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近年來,流行一句話:舌尖上的中國。解決溫飽問題後,中國人開始考慮吃好喝好了。吃完之後的問題,同樣也很重要。廁所,彰顯人類的精神風貌,也是一種文明。

如今,有的同胞對印度的廁所評價,基本上以差評居多。感覺很原始,解決問題比較隨意,不衛生。其實,中國古代,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中國古代廁所的標準

中國的對聯文化無處不在,廁所領域同樣表現不俗,比如有一副對聯:“納垢含汙知大度,仙風道骨驗方腸”,這就是對所謂五穀輪迴之所的絕妙定位。

廁所的門上還配備對聯,像這樣的待遇,在中國古代就絕非常規場所了。大多數廁所的目標定位,不過是解決一時之急,只要能夠遮蔽隱私,顯出人類文明即可。

古代沒有現代的抽水馬桶,以傳統的坑廁(旱廁)居多,很多也沒有頂子覆蓋,形成“一葦草蓆遮四邊,腳踩大地望藍天”的效果,通風、透氣、還敞亮!

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百姓輕鬆過後,清潔衛生,用什麼?

把大象裝進冰箱裡,一共需要三步。如廁的步驟,關鍵環節,一般有兩個:第一排便,第二清潔。現代文明,比較超前的,有水洗,但大多數仍然是用紙來解決。每當人類遭遇災難,比如傳染性疫情,除了吃喝食材,衛生紙通常也在搶購名單之列。

一邊蹲馬桶,一邊刷手機,輕鬆過後,才發現衛生間沒紙了,然後求助別人送紙過來。這種場景,在古代是絕對沒有的事。古代中國,紙張很珍貴,連畫畫這麼“文明”的事,要是沒有紙筆,弄根樹枝就能在地上劃來劃去。至於屁股上的事,都不叫個事!

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活人不能叫尿憋死,古人在方便之後,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尤其是農村,可用的材料很多,諸如土塊、瓦片、菜葉等等,隨手一抓,應有盡有。這看上去很世俗,但的確很現實。

面對這種過於接地氣的神操作,明代部分高級文人,實在無法接受。有位仁兄,名叫胡應麟,在《甲乙剩言》中這樣表態:安平人上廁所,“男女皆用瓦礫代紙,殊為嘔穢”。但是,一個地方的生活習俗,無須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

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皇帝們完事之後,手邊瓦片難尋,用什麼呢?

富貴之地,莫過於皇宮。明朝的皇帝們,早期一直沿用祖制。舌尖上的事,自然不必說,屁股下的事,當然也不含糊。如廁之後,為了與尊貴身份相符,皇帝們不用紙,而是用帛。這種野蠶絲織成的特種帛,製造成本很大,但成本再大,也很難再用第二次,屬於一次性用品。

直到孝宗朱祐樘時期,有個宮人把用過的帛,收集起來,清洗乾淨後,製成了窗簾。本著節約精神,朱祐樘大力倡導這個做法,推動了一場廁所革命,並且說:“殊可惜,即數以紙代之”。這樣,皇宮裡也開始用紙來解決問題了。

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中國古代的街道上,究竟有沒有廁所?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宋朝市井的繁華。作為藝術作品,當然要有所捨棄,牆角樹邊的一些垃圾,都是屬於摒棄的對象。如今一些電視劇也是如此,古人逛街的場景,除了人流如織,衛生狀況也是令人稱奇,就像環衛工人剛剛掃過一樣。

實際情況,遠非如此。作為廁所革命,如今一些縣級城市,在重要街道設置了現代化廁所設施,以解決出門在外人員的內急問題。即便是前些年,這些設施尚不完備,更何況古代?

明清時期,中國的大城市,北方以北京為例,街道上的廁所很少。廁所一事,如治理洪水,疏導是關鍵,堵,是不可能的。所以,由於一廁難尋,所見之處,滿大街汙穢遍地;鼻息所聞,自然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明朝學者謝肇淛,這位萬曆二十年的進士,對於中國的山川和城市,都有所遊歷。眼界大開之後,謝肇淛在《五雜俎》中,這樣說:

今大江以北,人家不復作廁矣……京師則停溝中,俟春雨後發之,暴日中,其穢氣不可近,人暴觸之輒病。

古都開封,差一點被明太祖朱元璋定為明朝國都,當時也是髒、亂的人設。謝肇淛出生於浙江杭州,對中國南方等地,比如紹興、鎮江、吳淞(今屬上海),在廁所衛生方面,評價都比較高。看來,熱愛家鄉,廁所也是一個自豪的理由。

中國南北差異巨大,明朝的廁所:南方好,北方差

小結

神仙,可以吸風飲露,人,卻是吃五穀雜糧,自然需要“五穀輪迴之所”,古今莫不如此。目前中國廁所文化走在前列的,首推那些A級旅遊景區。對於景區來說,主要就是解決人的基本需求:吃喝拉撒睡,作為一種商業投資,實現起來相對容易。

大多數農村,也在進行廁所革命,對舊有廁所(大多是旱廁或坑廁)進行改造升級。但是和城區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很難接入統一的汙水管網。即便如此,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文\\羅漸升 圖\\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