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導言:在互聯網時代,伴隨著知識的爆炸性增長,我們卻在無限的焦慮中,迷失在信息的漩渦中,快餐式學習,讓我們難以獲得真正的自我成長。

我們已經步入了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在全民狂歡於知識的海洋的時候,每個人受慣性的影響,以及一些新的營銷方式如打卡學習、期滿返費等方式的激勵,更加勤奮的刷信息、刷課程、打卡,試圖通過不間斷的終身學習,打破自己的焦慮,成就更具競爭力的自己。

劇場效應對社會的影響在持續加劇,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僅僅適用於孩子,現在被競爭逼迫的職場人也不得不繼續加快腳步,擔心一天不學習,就會被時代遠遠拋在身後。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但是,在花費了無數時間和精力之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改變了,成就自己呢?

很多人其實並沒有改變多少,反而會患上知識囤積症,更加焦慮,這時候,焦慮的是如何把訂閱的課程上完,何時才能真正的改變自己。

在頭條問答有一個熱門問題,問題是這樣的:

你選擇樊登讀書會與邏輯思維那個收穫更大?為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最容易形成辯論甚至爭論,但是在網友各自站隊的時候,


有一位網友卻獨樹一幟:他的觀點很明確,都不推薦!

原因很簡單,通過親身在樊登讀書會的實踐,他不太能接受淺嘗輒止的內容付費。而且每本書45-60分鐘的講解時間,只能瞭解一些皮毛,書中的核心觀點和大體脈絡都有了,但是他認為精髓在於另外的幾十萬字裡面。

所以他一般情況下會聽書以後,自己買了書,沉下心精讀,消化和吸收。

而反對者則認為:樊登讀書是拋磚引玉,對很多人還是有效果的,因為互聯網時代,許多人根本看不進去書,而樊登滿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需求。

更有人通過樊登讀書會,克服了自己不會挑書的缺點,通過聽說,瞭解了一本書的價值,從而更為準確的選擇適合的書。

其實並沒有誰對誰錯,存在即合理,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有差異的,這也決定了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和立場的不同。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在巨量的信息面前,互聯網時代的知識獲取呈現幾個顯著的特質:

碎片化:隨著自媒體的爆發,多元化、個性化帶來的就是信息的碎片化,碎片化是信息受眾追求自我、追求個性、追求速度的一種外在表現。這也是短視頻爆發的主要受眾基礎,人們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數量的信息,而質量只能排在第二位。

淺嘗輒止:為了避免信息超載,我們的大腦在高速運轉的同時,也在超速的以點狀的方式篩選信息,這也是一種大腦的自我保護。

同時,我們對事物的關注、耐心都在快速的降低,一個負面信息,在短時間內從被曝光、到傳播、爆發、湮滅的週期越來越短,而我們花在信息獲取的時長在不斷延申的時候,在每個信息點上花費的時間則越來越短。


信息獲取和知識學習的快餐化變成一種潮流,而淺閱讀則讓我們保持速度,以便跟上時代,防止與時代的脫軌。

頭部效應凸顯:從長期來看,各行業集中化程度會提高,行業利潤和市場份額向行業龍頭集中,這符合經濟發展趨勢。


網紅經濟爆發,自然也符合20/80原則,甚至於排名靠前的20%的網紅中,也只有20%,即網紅總量的4%,是真正的注意力經濟的高收益者;


李佳奇們不僅僅是不斷挑戰互聯網的記錄,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在牧群效應下,大概率的選擇的更具安全感的群體趨同。而卻很少考慮到,這種選擇到底是不是適合自己。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在知識的洪流中被推著走的時候,我建議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學習永遠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目的和動機才是支撐我們終身學習的最強大的動力。

如果缺乏了強烈的動機和清晰的目標,即便是通過各種方式,用外界的影響力強迫自己學習,最終的學習效果也乏善可陳。

在央視主持人中,董卿溫柔犀利加上字字珠璣的談吐,成就了作為主持人的一個個傳奇,包括我們看到的點贊數,達到了創紀錄的1億多,遙遙領先於其他人。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在領先的背後,是“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的不懈堅持。

在環球人物對董卿的採訪中,董卿說:

