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他是“民國第一才子”,學貫中西,

被譽為“博學鴻儒”“文化崑崙”,

堪稱行走的百科全書!

他是民國“第一懟人大師”,

懟天懟地,懟人懟事,不留情面卻又句句在理。

他是深情的情郎,一生只愛一個人。

他是一代文豪,創作了偉大著作《圍城》。

他是錢鍾書。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1910年10月,在江蘇無錫一個姓錢的書香世家裡,迎來了他們家的大喜事,錢家添了一個新男丁,而男孩的父親正是清華教授錢基博。

嬰兒在抓周的時候,機緣巧合地抓住了一本書,於是家人給他取了名字——錢鍾書。

錢鍾書從小就聰明過人,年僅四歲就認識了上千個字,看完了《三國演義》《說唐》等等小說,看完以後他還會對小說作品發表自己的評價,不論對錯,常常胡說八道,氣得父親一頓訓責:“你這般亂說容易捱揍知道不?!”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中學的時候,父親一直對他的作文不大滿意,為了博得父親開顏,他特別用功讀書,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直到後來也能代父親寫信、寫詩、寫文。

有一次,錢鍾書代父親為鄉下一大戶人家寫墓誌銘。那一次,他偶然聽見了父親對母親稱讚自己的文章,那是他第一次聽見父親對他的讚許,他高興得不知所措。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的文采愈加穩練。

錢穆出版的《國學概論》原本請錢基博作序,錢鍾書毛遂自薦,流利順暢地很快便寫完了,而且這篇序觀點獨到、筆法老練。

寫好了以後,錢基博沒有修改過一個字,直到後來《國學概論》出版,也沒人看出這篇序是出自一個年僅20歲的小夥子之手。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1929年,19歲的錢鍾書考進了清華,那時候他便立下了一大志願:橫掃清華圖書館。而錢鍾書也確實在此期間博覽群書,學貫中西文化,堪稱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

不僅如此,他的記憶力可謂是鳳毛麟角,精通多國語言,能背誦海量的詩詞文獻,經史子集隨手拈來。也因此被譽為是“博學鴻儒”“文化崑崙”。

有一次,畫家黃永玉要找“鳳凰涅槃”的根據,可是當他翻遍資料,諮詢了許多人後仍然得不到可信的解釋,這時黃永玉想到了錢鍾書。

錢鍾書聽了之後直接指出了一條明路:“郭沫若1921年自己編出來的一首詩的題目。三教九流之外的發明,你哪裡找去?鳳凰跳進火裡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羅馬錢幣上有過浮雕紋樣,也不是羅馬的發明,可能是從希臘傳過去的故事,說不定和埃及、中國都有點關係……”

“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

果不其然,黃永玉一翻就找到了。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清華讀書時,每次到了哲學系高年級開討論會的時候,馮友蘭都會請錢鍾書過來一起參加,而且每次錢鍾書都能“舌戰九儒”,逢戰必勝。

除了毒舌以外,錢鍾書也是出了名的“狂”。

1933年,他從清華畢業,校長和多位教授極力想挽留他,希望他能進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可是錢鍾書拒絕了,他的理由很是“狂”:“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的導師。”

錢鍾書從小狂到大,我們不清楚他是為了“狂”而飽讀詩書,還是因為飽讀詩書才開始變得“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肚中海量的筆墨足夠讓他“掀風起浪”!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因為從小愛“吐槽”的緣故,後來也就慢慢練成了一張“懟天懟地”的“民國金嘴”,而且加上自身淵博的知識,他便更加“肆無忌憚,恃才傲物”。

無奈下,父親幫他改了字,叫“默存”,希望他能沉默乖巧,可是效果並不怎麼好,他吐槽的功力反倒是越來越精妙。多少文豪大師都被他“吐槽”過,林徽因、沈從文、林語堂、魯迅都沒能逃過他的魔爪。

林徽因喜愛在家舉辦文化聚會,而且每次聚會都能吸引無數人前來參加,後來也成了那個年代最有名的文化沙龍之地。林徽因一時也成為了多少人眼裡的“風華絕代”。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就此吐槽道:

在一切有名的太太裡,她長相最好看,她為人最風流豪爽,她客廳的陳設最講究,她請客的次數最多,請客的菜和茶點最精緻豐富,她交遊最廣,並且,她的丈夫最馴良,最不礙事。


“講話細聲細氣,柔軟悅耳,隔壁聽來,頗足使人誤會心碎。但當了面聽一個男人那樣軟綿綿講話,很多人不耐煩,恨不得把他像無線電收音機似的撥一下,放大他的聲音。”


就連魯迅也未能倖免:

“魯迅的短篇小說寫得非常好......他適宜寫短的,《阿Q正傳》顯得太長,應該加以修改才好。”


錢鍾書如此“口不擇言”,看誰不爽就懟誰的性格無意間得罪了不少學者,在他小說《貓》中,他幾乎把同輩甚至前輩都吐槽了個遍。

但如果仔細琢磨他評論的點,又覺不無道理,雖然尖銳,卻句句屬實。並非是那種出於嫉妒的無中生有,無事生非,而是經過自己的學識分析從而產生的觀點態度,儘管如此也很少有人認同。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的“狂”不止是表現在對他人的“出言不遜”而已,他對那些對自己“有利益”的人依舊“毫無情面”可言。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的友人希望他能參加宴席,這樣也能得到好的關照。若是別人,這樣的邀請早就求之不得。

可是到錢鍾書這,他卻說:“我不去,哈!我很忙!”

結果又有人來邀請:“這可是人家點名要你去!”

錢鍾書依舊說:“我不去!不去!我很忙!”

