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與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之法

魏惠王於公元前362年從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打算往中原開疆拓土。經過開鑿鴻溝、選拔武卒、修築長城等一系列措施,魏國已經達到空前的強盛,足以笑傲群雄。

公元前356年,齊威王元年,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進行法家改革。一方面,主張順從國君、修訂法律;另一方面,主張選賢任能、清除奸惡。

在齊威王和鄒忌的勵精圖治下,齊國政治經濟都蒸蒸日上起來。

這時候又有個軍事天才到了齊國,這個人就是孫臏。

桂陵與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之法

孫臏與《孫臏兵法》

孫臏,本是齊國阿鄄地方人,春秋時期“兵聖”孫武后裔,曾與龐涓一起學習兵法。要注意的是,後世傳說孫臏、龐涓為鬼谷子弟子,乃是唐宋以後的記載,在《史記》中並未提到。

後來龐涓到魏國擔任將軍,自認為才能不如孫臏,於是暗中派人把孫臏請過去。等到孫臏到了魏國,龐涓就編織罪名,砍了孫臏雙腳並且在臉上刺字。這樣一來,人人都知道孫臏是罪犯,孫臏自然也不敢拋頭露面了。

孫臏的“臏”本非真名,而是說他遭受“臏”刑。

之後齊國的使者到達大梁,孫臏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於是秘密會見使者並進行遊說。使者為之所動,將其暗中帶回齊國。齊國將軍田忌非常賞識他,把他作為賓客養在府上。

有次田忌和齊王、王族賽馬,孫臏在旁邊觀察,暗中把馬匹分為三等,就讓田忌儘管下大賭注。等到比賽時,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對付貴族上等馬,用上等馬對付中等馬,用中等馬對付下等馬。

這樣一來,田忌三局兩勝,贏得賭注。齊威王對孫臏大為驚奇,於是任命他為軍師。

桂陵與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之法

根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有兵法傳於世;到《漢書·藝文志》裡,還記載《齊孫子》八十九篇。

然而,這部《孫臏兵法》卻沒有傳下來,以致錢穆先生還曾懷疑,孫臏作品其實是《孫子兵法》,而孫武其實就是孫臏。

所幸的是,1972年在臨沂銀雀山的一個漢墓,同時出土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說明孫臏確實有自己的作品。

當然,這部《孫臏兵法》不完全出於孫臏本人之手,更多出於後學整理和記錄,但也可一窺孫臏生平和思想。

桂陵與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之法

這部漢簡《孫臏兵法》,整理組最早整理為三十篇,之後經審定認為是十六篇。

雖然它在邏輯性和理論性方面,都無法和先輩經典《孫子兵法》相比,然而又提出了不少具體的作戰思想。

楊寬先生總結過五點:

一是把“道”看作戰爭的客觀規律;

二是提出了以寡勝眾、以弱勝強的戰法;

三是強調創作有利的作戰態勢;

四是主張“必攻不守”的戰略;

五是重視城邑的進取和陣法的運用。

《孫臏兵法》即記載了孫臏與齊威王、田忌多次討論對戰爭看法。

桂陵之戰:圍魏救趙的初次使用

魏國東遷之後,中原局面可以說是“一超三強”,魯、衛、宋等弱國和較強的韓國都向魏惠王朝貢,而較強的趙國、齊國卻不願意臣服魏國。

公元前354年,趙國(今河北邯鄲)發兵進攻衛國(今河南濮陽),佔領了漆、富丘,揭開了“圍魏救趙”的序幕。

衛國作為魏國的盟國,魏惠王當然不允許其被侵犯。

經說客季梁勸說無果後,魏惠王發兵解除衛國危機,然後拉上衛、宋,共同進攻趙國。趙國都城邯鄲很快被魏軍圍困,於是趙成侯開始求救諸侯。


桂陵與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之法

衛國當然是深恨趙國,然而宋國不想得罪趙國。

於是宋公耍了個滑頭,派使者對趙成侯說,魏惠王實力強盛,我國如果不從命就危險;但如果從命的話又不忍心,所以特地希望貴國指示。

趙成侯也想不出辦法,反問使者應該怎麼做。

使者當然想好了說辭,就說讓宋國進攻趙國邊境的城邑,慢慢進攻多耗日子;然後讓魏軍自己去進攻都城。趙成侯覺得這也是個辦法,於是也就答應了。這樣魏惠王和趙成侯都覺得宋公出了力。

公元前353年,趙國向齊國求救。

對於趙國的請求,齊威王召集大臣商量,而廟堂上產生了不同意見。相國鄒忌比較保守,認為不救為好。但段幹朋卻認為非救不可,不救的話不義也不利。

為什麼呢?如果魏國吞併了趙國,鄰近的齊國就很危險了。

但是不能直接救邯鄲,這樣與魏軍硬扛損失太大。

不如讓一支軍隊駐紮在趙國郊外,這樣就能恐嚇魏軍暫緩進攻;而讓另一支軍隊南下進攻魏國襄陵;這樣一來就算邯鄲被攻下,齊國也還能趁魏軍疲憊而戰勝。

此時田忌也想救趙,而孫臏卻和段幹朋意見接近,不過他認為趁著魏趙相攻,應該直搗大梁。這樣一來,才能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

