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絆倒了比亞迪?淨利潤或猛降超7成

在弔詭的“11億廣告詐騙門”事件中尚未脫身的比亞迪,現在又陷入“失速”的困境。

近日,根據比亞迪發佈的銷量快報,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量22萬輛車,同比增長21%。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7.12萬輛,同比增長106%,位居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首。

僅從銷售數據來看,比亞迪上半年表現不錯,但仍與其年度目標有較大差距。2018年1月,比亞迪汽車銷售總經理趙長江曾表示,比亞迪希望在2018年實現60萬臺的全年銷售目標,其中新能源汽車實現20萬臺的目標。據此推算,2018上半年,比亞迪僅完成年度任務目標的36.92%,新能源部分僅完成35.6%。

比亞迪創立於1995年,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同時佈局新能源產業,並於2016年3月進入軌道交通產業。目前,比亞迪的業務結構主要有三塊,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其中汽車業務佔比亞迪總收入超過五成。

公開數據顯示,比亞迪2015年至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800.09億元、1034.7億元、1059.1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分別約為12.07億元、46.13億元、29.87億元;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約為5.81億元、7.11億元、12.76億元。

進入2018年,比亞迪利潤銳減。比亞迪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將下降70%-80%,僅為3億元到5億元。

主要是受補貼退坡影響,包括電動大巴和新能源乘用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整體盈利較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什麼原因導致比亞迪上半年,只完成全年目標36.92%?比亞迪能否完成全年目標?時間財經聯繫了比亞迪市場部,但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對時間財經表示,在2018年上半年中,中國汽車整體銷量增速達到5.6%,比亞迪上半年的數據還是不錯。但因為市場形勢的快速變化,導致未能實現高增長。按照現在節奏,比亞迪要完成原定年度目標壓力山大,可能會調低年度目標。

補貼“餡餅”變小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比亞迪2017年累計銷售新車41萬輛,同比下滑17.5%。其中,新能源汽車售出11.3萬輛,同比增長13.4%。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比亞迪之所以敢提出2018年60萬的銷售目標,主要還是依賴其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以及其在新能源方面的廣泛佈局。比亞迪方面曾表示,2018年計劃銷售20萬輛新能源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7年全年累計產銷分別為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53.8%和53.3%。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曾對媒體表示,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同比增長25%以上。

比亞迪在新能源方面優勢明顯,此前連續3年獲得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新能源汽車在北京、上海銷售最多,比亞迪是入選兩地目錄最多的車企。其中比亞迪入選北京新能源汽車目錄的車,包括E5 300、秦EV300、E6、宋EV300共4款車型,轎車、SUV、MPV全覆蓋;上海地區,進入新能源汽車備案信息表的車型共有約60款,其中比亞迪就有13款,幾乎是第二名的2倍。

2017年8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比亞迪準備於2018年推出多款微型和小型純電動汽車,進入三四線城市。“目前純電動車要麼從高端入手,要麼從低端入手。微型和小型電動車會是比亞迪另外一個爆點”。

在這種大背景下,比亞迪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7.1萬輛,同比增長106%。其中,秦DM、宋DM、e5銷量達到2.3萬輛、2.1萬輛,1.6萬輛,三款車型佔到整體銷量的85%。但這依舊未能達到比亞迪的預期,僅完成全年目標的完成35.6%。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表示,新能源補貼下滑是最主要的原因。2018年2月,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的門檻已經能從100km提升到了150km,而續航在300km以下的純電動車補貼都有所下滑,且百公里電耗、電池能量密度等指標都有所提升。

這使得比亞迪準備發力的微型電動車市場,從熱銷進入冷淡期。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銷量前15名的純電動車,在新政實施後,將有9款將沒有補貼,全部都是小微型純電動車。

不可忽視的是,低速電動車(類似老年代步車)在中國仍然處於灰色地帶。2016年10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佈“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制定計劃,制定週期為24個月。

但截至目前,這個標準涉及很多部門和管理內容,目前還未最終落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首席專家、汽車標準化研究所總工程師周榮曾表示,目前該標準仍在協調討論中,近期出臺的可能性不大。

燃油車起色不大

除了新能源汽車,燃油車也是比亞迪實現60萬目標的重要支撐。

但近幾年來,比亞迪在燃油車方面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比亞迪傳統燃油車銷量為35.6萬輛,同比下滑21%;2015年銷量則是32.2萬輛,同比下滑9.6%;2016年銷量雖同比增長1.8%至32.6萬輛;2017年,銷量則進一步下降,為29.6萬輛,同比下滑9.2%。

這次,比亞迪押注在新車型的上市。2017年9月底上市以來,比亞迪宋MAX持續月銷破萬。2018年6月,全新一代比亞迪唐正式上市,在10款車型中有5 是燃油版。

從銷售數據上來看,2018年上半年比亞迪燃油車確實有了起色。燃油車總計銷售14.96萬輛,同比增長19.6%。其中宋MAX銷售8.1萬輛,貢獻了燃油車54%的銷量;F3和宋也分別銷售3.3萬輛和2.5萬輛。

但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從半年數據來看,燃油車銷量呈下滑趨勢。最高銷量是1月的3.5萬輛;2月因為春節原因銷售慘淡,僅有1.8萬輛;3月有所回升,銷量達到2.9萬輛;但此後一路下滑,從4月和5月的2.3萬輛,一直下跌到6月的2萬輛。

這既與新車效應逐漸減退有關,也與比亞迪的品控有關。業內專家管學軍曾表示,品控是比亞迪的一項負資產,嚴重影響產品銷量。近些年,中國品牌整體向上發力,性能、品質都上了一個大的臺階,但比亞迪似乎沒有跟上這波向上的潮流。因此,只能在低端市場打轉轉,而低端市場的消費也在升級,或者說低端市場也在萎縮,這就造成比亞迪銷量的下降。

據瞭解,比亞迪遭到的投訴有很多,並且五花八門,並不是某一個部位集中出現問題,甚至出現車身生鏽、中控液晶屏黑屏等問題。2018年6月,比亞迪騰勢因為前排乘員正面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乾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原因,召回了1萬輛車。

如果要完成60萬的年度目標,比亞迪下半年必須要銷售38萬輛車,接近其去年全年的銷量。比亞迪真的能完成嗎?業內普遍認為,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可能會出現下降的趨勢,比亞迪的壓力巨大。

汽車分析師鍾師對時間財經表示,比亞迪的全年目標定的有些高。他們可能會在某個時間點,向下調整年度目標。

王傳福曾認為,2018年將是比亞迪重回高速增長軌道的一年,但現實卻給他潑了盆冷水。目前情況雖然看起來只是比亞迪突圍路上的小插曲,但未來它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