每天睡覺之前一個小時的閱讀,是雷打不動的。

這個習慣她堅持了幾十年,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知識積累。

很多人在現實中,混淆了學習的目的和學習方法,在跟風學習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最終可能還是在原地踏步。

很多人把學習當成了目的,沉浸在學習的過程的獲得感中,所學到的知識最多能在大腦中停留一個星期,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種現象在培訓界比比皆是,很多參訓人員,往往培訓的時候滿懷激情,感覺非常有收穫,但是在培訓一結束,又回到初始狀態,這也導致很多的企業面臨兩難的選擇:不培訓,能力提升不上去,培訓了,能力依然沒有質的提升,結果還一樣。

主要原因,在於參加學習的人員,大部分都是享受了過程,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而事實上這個結果,核心在於學習目的與培訓結果的高度相關,這種相關性,必然是需要通過學習者有效的將所學內容融入自己的工作中,才可能有所收穫。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針對絕大部分人,學習的目的大多是以下幾類: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提升人文素質:

這是很多學習者比較重要的訴求。

我有個同事,在工作之餘,大量的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從歷史、人物傳記、哲學、科學、音樂等等無不涉獵,隨著涉獵的越來越廣泛,很明顯感覺到他的整體人發生了變化,聊天中他逐漸從以前的默默不語成了主角。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並充分享受讀書給他帶來的樂趣。

在我們大量的學習中,神經元也會不斷的相互鏈接,而鏈接的頻率和數量是隨著我們學習量的增加而不斷強化。

“腹有詩書氣質華”,讀書是一種通過與作者獨特形式的對話,形成對自身語言、行為、思想的影響,進而豐富我們內心,提升我們的素質和品味。

對於想提升自身素質的大多數人來說,多讀書,多看經典名著,讀不同觀點和類型的書,是你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徑。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書會融入你的血液之中,讓你的行動、精神不知不覺發生變化。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知識的儲備,無論是對於董卿這樣的專業主持人,還是對於一些希望成為行業專家的人來說,學習是我們知識儲備的一種主要途徑。

上海才女武亦姝,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的節目中,憑藉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氣魄,成功奪冠。

詩詞大會評委蒙曼看來,武亦姝不是天才,卻是人才,她的詩詞儲備是學出來的。

當評委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問武亦姝是如何儲備積累這麼多詩詞的時候,武亦姝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不同地背誦、積累,直到把2000首詩詞爛熟於心。

想要信手拈來,你需要的就是這種超量的知識儲備,無論是才女武亦姝,還是央視一姐董卿。莫不如此。

想要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才甚至專家,離不開超量的知識儲備。

獲得啟發: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有靈光一閃的情景出現,就像大腦中有一盞燈瞬間被點亮一般,更多的時候,我們在各類的學習中,比如網課、培訓中,真正能夠有所收穫的,往往是這些資訊對我們的啟發。

啟發越多,我們本身的注意力會更集中,接受這些資訊的意願才會更強。


掌握具體的技能: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現在的很多付費專欄和課程,都是教授學習者掌握具體的一項技能,比如EXCEL\\WPS快速入門、會計考試培訓、玩轉python編程、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產品經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網絡運營等等。

對於學習者而言,由於工作或者生活需要,這類學習內容成為首選,這也是知識付費成為熱點和流行趨勢的主要原因。


但是僅僅通過課程,無論是線上還是先下,你是無法快速的掌握一門稍微複雜的具體技能的,你還需要真正的實踐和輔導。

提升系統能力:

一個人的競爭力的強弱,不僅僅來自於單獨某項能力,更重要的來自於底層框架能力的系統化與否,這就好比某一項軟件很強大,但是仍然需要在操作系統中運行一樣,底層系統能力的提升,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可持續的學習方向。

否則,再強大的軟件,如果沒有更為匹配的優秀的操作系統,那麼依然無法發揮其強大。對於個人來說,某項能力的突出,也需要建立在自身各項系統能力的基礎之上,比如情商、逆商、財商等等。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既然學習能帶來這麼多的預期和好處,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卻很難獲得希望的結果呢?

