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明白这些学习道理,学习将会事倍功半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语文的古诗文阅读是丢分的“重灾区”,原因在于读不懂、不会读、读懂了也不会答。在这个“语文为王”的时代,阅读能力直接限制了学生的提分空间。如果你是一个文科生,或者选择的是文科类科目,那你的阅读能力就决定了你最终成绩的上限。

除了语文学习,在英语学习和“小三科”学习中我们的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哪怕是我们的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进步也有限。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我们的学生止步不前呢?

如果孩子不明白这些学习道理,学习将会事倍功半


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死记硬背被无数家长和学生打进了“冷宫”,他们坚信要快乐教学、要因材施教,更要全面培养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分析等能力。“新时代的人才观”认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个只会滔滔不绝地背诵事实的人是无趣的、爱炫耀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那些热衷于死记硬背的人是“书呆子”,他们背的再多都没用,因为当今社会是能力至上!

但是对于我们正在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学习的孩子们来说,死记硬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我们培养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或者其他能力,一定要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我喜欢用盖楼来比喻学习,你的知识储备过程就是在打地基,各种能力决定了你盖楼的速度和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一个没有基础知识储备的孩子,他的能力是无从培养的,他的楼盖的越快,将来楼塌的也越快。

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记忆很重要,而且记忆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你之前背的越多、学的越多,在你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你的速度就会越快。语文的古诗词、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英语单词和词组都需要背,文科生的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也都需要背。不论你选择的是题海战术或者是技巧性学习也罢,都避不开死记硬背的这个过程!

如果孩子不明白这些学习道理,学习将会事倍功半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

我们这里所说的阅读不只是语文、英语阅读,也包括考试题目的阅读。背景知识也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文学作品创作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考试题目的背景,比如地理的地形、坐标位置、气候条件等信息,化学题目中给出的环境条件等知识。这些都属于背景知识的范畴,如果你忽略了背景知识,那么很可能你知道所有的知识点,却依旧做不对这道题!这些学生我们给的归类是不会读题。这类学生也是丢分丢的最可惜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背景知识的了解会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课本知识。一位优秀的历史老师,一定是善于为学生“讲故事”的,他们会告诉学生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且将知识以一种近似于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一节课的内容娓娓道来。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时候,只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很轻松的将知识记在心里。

除了这些内容,英语的阅读理解“猜词”这项技能就是对文章上下文整体把握运用的体现。

如果孩子不明白这些学习道理,学习将会事倍功半


对于我们学习的启示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你很聪明、明白很多技巧,但是

必要前提条件一定是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否则再多的技巧也无法带给你巨大的进步。那些所谓的“快速提分”、“弯道超车”大多数都是收的“智商税”,如果那种方法真的有效的话,是不是可以让初三的学生学习技巧直接参加高考呢?

不要寄希望于技巧性学习,更不要认为回归课本、背书是“愚笨”的做法。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于是他们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当我们的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先回归课本、学习知识,再去运用技巧、技能提升自己。试想一下,脑子里空空的,你总结什么?归纳什么?即使是老师把这些总结好给你,你能理解吗?

不论是考试还是问题分析,都不要脱离“背景知识”,否则你的见解和言论就只是“空谈”,更不要忽略知识的记背,否则你连空谈的资本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