得精彩;讓生活因為懂而變得舒暢。一句話,我懂你。加油,孩子,向著自己的夢想奔跑吧!

教育貴在因材施教,愛孩子一定要先懂孩子


下面,是學習筆記,同諸位分享。

3月7日19點,孩子的班主任宋老師在釘釘分享了段老師的線上家庭教育心理課程——《陪伴中找到孩子的最佳學習管道》。

雖然視頻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鍾,主要分享了“三種先天最佳學習類型”,但非常值得我們花些時間,靜下心來,從中汲取營養,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從優秀走向卓越,做最好的自己。

先天最佳學習類型是指一個人的最佳學習管道,也是最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主要有聽覺型、視覺型和體覺型三種類型。

一、聽覺型

聽覺型孩子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點:(一)善於用聽覺學習,多用語音記憶,能通過語言來理解事物;(二)習慣於把思考過程口語化,常常需要把正在想的東西講出來;(三)他們常常愛說話,發出很多的聲音;(四)在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空間中,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聽覺型孩子的培養主要有以下四點:(一)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二)重視說話的遣詞用語、聲音、語調;(三)口頭讚美要具體、及時、當眾;(四)多聽有聲圖書。

二、視覺型

視覺型孩子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點:(一)視覺型的孩子喜歡畫圖,對色彩、形狀敏感;(二)有不錯的觀察力,喜歡玩拼圖、黏土、對樂高積木等靜態活動;(三)若遇到問題,會通過觀察解決問題;(四)比如迷路時,喜歡看地圖,找到方向及途徑。

視覺型孩子的培養主要有以下四點:(一)鼓勵讚美的話,要具體地寫在紙上;(二)學習時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筆做標註;(三)學習思維導圖和聯想記憶法,大量閱讀書籍;(四)多帶他出去旅遊。

三、體覺型

體覺型孩子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點:(一)體覺型的孩子喜歡動手做,熱衷拆卸或組裝玩具、零件;(二)會記得做過什麼而不是看過或聽過什麼,對別人的肢體動作、行為敏感;(三)較難靜靜地坐著一段時間而不動;(四)在做中學,玩具壞了,喜歡自己動手修理。

體覺型孩子的培養主要有以下四點:(一)體覺型的孩子多做試驗;(二)用競賽的方式刺激學習;(三)參加一些夏令營和走進鄉下去體驗生活;(四)用擁抱或者擊掌以及跟他一起參與一些親子活動,給予鼓勵。

教育貴在因材施教,愛孩子一定要先懂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