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印度公司殖民家公司,劣跡遍佈世界各地

東印度公司始建於1600年。最初,英國人主要是利用東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東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國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

1756年,孟加拉的總督,向東印度公司提出抗議,要求他們在加爾各答拆除堡壘,英國人根本不理睬,納瓦布非常氣憤,發兵趕走了英國人,收回了加爾各答。(爆發了英印七年的戰爭)

在英國殖民印度的過程中,英國強迫印度土邦簽訂了《輔助金條約》。

該條約規定:印度的土邦每年要向東印度公司繳納“輔助金”,而東印度公司則承認這些繳納保護費的土邦擁有自治權。雖然擁有自治權但是從政治上將他們已經和附庸國沒有什麼區別了!

東印度公司殖民家公司,劣跡遍佈世界各地

印度

1813年,英國政府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貿易壟斷權,自此英國人擁有了在印度的自由貿易權。隨後,英國向印度輸出的工業品不斷增加,數量也越來越多,印度開始變成英國重要的商品市場。印度就被稱為英國殖民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英國資本家為了進一步開拓印度市場,對印度手工業者的盤剝越來越厲害,他們推出了花樣繁複的稅收,很多手工業者因此陷入貧困和破產的境地。同時,資本家們還強迫農民種植大麻、棉花等經濟類農作物。

為了消滅印度土邦,1848年,殖民政府通過一項法案,該法案規定:凡是沒有子嗣的土邦王公,不能指定繼承人。這也就是說,那些無子嗣的土邦王公將就此失去他們對領土的控制權。通過這項規定,殖民政府消滅了很多土邦。為此,一些喪失權利的土邦王公貴族和殖民政府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大大小小的起義不斷爆發,雖然都沒有成功,但是這些鬥爭卻迫使英國殖民者在政策上做出了一些調整。

東印度公司殖民家公司,劣跡遍佈世界各地

1858年開始,印度變成由英國女王直接領導。殖民政府還採取了一些措施,用於緩解跟農民之間的矛盾。

1860年代之後,英國改變了剝削印度的方式,用資本輸出的方式剝削印度人民。這個時候也是印度工業的開始。

東印度公司殖民家公司,劣跡遍佈世界各地

到了19世紀末期,印度的棉紡織工廠已經有將近200家,就業人口也達到了20萬。 由於資本的影響,印度的社會各民族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1885年,印度國大黨成立,並開始領導印度人民進行反殖民武裝鬥爭。這些活動都為印度的獨立和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