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尺小却有七山纹 极罕铜镜初亮相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字纹铜镜,因镜背主纹饰为“山”字形而得名,简称山字镜,其乃战国时期出现较多且知名度较高的青铜镜式。山字镜,根据镜背“山”字主纹出现的多少,分别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等,其中,四山镜为最多,五山次之,而三山、六山镜罕少,尤其是六山镜,一向被认为乃战国山字镜中最为珍贵者。

那么,至六山纹镜,是否其“山”纹就为最多者,再往上,如七山、八山以及更多山,就没有了呢?回答当然不是,无非是六个山纹以上者,遗存更为稀少,更为罕见而已。

从逻辑上分析来看,山字纹既然有前述几山之数,那么,其山字出现在一面镜上的数量更多便完全存在可能性,此是合乎逻辑推理的。然而,口说无凭,逻辑推理的合理性,并不能代表事实存在,还得看有无发现实物遗存,并通过实物实证鉴其真实,方能成为事实矣。

有幸的是,在愚的收藏过程中,正是猎藏到这样一面极为罕见的“七山”纹镜,其镜虽小,然其经得起审鉴,真实无疑。故,今日赏镜,特将其帐中择出,拍其照而亮其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用实物说话,用实证证明矣。

鉴赏此镜。一眼可见,其镜背主纹饰为“山”字形,共有七个之多,反时针均匀排列,山字中间一竖直抵镜缘,乃山字镜典型而基本的列式。其直径约为7.2厘米,镜缘厚0.48厘米,乃可掌握之小型镜。续可见,其乃三弦钮,圆钮座一周素凹弦纹,羽状地纹,外加凸起大小星点。其地纹虽然因镜面面积小而不多不广,然山字镜纹饰主要元素皆备(仅无桃叶纹)。如此这般,就其镜式而言,乃战国山字纹镜,实实在在矣。

再观其铸,可见其器形规矩有加,主纹鲜明,鼓凸有度,地纹清晰,整体干净利落,体量虽小,然不失其工。续可察,其乃银背,局部锈痂裹缚,锈色纯真无邪,锈痂坚硬而不糟。镜面虽有局部覆盖坚硬锈痂,然磨镜精细而彰显光滑,原始银光闪亮(因拍照光线角度问题,照片未能真实将镜面银光反映出来),仍可照人之影像,伪不可得。至此,无论锈相还是铸相,本品皆可谓无异无邪,二千余年前之制镜,毫不疑问,其门大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面“战国七山纹铜镜”,纹相、铸相、锈相三相一材,均为开门见山,过关斩将,无可置疑。由此可有力证明,山字镜有六山以上者,毫不虚妄(还有更多山字者,适当时机再行披露,此不多言)。

目前而言,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七山纹镜,难见公展,极为罕见。本品的尺寸虽小(另有大七山镜收藏),反而极罕,山字主纹更多,故可谓山字镜中之难得珍品,不仅颇具研究价值,亦不失较高收藏价值矣。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首发极罕见的战国《七山纹银背铜镜》珍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