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一、火烧比叡山

佛教圣地比叡山,傍晚的钟声刚刚敲响,僧人们抑扬顿挫的诵经声飘逸开来,在附近的京都形成一片梵音。突然,诵经声变成一片哭闹声,整个比叡山燃起熊熊烈火,火光照亮了近江附近的天空。慌乱的人们赶紧向比叡山跑去。在山下,他们看到了杀气腾腾的织田军队,还有那帅气冷酷的织田家大名--织田信长。

是夜,4500个庙舍化成灰烬,3000人丢了性命,佛像、灵社、僧坊、经卷更是损毁无数。

这就是日本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火烧比叡山,始作俑者织田信长就此被封为第六天魔王。

织田信长,尾张国的大名。他施行兵农分离,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开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

大名是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

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为何要血洗比叡山呢?

二、信长要除掉比叡山的理由

其一、比叡山僧众庇护信长的敌人朝仓

元龟元年,受信长攻击的朝仓、浅井联军逃入比叡山避难。信长要求比叡山不得支持敌方,否则将比叡山付之一炬,但比叡山僧众自居护国道场拒绝了信长。

元龟二年,信长不顾众家臣反对,发出进攻比叡山的命令,是夜,比叡山被焚烧干净,僧众也损失殆尽。

在出发之前,信长对明智光秀说了一句话:"那些佛像只是金属和木头而已。"

事后,武田信玄批评他是“佛法王法破灭,天魔旬之变化也”,直接导致了第三次信长包围圈。

这个比叡山是何来历,竟引起这样激烈的反对?信长为何如此忌惮,必欲除之而后快?


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火烧比叡山


其二、地位超然的比叡山已成为信长统一天下的绊脚石

1、大唐高僧建立比叡山

最澄,近江国人,后汉献帝苗裔,唐德宗时得道高僧,比叡山创始人。自平安朝以后,比叡山与高野山并列日本佛教的两大中心。

2、有天皇撑腰,俾睨众生


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比叡山


2006年,比叡山延历寺为山口组历届老大举办了一个追悼会,全国黑帮头目齐聚寺院。警方请求寺庙拒绝该组织成员入寺祭拜,延历寺同意了。

敢对山口说不,这在日本是极少的。但延历寺不一样,在这里,不要说黑社会,战国的大名,幕府的将军都无可奈何。

延历寺是日本天皇下旨建设的,赐有“镇护国家”四字,比叡山也因此被视为守护京师的圣山。

比叡山是佛教圣地,信徒众多,上至天皇,下至百姓,无所不含。除此之外,还有上万名僧兵。曾经与新兴的法华宗殊死搏斗,将法华宗本院烧毁。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教血腥对抗,最后以足利义教被刺死结束。可见,比叡山已经实现了神道合一,凭借僧兵的武力实际掌控了朝廷。

我们再看看比叡山的地理位置。

3、比叡山是京都的门户


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比叡山


桓武天皇迁都至长冈京时,为了保护长冈京,在比叡山上建了延历寺,并命寺内僧侣守卫。京都东北方向狭长的“逢坂岭

”,是由日本东部进入长冈京的咽喉要道。 而比叡山,则承担着守卫逢坂岭的重任。要自由进出京都的门户逢坂岭,必须拔掉比叡山上的延历寺。

铲除了延历寺的僧侣势力,也就铲除了天皇的亲卫队,得到了自由出入京都的通道。自此,信长才算彻底掌控了京都。

这也是信长要除掉比叡山的理由之一。

那么,信长就是佛教的反对者吗?我们先来看看战国时期佛教派系的情况。

4、在日本宗派武斗中所向披靡的比叡山


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日本僧人


当时,近江地区有三大宗派:

受到天皇朝廷、室町幕府支持,传统上近江地区的宗教老大——比叡山(天台宗)

在近江工商业者中享有崇高威望、广受町众支持的宗教势力——日莲宗(法华宗)

在越前被驱逐、跑到近江发展的新势力——本愿寺(一向宗、净土真宗之一)

先是日莲宗在越前烧了山科本愿寺,后面又与朝廷幕府支持的比叡山频繁冲突。而比叡山则联合朝廷、幕府、近江大名对日莲宗进行围剿,本愿寺的近江残余势力也参与了对日莲宗的围堵。结果,山科本愿寺被灭,另创石山本愿寺,近江地区的日莲宗一度被比叡山放逐,势力大减,比叡山获全胜。

那么,信长对这些宗派的态度如何呢?