那時的錢鍾書家境算不上優渥,甚至有點拮据,可是他卻絲毫沒有領人情面,相反的把自己推向更為窘迫的處境。

嶽南評價他說:“錢年輕又衝,才華橫溢,難免傷人。”

甚至有傳聞說,就是因為錢鍾書的盛氣凌人才導致他在西南聯大早早失去教書的工作。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的“狂妄”讓他吃了不少虧,許多人都不理解他甚至挖苦他,但這些對他來說卻似乎沒那麼重要。

他的“不留情面”既不關乎名譽,也不為了金錢,如果非得找個理由,那隻能從他的性情和品格入手。

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他那滿身帶刺的盔甲後面藏的到底是怎樣一個靈魂?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余英時評:

“錢先生是中國古典文化裡面最後一個風雅之士。他是一個純淨的讀書人,不但半點沒有在政治上向上爬的雅興,而且避之唯恐不及。錢先生自負有之,但很有分寸。”

有一位外國女學者看了他的文章後執意要上門拜訪他,他委婉幽默地拒絕道:

“假如你吃了一枚雞蛋,覺得好吃,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

錢鍾書的“純淨”在於他的“不計較”、“不在乎”,他不在乎名聲、不在乎金錢,他的一生只求做學問,不希望被外界所打擾。因為他這樣的性格所以讓世人看見了一個“不留情面”的錢鍾書。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但錢鍾書這種“滿不在乎”的性情並沒有讓他變成一個“冷淡、跋扈”的人,他既知道一生追求的事業是什麼,也明白需要用心經營和付出的情義是什麼,更加清楚心中該堅持怎樣的道義。

戰爭年代,上海淪陷,錢鍾書蟄居在內,生活困苦,而他的那些虛偽的朋友想去更糟糕的地方發展,面對此境,錢鍾書沒有坐視不管,他寫信委婉諷刺地勸阻,不願朋友落難。

1941年,錢鍾書受邀去西南聯大任教,可是聘書卻一直沒到,他的好友陳麟瑞說:“系裡對孫大雨有意見,你頂替他吧。”

他拒絕了:“不行不行,我不能奪了別人飯碗。”

事後,孫大雨對此十分感激。可是錢鍾書卻因此沒有了工作,一家人也都跟著捱餓。

夏志清教授評價他:

“書著裡的錢鍾書睥睨傲世,飛揚跋扈,逢人使棒;書信裡的錢鍾書,客氣得一塌糊塗。”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外冷內熱的錢鍾書往往給人一種高傲自大,恃才傲物的感覺。卻也是這樣一位“自大”的人活得比誰都真實,無論是對待生活,婚姻,或是工作,他都是最自在,最真實,最無畏的自我。

也許你會替他這樣的性格打抱不平,明明內心溫和卻表現得不近人情,如果他能稍稍收起自己的鋒芒,變得更加謙恭和藹,那麼他的生活會不會就會變得有點不一樣?

可他沒有這樣做。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像錢鍾書先生這樣“無情”而又真實的人已經少之又少,尤其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裡,人言可畏,牆倒眾人翻,可能只是無意間的一句言語便能被眾人的唾沫給淹死。

社會上“假”的東西漸漸多了起來,人們也就變得“不由自主”。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迎合大眾的喜好而去“造假”,明明是錯誤的,厭惡的,甚至是鄙棄的,卻能因為“名”和“利”違背自己心中的意願,到最後把自己也給弄丟了。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般無奈,似乎總得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像註定了我們終究會長成自己當初討厭的那種人,丟掉了初心,丟掉了執著、勇氣,然後抱著自以為完好的人生繼續小心翼翼地生活。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錢鍾書先生沒有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動搖過自己,儘管好友、媒體記者有心把他捧紅,他始終把這些世俗拒之門外。因為他明白一旦把“名利”穿在身上,生活會變得不自在,那時候,就得需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自然而然,也變得不快樂了。

在《奇葩說》裡,羅振宇曾表露過自己的一些內心感受:

他曾因為別人激勵、勸告、提醒而嘗試改變自己。身邊的朋友跟他說,你表現特別差,他就思考為什麼呢?他想明白了,因為他心裡有太多的“不”,他們希望他能夠從奇葩說裡得到一定的導流,於是他逼迫自己去改變:他不能沒有得到“導流”、不能不像一個知識分子,不能表現得不精彩,不能顯得沒教養。

這和他當初來到這裡的初衷都被阻止了,也不敢跟別人開玩笑,所有的表現都不正常了,開始越活越不自在。

他在節目中呼籲道:“你真的要按自己想的方式去活,否則你遲早按你活的方式去想。”心理有那麼多的“不”,你越想只會越抽抽,越狹窄。

錢鍾書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有的人會因此苦惱,他們害怕當自己最真實的那一面暴露在這個世界,就不再有人喜歡自己了。

其實,愛你的人永遠不會因為這些性格的缺陷或是缺點而離開你或是不再愛你。

愛你的人,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錢鍾書那般“目中無人”、“恃才傲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歷經窮苦潦倒、飯碗不保,可也就是這樣一個旁人看似滿身缺點的人,楊絳愛了他一輩子。

愛你的人自然會明白你是什麼樣的人,縱使全世界都否定和質疑,他們仍然毫無條件地信任和支持;就算滿身缺陷,也有足夠的愛去包容你,幫助你。

至於那些只會用嘴巴和鍵盤品頭論足的人,他們懂與不懂,又有何干呢?

“人最大的成功,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你不必為了別人活著,不必為了別人的期待活著,你應該只為你自己,你必須在乎自己快不快樂,過得幸不幸福。

也只有這樣,才是對那些質疑我們的人最好的報復;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那些愛我們的人。

但願有一天,我們都能卸掉身上所有的偽裝,坦坦蕩蕩,毫無畏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