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文章前引!

今天的文章,我们不谈钓技,不谈窝饵。今天我说说我的家乡,说说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回忆下小时候的一些趣事。不过咱是钓鱼人,那么今天我们就回忆一下小时候的钓鱼,感受下现在几乎无法实现的美好,走起!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村口小溪流

我的家乡小聊!

因新冠而留足乡下,但是说真的,乡下的日子确实让人留恋,宁静,惬意,鸟语花香。我们属于四面环山的小村庄,房屋坐落于山脚下。老婆时常说我老想着回农村,其实如果是你,我想也会驻足于此。我们村从记事起没听过被盗,从小随便窜门吃饭,说到这里,我绝对可以说我们真的属于吃百家饭长大的!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的小村庄

我特爱自己的家乡,说真心话,对于繁华喧嚣的城市,乡下的安宁确实无可比拟,想想每天晚上7、8点钟就上床睡觉,每天早上5、6点钟就被鸟叫虫声叫醒。出门便是山,呼吸的都是自然的味道,草木清香,天气好,一壶茶,一把躺椅,一碟瓜子。晒着太阳想想过去,想想以后,那是多么的自在!!!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门口手工粉条

回忆总是美好的,人一长大特别向往小时候。其实小时候的日子确实美好的,无忧无虑,上山抓鸟,竹林挖笋,门口溪流钓着小鱼。好友聚集打闹,父母满村叫喊。

说到小时候的钓鱼,虽然没有现在这样装备齐全,但是简单有简单的乐趣!

我想钓友们,朋友们,你们应该有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吧!你们小时候的鱼竿也同样是竹子所做吧!今天借此感觉,我就聊聊小时候的作钓工具,与作钓鱼种!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山上挖笋

小时候的钓具

我是80后,在我们小的时候,钓鱼都是自己动作制作的,鱼竿是山间竹子。拿回来晒干,火上轻烤。几乎竿子都只做到3米多,小时候家里不宽裕,鱼竿有了,线组又买不起,所以父母的麻绳成了最为好用的钓线。而鱼钩却是父母缝补所用的细针,制作起来却也方便,放火上烤红,老虎钳夹成钩状,然后麻绳穿过针眼,线组就完成了。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小时候你们也这样钓过吗?

当然有了线组与鱼钩,浮漂就相对简单多了,泡沫,干的蒜心,人字拖的鞋底。所谓万事具备,只差钓饵!其实这是最省事的,锄头一拿,地里一刨,新鲜蚯蚓变成什么样了最好的自然钓饵!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溪流连杆,满满的鱼获

小时候最不缺的鱼,溪流鱼》山间小村,最不缺的是溪流,而溪流中最不缺的却是溪流小鱼,昂刺,溪流石斑马口,白青,土布鱼!还有很多鱼种我至今都还搞不太懂。不过在经过查阅,还是或多或少区分了一点!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清澈的小溪流

下面我们就认识认识,家乡溪流中这些鲜美的溪流鱼吧!

昂刺鱼: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昂刺鱼

黄颡(读音:sǎng)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鲿科,黄颡鱼属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

溪流石斑: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溪流石斑

厚唇光唇鱼,Acrossocheilus labiatus (Regan, 1908),是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的一种鱼类。分布区域:台湾、浙江、福建和广西等地水系。体长,侧扁,背部弧形,腹部圆。头侧扁,其长约与体高相等。吻钝,突出。口下位。下颌弧形,前缘露于唇外。唇厚,下唇分两侧瓣,在颏部中央互相接角虫。须2对,颌须稍大于眼径。背鳍刺极细,后缘光滑,末端柔软.雌体体侧有6条垂直黑狭条;雄体中轴具纵纹,垂直条纹在侧线之上。卵巢有毒。

马口鱼: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大马口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花杈鱼,桃花鱼,山鳡,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产于南盘江、元江、沧江等水域。是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淡水鱼。雄鱼在生殖期出现“婚装”,头部、吻部和臀鳍有显眼的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

白青鱼: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我们叫白青

宽鳍鱲,鱼类,属鲤形目,鲤科,鱲属。分布极广,在中国、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及东部沿海各溪流。尤以山区溪流中为常见。一般个体长约14厘米,最大个体可长达20厘米,一般个体体重25克,50-100克重的甚少。其个体虽小,但较肥壮,含脂量高,产量也较高,为普通食用杂鱼之一。在南方省份山区形成一种特殊的小渔业,为山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可入药,若将其除去内脏和鳞片,鲜用,具有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疮疖、疥癣等症。

尖嘴鱼: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我们那叫它尖嘴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是鲤科一种,亚洲的原住民,但因引入欧洲而成为了入侵物种。原创第一代青金虎雄鱼,头部微隆,体型线条宽阔流畅。它在一些地区被俗称为“罗汉鱼”但和广义上的观赏鱼类罗汉鱼为不同物种。在中国各地,还有“草生子”,“混姑郎”,“肉柱鱼”,“柳条鱼”、“食蚊鱼”等俗名。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但具体来说,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土布鱼: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土布

塘鳢(táng,lǐ)鱼科鱼类约有16属30种。分布于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 常见的属有乌塘鳢鱼属、 塘鳢鱼属、沙塘鳢鱼属、锯塘鳢鱼属、美塘鳢鱼属、鲈塘鳢鱼属等。塘鳢科鱼类为小型食用鱼类,有些种类肉细嫩,鲜美,如中华乌塘鳢鱼产于南海及台湾海峡,营养价值高,是名贵的滋补品。尖头塘鳢鱼产于中国闽江、珠江及台湾。沙塘鳢鱼产于中国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及台湾到东北等 地。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清新清香的小溪边

文章总结!

农村,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农村的作钓资源却是许多城市永远都比拟不了的,农村成长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诚实,自立。正因为这样的基础,我们才能在长大后立足于各个地方各个行业!

乡下的日子,乡下的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这么钓鱼,钓着这样的鱼!

最老的过溪之路,石阶

这就是我的家乡,借着新冠病毒闲停家中,简易回忆了一下过去,喜欢我的请关注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收藏!!!!谢谢大家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