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师。

这是胖乎律师普法专题“传销犯罪”系列文章第8篇。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关于传销犯罪群体的问题。

先来一个问卷调查:


你认为传销犯罪多发于哪些群体? (多选)
0人
0%
老年群体
0人
0%
中青年群体
0人
0%
大学生群体
<button>投票/<button>

提到传销的受骗(害)群体,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是中老年群体,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传销的蔓延之势,通过各种新型外衣,洗脑套路,年轻群体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传销活动的目标对象,很多的年轻人由此身陷传销骗局。

本期文章我们重点通过几张图表,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情况,谈一谈传销犯罪群体的年轻化发展态势。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一、传销恶魔之手伸向“校园”

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青年群体沦陷传销组织的人群占比情况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而青年群体传销受骗者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大学生群体。

2010年6月,“新智网”传销案开庭审理。这起传销案被称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网络传销案:

经查明:“新智网”自2002年至2007年在我国经营金额4.12亿元,受害人中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主犯车守锋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同时,大学生群体不仅成为传销团伙的目标受害群体,甚至其中还有大学生作为犯罪主体的诸多案例:

2015年4月,湖南省临武县人民法院判处在校大学生袁某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同时没收其非法所得。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大学生成为“云数贸联盟网”“会员盘”“电子币”等披着资本或网络产业幌子的新型传销的主力军。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二、青年传销犯罪危害性更大?

青年传销犯罪,往往与我们之前文章中谈到的网络传销犯罪密不可分。

青年群体借助互联网传声筒,在参与犯罪群体和受害群体中,均呈现一种多发趋势。

与网络传销犯罪相似,青年传销犯罪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点:

1、首先是模式上更加多样化,网络成为主要工具

根据《腾讯2017年度传销态势感知白皮书》显示,以传销形式划分主要包括金融投资类、招商加盟类、保健品传销、虚拟货币传销、慈善传销、商城返利传销、国家工程传销等等数十种。

在青年群体中,网络的应用率之高,也使得对于利用网络,借助移动支付,虚拟货币交易等新型传销手段,这部分群体也更容易受到影响。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2、涉案人数更多

借助网络和社交平台的传播力,青年传销组织在人员发展上,往往比其他类型的传销组织更加系统化。

以微信网络传销为主的青年传销组织“云在指尖”案,微信关注人数就高达2400万,缴费人数多达240万,青年群体在号召和组织上更具系统化,也更容易发展下线人员。

3、造成损失更加巨大

因为人数众多,且模式中的金融投资类、虚拟货币类等传销形式,本身就可能涉及巨大的金额损失。

几乎所有的青年群体传销案造成的损失都低至万元,高至上千万甚至亿元。

4、跨地域传销犯罪更加多发

青年传销依旧以当前传销犯罪比较活跃的几大省份为据点,但存在依托网络实行跨省甚至是跨境传销的趋势。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三、四类年轻人需要注意?

在相关的案例研究中,可以发现,青年群体传销犯罪(或受害)频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这部分群体的“教育情况”、“社会阅历”、“职业性质”等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1、经济因素是根本因素

传销本质上作为一种欺诈手段,其核心因素是“经济”。而青年群体作为社会转型过程的主力军群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各种(经济)矛盾尖锐,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被各种传销所设下的经济陷阱所蛊惑。

…由于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饱和,投机行业逐渐规范,处在贫困线上的大量群众,尤其是青年,由于缺乏相应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劳动力为主要的工作岗位难以吸收所有的贫困青年时,因就业渠道的缺失进而导致贫困,从而陷入一个诡异的循环。

2、认知水平的限制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在青年群体中,有一部分是“低学历”、“无业”群体。而这部分群体往往因为教育水平的限制,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上当受骗,也更容易掉进传销犯罪的陷阱。

通过对2017年裁判文书网中420多名具有明确学历背景的青年传销人员进行统计,传销文化的人员普遍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左右,高中学历以下人员更是占据近85%的比例。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3、法律意识的不足

在关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一次调研中,结果显示有近两成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传销是合法的营销手段。

而对于传销和直销的区别,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一无所知。

72.4%的受访者对传销有正确的法律认知,认为传销非法,而经过国家批准的直销合法;

15.2%的受访者认为传销与直销都是非法的营销手段;

12.4%则认为二者都是合法的营销手段;

对于直销和传销的具体区别,55.7%的受访者对此一无所知;40. 8%的受访者基本不了解;3.5%的受访者基本了解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4、社会阅历的缺乏

对于多数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在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换中,往往前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适。而对于多数涉世未深的青年群体,传销组织打出的各种高利诱饵往往容易将之成功吸引。

以广西“307”系列传销案为例,该组织以“资本运作”、“金融项目”等名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参与传销,其中绝大多数青年被告群体完全不了解法律法规规定,普遍认为自身从事合法营销行为,多数被告直到审判阶段才知晓被骗的事实。

四、如何预防?

传销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身边。

除了传销陷阱,我之前也收到过很多学生的咨询求助,关于网络借贷,套路贷,电话诈骗等等。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法律于犯罪,是惩治也是威慑。

但更多的,法律于我们的日常,不仅是一种规范,也是帮助。

——帮助我们识别陷阱、认清真伪。

权健传销案的反思:4张图表看懂“传销瞄准了哪些人群”

本期文章相关图表和研究参考:

  • 《犯罪研究》期刊发表:《传销犯罪群体年轻化态势、原因及预防》
  • 《预防和抵制大学生参与传销之法治路径》

本期作者:王科栋律师 北京合弘威宇律师事务所

业务领域:金融、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和企业法律合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