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仅见品《万历通宝背四环月》铜钱珍赏

万历泉品版式繁 还有珍罕人未识


明代仅见品《万历通宝背四环月》铜钱珍赏

历通宝,乃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之铸币。万历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故万历钱铸造时间长,铸量也较大,形制以小平、折二居多亦有出号大钱,制式光背或背文字和纹饰者皆有,版式较为繁复。各种形制或版式钱中,有珍有普。

之前,愚博客已经展示过数枚不同而又稀见或者脱谱的万历背纹饰钱。尽管如此,我们所见似乎仍然没有穷尽万历钱的版式品种,而这也符合泉律和万历年号颁行时间长,铸钱多的历史实际。正是,天有不测风云,泉有不知品种。古代铸钱纷繁复杂,流用品、试铸品、样品等等,多少不知,匿藏难晓,后人无法通晓尽知,诸谱难以尽集其拓,故不管何人切不可把自己或者别人当成泉界神仙圣人矣。

藉此,今日再将愚早前猎获的一枚脱谱且极其罕见的万历通宝背穿四环月钱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发于此公开展示,以实物实证的形式,再次表明上述之言毫不夸张妄言矣。

首识书相。展目本品,清晰可识其面文“万历通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其钱文书写自然得体,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整体书相古朴爽真之感鲜明,正是那万历楷书平钱之典型风格,伪仿难得,可谓正点。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但见其背穿廓周围,四方分别围绕一枚月纹,形成四花瓣形。对于此形态,愚见以为可命名其为“穿四环月”纹饰,十分罕见,目前为止似可曰仅见。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本品为万历官炉钱无需存疑,开门书相确定矣。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宽缘,直径约为25.3毫米,重约3.93克,厚薄适中,小平形制偏大,或为小平大样。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其字廓,笔划横直竖立,纹饰清晰,深浅适中,鼓凸自然有度,毫无故作高凸之态。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本品规整干净的铸相,万历官炉出品,开门不疑矣。

再察锈相。一眼可见,本品锈色类黑漆古锈相,早年窖藏出品,其锈痂裹缚,薄锈浓浆,分布深浅相间,锈痂皮壳纯真无邪,坚实而不糟。薄锈之处,可见包浆凝重,鲜明老熟之相,润和而又踏实无虚。续可识其材质,略泛红而可断青铜质地,观铜色更是彰显熟旧。毫无疑问,就此锈相而言,其锈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其门不叩自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本枚“万历通宝背穿四环月”钱,三相一材,真实可靠,实乃开门见山之品确定。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本式万历钱十分珍罕难得,不仅脱谱,而且检索公展尚不得见有展,故,虽不能断然曰其孤品,但是在此段时期内曰其仅见也不虚妄。

事实表明,即使是明代万历钱,我们至今也难穷尽其式,故,在古泉收藏过程中,在积累一定泉识的基础上,如何擦亮眼睛觅宝是古泉收藏到珍稀品种的其中法门儿。如果处处事事,以谱为据,以己所见所习惯的理念去猎泉,那么当珍罕之品摆在面前,亦无福分得之矣。当然,那种经不起三相一材标准鉴赏审视的某些伪作“珍稀”泉品,则不在此列矣。


明代仅见品《万历通宝背四环月》铜钱珍赏


明代仅见品《万历通宝背四环月》铜钱珍赏


明代仅见品《万历通宝背四环月》铜钱珍赏


明代仅见品《万历通宝背四环月》铜钱珍赏


明代仅见品《万历通宝背四环月》铜钱珍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