同時,趙國也派大臣麛皮向楚國求助。

楚相昭奚恤也建議不救,讓其兩敗俱傷;而景舍則認為趙國已經露出滅亡徵兆,不如少派些部隊作為援軍,這樣讓趙國有信心才能真正拼得兩敗俱傷。

楚宣王批准景舍計劃,於是昭奚恤對麛皮答應相救。麛皮回趙國覆命,對楚國尚有猶豫,但趙成侯卻堅信楚國會相救。

與此同時,齊威王暗中策反宋、衛。宋、衛一看魏國成為眾矢之的,也趕緊見風使舵。

可見,“一超”是大家都不喜歡的。宋國景敾、衛國公孫倉撤離邯鄲,反攻魏國襄陵。不過魏惠王卻早有準備,原來他已派龐涓帶兵八萬駐紮在茬丘(今河南長垣)。

宋、衛反攻襄陵,龐涓只需要派部分軍隊相救。

而齊軍無論救衛或者救趙,都免不了與魏國主力爭鋒。此時齊國果然發兵,以田忌為將領,率八萬齊軍;孫臏刑餘之人,坐在車中做幕後軍師。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孫臏卻建議向南進攻宋衛之間東陽的戰略要地平陵。平陵這個地方,人口多兵力強,易守難攻。

齊軍如果和魏軍正面一戰,可能還有勝算;如果去取平陵,無疑自投羅網。

齊軍到達平陵附近,田忌又派兩個不懂軍事的齊城、高唐大夫攻城,結果被魏國平陵的駐軍和橫、卷的援軍夾擊大敗,全軍覆沒。

這一切戰事自然都在龐涓掌控中,於是龐涓哈哈大笑,認為田忌完全不懂軍事。沒想到孫臏的奇計才剛剛開始。

桂陵與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之法

橫、卷兩邑一出動,都城大梁就薄弱了。

果然,孫臏建議田忌派遣輕車,迅速到達大梁城外。但是目標不是攻大梁,而是迫使龐涓回軍援救。龐涓果然被激怒,丟下糧車連夜回援。

同時,齊軍又派遣小部隊引誘龐涓,而讓真正的主力埋伏在平陵附近的桂陵(今河南封丘)。

龐涓見到小支齊軍,以為齊軍真的不堪一擊,於是帶急行軍追逐進擊。沒想到進入孫臏早佈下的圈套,結果齊魏兩軍在桂陵相遇,龐涓寡不敵眾,被田忌所擒獲。

馬陵之戰:圍魏救趙的再次使用

桂陵之戰魏軍的失敗訊息,很快到達魏惠王處,此時楚將景舍也在進攻魏國南境。

魏惠王沒有多理會,終於在公元前352年攻克了邯鄲,同時又聯合韓國在襄陵擊敗了齊、宋、衛。

由此可見,桂陵之戰的慘敗並沒有傷到魏國元氣。反而齊國要請景捨出面講和,並釋放龐涓;而魏國也逼迫趙國結盟,這才退出邯鄲。

這樣一來,魏惠王仍然還維持了最強者身份,接下來又要圖謀秦國。而秦孝公則接受商鞅的建議,遊說魏惠王召開逢澤之會,公開稱王。


桂陵與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之法

此前雖然我們一直稱“魏惠王”,但其實他是公元前344才正式稱王的,只不過史書都稱“王”罷了。魏惠王的稱王,進一步暴露席捲天下的野心,結果連盟友韓昭侯都離心了。

前342年,魏惠王派穰疵攻韓,韓昭侯向齊威王求救。

這時候齊國廟堂又產生爭議,張丐建議如果晚救,韓國將會投靠魏國,不如早救;而田臣思則認為如果現在去救,將會替代韓國承受魏軍進攻;不如先暗中與韓國結盟穩定士氣,再晚點去救迎戰魏國疲憊軍隊。田臣思一般被認為就是田忌。

這個點子應該也是孫臏策劃的,齊威王果然再次批准,令田忌、田朌為將,孫臏為軍師,起兵伐魏救韓。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太子申、龐涓為將,帶兵十萬。齊、魏兩軍一接觸,齊軍立即後撤。孫臏採用“減灶誘敵”的招數,逐日減少營地軍灶數量,三天從十萬減少到五萬,再減少到兩萬。

龐涓一看樂了,齊軍還沒打就嚇跑了?於是又以輕騎追逐齊軍直到馬陵(今河南範縣)。當時天黑路窄,魏軍進入齊軍包圍圈,龐涓見到一棵樹沒有皮,隱約有字。

於是龐涓走上前,拿著火把照耀,見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字,大驚。這時,齊軍的一萬名弓箭手出現,萬箭齊發。魏軍大亂,互不接應。

龐涓不願再次被孫臏擒獲,長嘆道:“遂成豎子之名!”(《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於是自殺而死。齊軍乘勝追擊,大破魏軍,俘虜太子申。

此戰之後魏國終於元氣大傷,無法維持超級大國局面,戰國七雄進入相對平衡的狀態,齊、秦、燕、韓、趙也紛紛稱王。孫臏也由此名聲大振,但之後田忌在政壇被排擠,所以孫臏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可見,如果桂陵之戰叫“圍魏救趙”,那麼“馬陵之戰”不妨叫“圍魏救韓”。

兩者戰略、戰術都頗為相似:都是起因於魏國攻打某國,齊國經過類似的辯論後,由田忌統帥援救,而孫臏以同樣的輕敵之計兩次敗龐涓。

考慮到《孫子吳起列傳》中龐涓之死的戲劇性,而且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記載是桂陵之戰“擒”龐涓,“擒”又可以表示生擒或死擒。

那麼馬陵之戰劇情是否可能很大程度移植於桂陵之戰,而龐涓其實已經死於桂陵之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