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日莲宗


三、信长对佛教的态度

大家知道,信长是新势力的代表,重视通商,和南蛮传教士交往,支持基层的工商业者。信长有妙法莲华经的军旗,颇受近江的町众拥戴,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谈笑风声,欢乐无穷。信长曾在安土城佛教论战中袒护日莲法华宗,也经常下榻法华宗最重要的庙宇——本能寺。这些都是信长支持日莲法华宗的证据。我们可以猜测,面对比叡山、本愿寺利用朝廷和大名势力打压日莲宗,早就有近江工商业者或教众找到信长,请求支持。这次一把火烧掉比叡山,不仅扫除进京的阻碍,打压自己的对手,还收获了近江工商业者的全力支持。

至于信长回武田信玄的那封信,自称第六天魔王,更是对武田一群卫道士的嘲弄。先前宗派互斗,比叡山不是法华宗对手。后来便利用朝廷和大名的势力进行打压,这本就有失公允。现在信长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被武田骂作佛敌。这不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所以信长才以魔王回敬他,表示对他的轻蔑。

信长自身是法华宗弟子,也支持基督教在其领地中传播,死后又埋骨同为佛教圣地的高野山。可见织田信长对宗教持有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但是信长对以宗教为名伤害织田家的行为非常反感,基本零容忍,一向宗,比叡山都是如此,这也是信长骂名的由来。但信长作为一个一生致力于结束乱世、重塑新秩序的人,面对庞大的保守势力,不得不采取一些雷霆手段。正如信长在下达进攻比叡山作战命令所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火烧比叡山,从织田信长对佛教的态度,看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信仰

剧照

四、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宗教观念

信长信仰法华宗,信仰基督教,还信仰日本自身的神教。这都跟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特点有关。

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一言概之,就是“有用则信,无用不信”的“实用主义”的宗教观念。赖肖尔对此曾说:“绝大部分日本人——大约70—80%——即使登记自己是一个或几个宗教团体的成员,也不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宗教的信徒。”与印度佛教徒或基督教士不同,日本人不是因为对如来佛或耶稣崇拜而信仰宗教,而是因现实的需要而寻求宗教的帮助。李炯才也说过:“日本人是怀着一切功利目的来接近佛教的”。他在其所著《日本:神话与现实》一书中说:“日本人出生时在神社举行仪式,结婚却在教堂,而下葬则又采用佛教仪式。”

真正的信仰者日本也有,但“实用主义”的宗教信仰才是多数人的信仰选择,也是织田信长、武田信玄等大名的信仰选择,还是比叡山喝酒吃肉、拿刀动枪的武僧们的选择,仍然是近江工商业者们的信仰选择。

结语:

从信长对佛教的态度,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实用主义的精神内核。从织田信长,到羽柴秀吉,到德川幕府,继而后面的明智维新。日本一直秉持的是实用主义精神。当年我大唐傲立于世界之巅时,日本通过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等多种形式,孜孜不倦的吸取着大唐先进的一切,最终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日本的佛教圣地比叡山延历寺,就是那时仿照大唐寺庙修建的。到了19世纪,清朝的腐败,封建制度的没落,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日本人果断的抛弃衰败的封建主义,积极投身于西方资本主义怀抱,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300年,实现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繁荣,50年,完成了欧洲列强200多年走过的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成为东方唯一摆脱了挨打命运的国家。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有借鉴意义。


《日本佛教史纲》

《睿山大师传》

《信长公记》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