原因大致有幾種:

1、 我們並沒有針對性或者明確的學習目標。

2、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沒有做到相應的整理和提煉。

3、 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卻只有“學”,而沒有“習”。

4、 只輸入,但沒有內化和輸出。

沒有針對性或者明確的學習目標。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這種情況下,最容易陷入學習的誤區,為了學習而學習,時下的社會發展,讓很多人患上了“學習焦慮症”,總是會感覺不學習會被時代拋棄。

當然這種想法是沒錯,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為此需要沒有選擇的進行學習,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沒有目標的情況下,浩如煙海的知識會讓我們應接不暇,技術的發展也會讓我們更感覺知識面的不足。

在沒有明確目標情況下,無規律的廣泛涉獵,對於我們的素質提升其實並沒有多大用處,用於淺嘗輒止,而沒有經過深思,知識充其量只能算一種資訊,我們無法在有用的時候及時從大腦中“調用”。

而且,更容易患“”知識囤積症“

如果你看到別人讀書,或者偶爾聽別人推薦一些書,或者總覺得心理不安,想靠知識來充實自己。

這種情況下,大概率你會一時衝動,買上一堆書、或者花錢報上一堆課,但你很快會發現,熱情維持的時間很多,徒留下一堆尚未看完的書或者沒有上完的課程。

而等你真的需要的時候,你只是記得,我曾經有看過,但是記不得了。

朱熹曾經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囫圇吞棗的填充資訊和知識,只會讓我們的大腦持續運轉,進而過載而容不下真正需要學習的內容。


沒有整理和提煉。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數學家華羅庚對於學習,有一段精彩的見解:

學習有兩個必經的過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過程.“由薄到厚”是學習、接受的過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

譬如我們讀一本書,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註解,就愈讀愈厚,我們所知道的東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但是,這個過程主要是個接受和記憶的過程,“學”並不到此為止,“懂”並不到此為透.要真正學會學懂還必須經過“由厚到薄”的過程,即把那些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來。

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在瞭解所學的知識時,一定是要不斷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古人強調註解,現在我們則可以多做筆記,但這個習慣並不是很多人擁有的。

除此之外,提煉知識的邏輯框架和核心,可以通過再覆盤所學知識的框架,比較典型的就是讀書的時候看看作者的目錄,對比自己的思考,理解作者的邏輯。

更為重要的是,能把所學的知識,經過消化,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去。

只有“學“沒有”習“,學到意願很強,但是實踐的動力不足。

孔子老人家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我們所有的知識,如果僅僅儲存於大腦中,那麼它無論多麼系統、多複雜,永遠也只能是知識,而真正要把外部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或者技能,最重要的是:實踐。

離開了實踐,學習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知識更容易成為我們成長的障礙。也很容易讓我們鬧出緣木求魚的笑話。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踐,但是實踐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克服大量的阻力,讓新的知識融入到我們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不斷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技能。

只有輸入,沒有內化和輸出。

要保持我們不斷的成長,不是來自於知識的堆砌,而是思維模式的不斷進化。而這是很多學習者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也是廣泛涉獵,大量閱讀,希望通過學習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但是東拼西湊式的學習,並沒有讓我感知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進步,反而因為只有輸入,沒有消化、吸收,進而有效輸出,導致學習效率極低。

真正能幫助你進步的,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需要的是不斷的輸出,甚至於主動輸出倒逼輸入。

唯有如此,你才知道你真正缺乏的知識,你也才更有針對性的去學習。


所以要想真正的擺脫學習的迷茫,我們可以參考如下步驟,調整你的學習方式:

1、 慢下來反思,在提升效率的同時,重要的是不是學,而是融會貫通。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學習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

一味學習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知識的本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所學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

任何的知識都是死的,但是現實中我們所有的實踐,變量是相當多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實踐所學,才能真正的有所收穫。

書不在多,精讀則行。學不在博,領悟則靈。

要做到這點,需要我們真正的停下來,思考我們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

而是要帶著問題和清晰的目的學習,這樣,學習才能有真正的收穫。

2、以終為始,有明確目標和針對性的學習。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而現代社會的資訊和知識的產出卻遠超我們的想象。隨機的涉獵和蜻蜓點水般的學習,只會浪費你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沒法讓你有顯著的成長。

以終為始,有明確目標和針對性的學習,不僅不容易跑偏方向,而且能讓學習更有效率,在不斷的進步中,獲得更高的自我滿足感,從而強化自己的學習動力。

比如我們的目標是擁有像武亦姝一樣的詩詞才華,那麼首先給自己定好熟記2000篇詩詞歌賦作為目標,才是正確的選擇。

3、克服惰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終身學習,聽起來不錯,但是知易行難,作為普通人,你沒有董卿那樣常年保持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自然也難以獲得同樣的成就。

