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在中小學作文課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在黑板上一寫出作文題目,下面的很多學生不是靜心思考,列出提綱,而是找出作文選,按照現成的範本,加工一下,一篇“美文”就大功告成。或者直接在網上“百度一下”,複製粘貼,“範文”就此誕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並且抵制抄襲行為。”從事語文教育這一方面的人士都知道,“並且抵制抄襲行為”這一句話是新加上的。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這一次新課標為什麼要加上“抵制抄襲行為”呢?青雲作文寶典認為,這是因為寫作在語文教學中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它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座大山”,“抵制抄襲行為”體現了我們母語教育中以德育為先、以育人為本的時代特徵。

通過網絡搜索“作文抄襲”這一關鍵詞,有關中小學生中考、高考、競賽作文抄襲的信息多達數千條,可見本文開頭提到的中小學生作文抄襲行為,的確在中小學生日常寫作中是比較常見的,而且態勢還愈演愈烈,就連全國範圍內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教輔期刊中,抄襲行為也屢見不鮮。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那麼中小學生在寫作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抄襲現象呢?

一、學生懶惰

一些學生的懶惰是主要原因。寫作是將語言文字和思想情感整合到一起的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安靜的環境,需要充足的時間,更需要豐富的素材和流暢的文筆。但是對於一些學生來說,既然可以抄現成的文章,那麼就選擇了偷懶,隨便抄一篇作文交差。

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往往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是非觀,而且比較貪玩,自控能力弱,現在的網絡這麼便捷,作文選又這麼多,孩子偷懶抄襲的心情是能夠理解的。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二、深層原因

首先,個別不良社會風氣影響。

學生抄襲行為的背後也折射出更深層次的原因,個別地區或領域今社風浮躁,價值取向偏功利化,某些文化創作者也沒有起到正面示範作用。。

其次,個別家長誘導孩子產生作弊行為。

2017年網媒報道過一篇題為《小學作文賽查出抄襲 都是家長“好心”導致》。大致是說,在《中文自修》舉辦的有600多所小學的參與,參賽作文超過30000篇的“美麗漢字徵文活動”評獎中,有超過一成的優秀作文被查出抄襲而被取消獲獎資格。事後,主辦方發佈過問卷調查顯示,參加調查的40000名家長,多達60%的家長曾幫助孩子完成過作文。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另外,教師教學原因。

眾所周知,目前雖然作文受到重視,但是大多數中小學仍缺少專職作文教師,由語文教師兼任。在平常寫作教學中,一些教師缺乏命題技巧,佈置的題目不能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角度出發,沉下心來觀察和體驗生活,並且充分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真情實感。

這種或主動或被動的“拿來主義”對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危害極大,小時候習慣抄作文,長大了就會抄論文,等到走向社會後就有可能侵佔他人勞動成果。英國作家薩科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的確,做人容不得投機取巧,作文更應如此,不要讓抄襲行為汙染學生的精神,更不要讓他們成為這種作文教學的犧牲品。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三、如何看待

對於中小學生作文抄襲的態度,社會各方的觀點主要有如下幾點:

1.學生網友觀點:

正方:靈活“套用”優秀作文,已經是中高考作文的常態;

反方:優秀作文中的優美段落句子可以引用和借鑑,但是如果沒註明出處就是抄襲!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2.教師觀點:堅守寫作道德

某重點初中語文教師認為:真正優秀的文字應該更多的是中小學生自己生活體悟,那種完全“靠人家的東西來包裝自己拙劣的思想”是不能長久的。   

3.專家說法:“套用”是功利教育產物

在單純追求考分的功利性應試教育之下,長久以來“押題”背誦範文應付高考作文已成慣例,體現了高考改革的必要性,高考作文“套用”的風氣不可長。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對於中小學生作文抄襲成風的現象,你怎麼看呢?歡迎在留言區與青雲作文寶典留言互動!

四、怎麼破解?

面對抄襲作文行為,我們僅僅痛斥是不夠的,而是應該更多地分析孩子的心理原因,糾正孩子的意識偏差,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學生寫作文需要更好地引導,讓他們體會到“文如其人”的內涵,還應該培養他們的三個習慣: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1.善於觀察生活。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也離不開作文,多觀察生活,讓作文和生活交融在一起,才能夠腳踏實地,言之有物。

2.用真實材料。事情是什麼樣就怎麼寫,心裡是怎麼想就怎麼,寫老實文,說老實話,做老實人。

3.當堂動筆,當堂上交。讓學生抓住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事物,進行快速構思,不僅能提高反應速度和寫作速度,還能現場監督,讓學生們有時間和機會抄襲。

小結:青雲作文寶典認為,作文和做人一樣,都應以誠信為本,防止抄襲行為對於中小學生的品德養成具有良性的促進作用,還能夠淨化社會的不正之風,如果大家都能夠摒棄抄襲行為,則於教育、於國家都是一件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