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再戲東海老龍王(七)

話說這美猴王駕祥雲回到玉虛宮中,見到師父自然是噓寒問暖,寒喧了一陣,這裡不必細說。待師徒二人落座,唐僧便向悟空說明了來意,"今日裡,東海老龍王來天庭告了你的御狀,說你掠走了他的愛妃李氏,請求玉帝懲罰於你。玉帝念及你我師徒之情,故下旨意讓我來你這裡察問情況。"悟空聽罷,勃然大怒,"好你個龍王,竟然惡人先告狀,氣煞我也!″說完,悟空抓耳撓腮,哇哇暴叫。″悟空莫急,為師也相信你是清白的,但你要與為師講述一下事情的經過啊。"唐僧細聲慢語關切地問。悟空便把受三位龍王之託,到東海勸老龍王未果,順便救了李妃之事的來龍去脈向唐僧講述了一遍。唐僧聽罷,沉吟一下,說"東海敖廣雖然不是正神,然自開天闢地以來,他受玉帝委派,鎮守下界四海,也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千百年來,四海之內風調雨順,龍王敖廣功不可沒。如今敖廣年邁,為什麼會晚節不保呢?"聽唐僧這麼一說,悟空也覺得有些道理。心想自已和東海老龍王打交道也有幾百年了,憑自己對他的瞭解,東海龍王也不應該是為害百姓之人啊!那是怎麼回事呢?悟空也向唐僧說出了自已心中的疑問。

″悟空你是個明白人,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有時為師我人妖不分,你都能明察秋毫,給為師撥亂反正,怎麼封神後,你對龍王之事就難以查明瞭呢?″悟空聽師父這麼一說,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手一擺說"師父莫說,莫說。俺老孫自如來給封了個鬥戰勝佛之後,終日呆在這玉虛宮中,養尊處優,各種神通已經開始退化,所以沒有看出那東海有何端倪。"

″悟空,龍王雖然貴為四海之中的藩王,但也是個下界之凡人。他能做出如此厚顏無恥,違反天條之事,能否與妖怪附體有關呢?"此時,唐僧的思維與去西天取經路上已經截然不同了,那時他經常把妖怪當成人。而今天他學會了辯證思維,開始用懷疑的眼光看待問題了。

悟空一聽師父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心中不覺為師父處理問題的方式暗自讚歎,″師父就是師父,考慮問題要比自已高明許多。"於是他想了想,對唐僧說,″師父,依徒兒之見,莫不如我們借楊戩的照妖寶鏡試上一試,看看那東海老龍王到底是人還是魔。"書中暗表,天宮眾神之中有很多照妖鏡,二郎神楊戩有,托塔天王李靖也有,太白金星也有,等等。在眾多的照妖鏡中唯有楊戩的寶物最好,可以在天地人三界之中使用。

唐僧知道,悟空向來與楊戩不和,借寶鏡之事需要自已前去,便叫悟空在玉虛宮中等候,自已駕起祥雲直奔二郎神的住處。這二郎神楊戩,是玉帝的外甥,變化無窮,神通廣大,肉身成聖;早年劈桃山救母,後又助武王伐紂,深受王母疼愛,但因與舅舅玉帝不和,故不願住在天界,而在下界受人間香火。他與玉帝立約“聽調不聽宣”,意思是說你玉帝隨時可以調譴我楊戩去降妖除魔,但你倘若以君主或者舅舅的身份叫我去和你見面,那就免開尊口吧。

來到二郎神的住處,唐僧請門童向裡面稟報。不多時,二郎神著一身布衣,帶著吠天犬來見唐僧。二人曾經在王母的蟠桃大會上相識,彼此印象很好,所以見了面並不感到陌生。待把唐僧請進室內,二人簡單寒暄了幾句,有童兒沏好茶端上來,二郎神接過茶杯,示意唐僧喝茶,然後自已先喝了一口,問唐僧"不知旃檀功德佛因何事屈身下界來尋小神呢?"唐僧便把受玉帝所差前去玉虛宮的經過和二郎神講述了一遍。“啊,原來是這樣啊。"二郎神沉思片刻說,"按理那孫猴子一向蠻橫無禮,本神不應該借寶物給他。但剛才旃檀功德佛所說之事與天下黎民百姓有關,我二郎神焉能視而不見,不過……"見二郎神欲言又止,唐僧有些摸不著頭腦,就問″二郎真君,我們所辦之事為三界之內的公差,有什麼不好說的呢?"聽唐僧這麼一問,二郎神便講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來玉帝交給二郎神的職責是掌管天下的水利、農耕之事,所以他特別關心龍王降雨。雨季來到之時,他都派吠天犬在室外守候,觀察降雨情況。可是,近幾年來,每當龍王興風降雨之時,吠天犬都能嗅出瀰漫在天空中的血腥味。二郎神也曾經用天眼察看,確實有一股妖氣時常伴在東海龍王左右,不知為何?今天聽了唐僧所言,他才恍然大悟。但因此事涉及四海之主東海龍王,恐怕自已觀天象有誤,讓老龍王蒙冤,故而遲疑,沒有直接說明。

唐僧聽了二郎神的話,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便從楊戩處借了照妖寶境,返回玉虛宮中與悟空繼續商議此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