如果你無法長期堅持學習,那麼假如一些有共同學習目標和愛好的社團或者圈子,能讓自己在外在壓力下,更有動力去堅持學習。

4、重質不重量,精度一本勝過泛讀百本,一技精通勝過百技略懂。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著名學者朱光潛先生曾經:“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

時下流行的恰恰相反,很多人不斷的在網上show自己的讀書“業績”,動輒每月幾十本的記錄,讓很多不明就裡的人羨慕不已,但是真正能學到知識,並融入自己知識體系的,又能又多少呢?

廣泛涉獵固然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深度學習,而深度學習中,最核心的就是追根究底,不僅僅知道我們所學的是什麼,更要了解清楚為什麼以及怎麼做。
5、用費曼學習法,形成學習閉環。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大多數人學習,是以輸入為主,但是,真正的學習,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將所學融入自己的能力體系中,做到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像知識倉庫一樣將知識簡單的堆放存儲。

而只有將知識從倉庫中“銷售”出去,我們才能真正的形成學習閉環。

費曼學習法的一般步驟是這樣的:

第一步,制定你自己的學習目標,針對性獲取高價值課程。

第二步,教授這個概念或技能,假設你的教授對象是小學生或者一個老人,如何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解釋這個概念。

第三步,返工。這一步針對的是第二步你解釋不清的地方,再返回到原材料中,重新學習。當你可以解釋清楚後,合上課本,繼續第二步教授。

第四步,回顧和精簡。把你剛剛對於概念或技能的解釋寫下來,如果有不夠簡潔或者讓人困惑的地方,那就再一次重複這幾個步驟,很快你會發現自己真的理解了這個概念的實質。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借鑑費曼學習法,將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能夠變成技能,而不僅僅是知識儲備,所以非常有必要通過學習閉環,真正的實現從知識到技能的轉換。

學習閉環分為: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具體來說:

學習、輸入:針對性學習一門課程,或者閱讀一本書籍;大部分人停留在這個階段。
整理、覆盤:一邊學習或者閱讀,一邊獨立思考思考,同時記筆記,筆記中不僅僅是摘抄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對自己的啟發,最終消化課程或者書籍的核心表達的觀點,做好輸出準備。
實際上,只有少數人做到了這點。

著名學者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先生曾經回憶錢老的學習方式:

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做筆記很費時間。鍾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發現。

經過整理,錢鍾書先生僅僅外文筆記,就達三萬四千多頁,中文筆記也不相上下。

融入體系:

割裂的知識是無法最終變成自己的技能的。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把新的知識,融入到原有知識體系中去,形成一個全新的個人技能。

這個融入過程,有些是彌補原有的不足,比如掌握PS 中某些特殊新功能的用法,掌握後就能融入原有的PS知識中去;

而有些新的知識,比如一個新的軟件的學習,則是在原有知識架構中,增加一塊新的內容,從而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基礎技能。

輸出:

將知識融入自己的體系中,並通過演講、討論、自我思考、對話、實踐等方式輸出。

最重要的輸出就是實踐。

迭代:

針對性的進行不斷地學習,思考,更新,迭代。

將原有的不再適用的知識進行篩選淘汰,更新,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甚至於進行破壞性創新,打造自身新的競爭力。

慢下來,讓自己真正的開始學習,你需要掌握的方法在這裡

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充實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夠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放棄那些囤積知識類的快餐式學習,讓自己慢下來,真正的提升自己的學習力,不是建立知識倉庫,而是將知識融入自己的能力體系。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只有形成學習閉環,你才能真正的擺脫學習的窘境。

最後總結以下,為了避免被動學習,我們可以參考如下的學習方式:

1、慢下來反思,學習最重要的是不是學,而是通過實踐融會貫通。

2、以終為始,有明確目標和針對性的學習。

3、克服惰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重質不重量,精度一本勝過泛讀百本,一技精通勝過百技略懂。

5、用費曼學習法,形成學習閉環。

6、進行不斷的迭代,螺旋式自我提升。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